中圖分類號:H0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01
摘要: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為體現有效課堂教學向生活回歸,往往創設不少情境,而我們沒有意識到課堂本身就是生活。課堂必須真實,學生應成為課堂主人。一節課展示的不僅是教師的基本功和教學藝術,還應展示教師的教學理念和獨特風格。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有效性 扮演角色 多媒體
現實課堂,為體現有效課堂教學向生活回歸,往往創設不少情境,而我們沒有意識到課堂本身就是生活。課堂必須真實,學生應成為課堂主人。一節課展示的不僅是教師的基本功和教學藝術,還應展示教師的教學理念和獨特風格。那么如何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呢?現聯系實際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創設融洽和諧的教學環境
美國教育學家羅斯福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詳的課堂氣氛,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親其師而信其道。學生是教育活動中的參與者,專制、壓抑的課堂氛圍抑制了學生的創造意識,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則有助于保護學生的創造靈感。
從步入教室的那時起,就要把微笑帶入課堂,把對孩子們的激勵帶入課堂,教師的每一個眼神、表情、話語、舉動都充滿著一顆愛心,用愛心去對待學生,以和善的面孔去面對學生,學生自然會跟著友好的人一起走進知識的海洋,從而可以輕松,愉快的學習,進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佳境。
當我剛接一年級這個班時,面對著年幼無知,天真無邪的孩子們時,我對他們充滿了愛意,我不歧視他們中的任何一員,而是用一顆愛心去關心他們,用童稚的語言去感化他們,盡量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才能,盡量去包容他們,盡量讓他們干他們自己喜歡的事情,我盡量不扭曲他們的性格,我要讓他們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做到讓學生敢想敢說,而且勇于嘗試和實踐;讓他們的思維沒有定式,盡量地輻射開去。孩子們的思維活躍,善于想象和聯想,而這正是創造的必經之路。我們只有讓他們的思維插上翅膀,無拘無束的飛翔,才有可能培養和發現他們身上潛在的創造的萌芽。這一年來,孩子們在快樂中健康活潑的成長著,少了點傻氣,多了些可愛。
二、把和諧師生關系帶進課堂
和諧師生關系有助于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反之,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會受到壓抑。我教的一個四年級學生,因為好長一段時間都不按時上學,成績下降。我找不到原因,恰好那天這個學生又遲到了。我正在上課,看見這孩子垂頭喪氣的走進教室。氣不打一處來,聲色俱厲的狠批了這孩子一頓。看到他的眼淚流了出來,我滿以為自己的狠批起了作用,便讓他坐下學習。沒有想到整整一天,這孩子都抬不起頭來,一直趴在課桌上,連課本都沒有打開。課后,我反省自己,作為教師,應該心平氣和的,用微笑的面容、愛撫的眼神、柔和的聲音對待他們,增強親和力,使自己的言行似涓涓清泉,注入學生的心田。學生才會把我當作知心的朋友,才會將心里的話講給我聽。明白了這個道理后,我改變了態度,耐心地與學生溝通,找到了學生成績下降的原因,并給學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開心了,學習的勁頭足了。我懂得了教師對同學們抱有期望,通過態度表情與行為等方式傳給同學們,同學們受到鼓舞,更加信賴我們,給我們積極反饋。因此和諧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首要條件。
三、扮演角色,體會教學情境
課堂上學生扮演角色,學生站在該角色的立場上,深入課文講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學生的心理位置換成了課文中人物的心理位置,這樣不僅能將教材形象展現,同時還能理解課文,扮演的越真,就越感到親切。越感到愉快、越感到輕松。
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兩只小獅子》,這篇課文就有幾處對話,是一篇要求分角色朗讀的課文。為了讓學生上好這節課,我做了些頭飾,還在黑板上畫了棵小樹,作為背景,讓朗讀的孩子戴上頭飾上臺表演,同學們又高興,又激動,人人都鍛煉了自己的能力,而且每個學生都讀得非常投入,很有感情,在這快樂的教學氣氛中,不僅加強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為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縮小了同學之間的距離,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教學情境的創設,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恰當地運用各種情境創設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智力水平,使學生樂于學習。
四、運用多媒體現代教學手段
遠程教育資源集聲、形、色于一體,直觀形象,新穎生動,能夠直接作用于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徹底改變了“教師一支粉筆。一張嘴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它以聲音、色彩、光線、動畫、圖形運動相結合的方式,把高度抽象的知識直觀顯示出來,將學生帶入特定教學情境中,讓學生憑借電教媒體所展示的具體形象去感受、體驗抽象的概念,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現在我還深深的記得那一次運用遠程資源上課的情景,那是一次市級教研活動,我上的是人教版六年級《地道戰》這篇課文,由于孩子們從沒見過真正的地道,對冀北的抗日歷史也不了解。因此我在網上收集了影片《地道戰》,并根據課文的內容剪接成幾個片斷。首先放影片展示日本侵略者在冀中平原進行“大掃蕩”的情景并讓生談感受。學生情有所發,憤怒地說出侵略者就是強盜!激起了學生們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對日本侵略者的強烈憎恨。接著展示冀中抗日群眾智慧的結晶——地道。通過展示地道各部分的名稱和所起的作用,學生們深深感受到勞動人民有著無窮無盡的智慧,地道設計周密,靈活多樣,多么富有創造性啊! 我問學生:“有著這樣設計完美的地道,敵人一定想方設法來破壞,你們想知道冀中的抗日戰士們是如何一次次將日本鬼子打敗的嗎?”通過影片《地道戰》片斷展示人民是如何防備敵人的破壞的:土和沙滅火、吊板防毒氣、地道與枯井、暗溝連接防水。學生看得入了神,更深刻的認識到日本鬼子的兇殘和中國人民的無窮無盡的智慧。當看到日本鬼子被打得丟盔棄甲,四處逃竄時。我和孩子們一起開心的笑了,內心充滿了強烈的自豪感。這節課我上得十分輕松,同學們的興致也十分的高昂。課后我深深地意識到合理地運用遠程教育資源會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還有很多。如設計合理精練的練習,加強課堂教學反思等。作為教師要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從被動學到主動學;從不懂到懂,從懂得少到懂得多,從不喜歡到喜歡,讓不同層次的孩子都得到提高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