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02
摘要:學生運動興趣的激發必須依據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講究教學目標的可及性、教學活動的主體性、教學評價的激勵性和教學管理的藝術性,為學生創設體育教學的環境。
關鍵詞:體育教學 環境創設
新課程標準把“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作為體育教學的基本理念之一。然而教者發令,學者強應,身順而心違的現象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還是普遍存在,致使出現了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的怪現象,嚴重地影響了體育課的教學效果。如何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這是擺在體育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老師在體育教學的實踐與研究中,從教學目標的可及性、教學活動的主體性、教學評價的激勵性和教學管理的藝術性四個方面著手,致力創設體育教學環境,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進而開發學生的潛能,優化教學效果。
一、教學目標的可及性
學生性別、身體素質與個性都不同,如果我們只規定一個統一教學目標,許多學生勢必無法達到,就會挫傷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與體育課及體育教師產生無形的抵觸情緒,不利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如在“引體向上”的教學中,如果規定每個學生必須達到20次,由于一部分學生臂力差、動作不協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練了好多次也達不到要求。當個體發現自己行為中存在的問題比自己原來想象的還要復雜,往往就不能對行為中的問題進行正確的分析,更談不上去改變它,這樣個體就會陷入困境。這時,最明智的辦法是給學生設置一個“可及”的目標,就像跳起來剛好能摘下的桃子一樣。學生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能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起個體活動的動機,從而提高目標本身對個體的吸引力。這種目標為人們的不斷自我完善提供了外在的強化物,使人們能不遺余力地朝著既定目標前進。
二、教學活動的主體性
讓學生成為課程教學的主人是創設體育教學的環境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從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適應學生心理狀況和認識規律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從而大大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讓學生探究
高中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明顯的進步,在學習和實踐中,他們逐漸學會獨立思考,在面臨各種問題時能有根有據地表示自己的意見。他們常常產生疑問,喜歡爭論和議論。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探究法進行教學,讓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相互團結合作完成各種練習任務,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2.讓學生創新
愛因斯坦說:“想象比知識更重要,讓想象插上翅膀,讓學生馳騁于想象的空間,無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創新的空間。”高中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有了很大的發展,能在思維過程中比較全面地看問題,注意事物之間的各種聯系,能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研究問題。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我們不但要引導學生去主動探究,還要注重引導學生去想象、去創新。老師在這方面進行很多嘗試,都收到了很大的效果。
三、教學評價的激勵性
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在學習中取得的成績與存在的不足,從而改進教學,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空間。新課標對體育教學的評價重心逐漸轉向更多地關注學生的運動體驗過程、探究的過程和努力的過程,因此必須應注重教學評價的激勵性。老師在實踐中體會到,教學評價的激勵性必須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及時進行教學評價
在激勵理論中,有一個很著名的實驗。實驗者把參與實驗的人分成兩組進行割稻子比賽,兩組的人員素質、稻田的條件與數量都相等,所不同的是甲組每割過10米就能得到一面小紅旗,而乙組則沒有。實驗結果甲組比乙組要快得多;第二次實驗則是給乙組所在的田塊每10米插上小紅旗,而甲組卻沒有,其結果是乙組比甲組快得多。實驗結果告訴我們:人們的工作成績得到及時肯定,那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一個人的“需要”與“激勵”間隔的時間越短,激勵得越及時,其激勵的效果就越好,反之,時間間隔越長,激勵效果就越差。因此,教師在教學時發現了學生的進步和閃光點,哪怕是一點點,都應及時進行激勵性評價,使學生得到鼓勵和肯定,從而增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正確進行教學歸因
在對學生進行鼓勵的同時,也必須對學生的不足做出正確、合適的引導。韋納的成功和失敗歸因理論告訴我們歸因的兩個步驟:第一,觀察者必須決定歸因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第二,進行了那種歸因之后,觀察者還必須決定成功或失敗是穩定地發生的還是不穩定地發生的。下圖是概括了韋納等人有關這些因素的如何聯合起來形成最后歸因的觀點。
不同歸因可以影響學生以后的行為。學生在做體育動作時失敗了,教師如果把它歸于內部穩定的原因的話,認為學生是能力不行,學生就不再努力了,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是把它歸于自身的努力不夠,學生就可以發奮圖強來彌補自己的不足。如果歸于外在原因的話,說是任務難度大,學生對此更是無能為力,也不利于發揮學生的潛能;如果動作的失敗是由于運氣不好,也許會激發學習的熱情,學生還會再試試看。
四、教學管理的藝術性
體育教學常受場地、器材、氣候等因素的干擾,嚴格規范的課堂紀律既能保證體育教學的順利實施,也能防止運動傷害。然而“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教師如果一味苛求學生,以貓對老鼠的姿態出現,到頭來不僅只能使自己變成孤家寡人,師生關系緊張,而且還會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記得有一次讓學生自主學練的課中,老師發現有些學生正在吃棒冰、口香糖等。原來他們趁老師不注意,偷偷地到小店買的。當集合隊伍時,有些同學已吃完了,有些同學還在津津有味地吃著。老師說:“同學們,上課能吃東西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不能。”只見正在吃棒冰的同學慌忙把東西放在口袋里,正在吃口香糖的同學嘴巴也停止了嚼動。“可我看見有些同學吃東西呀,能勇敢的承認嗎?”老師用期待而又真誠的眼光看著全班同學,幾個同學先后地舉起了手。“好,敢做敢當,是個男子漢,我佩服,大家用掌聲鼓勵一下,好嗎?”掌聲隨即響起。“我還知道有些同學快撐不住了,因為棒冰還在褲袋里呀,快拿出來吃吧,畢竟是用錢買的呀。”有些同學如釋重負,拿出棒冰,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全班同學都樂開了懷。“同學們,下不為例哦,下課!”自從有了這一次經歷后,再也沒有出現在課堂上吃東西的現象,師生關系也更融洽了。
良好的教學氛圍可以幫助學生通過感性支撐點,啟動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增強學生的內心體驗,引起學生的愉快情緒和探索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