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J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0-02
摘要:女性形象的問題在中西繪畫中都是一個永恒存在的話題,早期繪畫中出現的女性形象多是對生殖崇拜的產物,隨著人類文明的出現,繪畫中的女性形象更多的是以男性為中心的反映。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地理環境,社會形態,風俗習慣等背景的不同,中國繪畫與西方繪畫在內容和表現形式上都顯現出了不同的特征。
關鍵詞:女性形象 女性主義 中西方藝術 比較
前 言
女性的藝術形象一直是畫家們始終偏愛的繪畫題材,無論中西方藝術家們對于女性美的創作都是一個永恒存在的話題,以女性為題材的繪畫作品,更是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悠久的歷史及重要地位。
一、中西繪畫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1.中國畫中的女性形象——仕女畫
仕女畫是中國傳統繪畫其中的一個重要題材,有著悠久的歷史,直至今日,它仍能顯示出其在國畫領域的魅力。現存最早的女性形象人物畫是戰國時期的《龍鳳人物圖》。
早期國畫中的女性形象多以仕女畫為主,仕女畫在發展過程中,對于繪畫人物的女性形象也在不斷發生著轉變。魏晉時期的仕女畫風格,女性形象多是以古代賢婦和神話傳說中的仙女為主;而到了唐代,畫家們更熱衷表現現實中的貴婦;五代、宋、元時期,畫家們開始將視線對準了世俗、平民女子題材;明、清時期,由于戲劇小說故事的發達,畫家們將筆墨對準了傳奇故事中的各色女子。
2.西方繪畫中的女性形象——自畫像、裸體像
(1)在20世紀的西方繪畫中,女性畫家充當了極為重要的角色。他們以自身敏銳的感受及豐富的想象力表現出夢幻與現實重疊的神秘領域,形成了與超現實主義運動相呼應的“幻想的”繪畫作品。弗里達#8226;卡洛的《又跌擱在我額上的自畫像》和《戴著荊條與蜂鳥項鏈的自畫像》,都有著強烈的暗示意味,她畫中的動物有著很鮮明的性格特征,而畫中的荊條更是將自己逼迫于一種絕望的深淵,卡洛的藝術風格有很強烈的個人特征,這跟她的個人經歷和感情悲劇有關,但同時她在作品中又有著強烈的民族主義和政治傾向。
(2)裸體像
女性的裸體形象應該是西方繪畫中最常涉及的題材作品,藝術家們在繪畫中創作中表現出對女性裸體自然美的崇尚,同時也帶有對女性性欲有待消受的聯想,往往更多的是展現男性的征服欲。喬爾喬內的《沉睡的維納斯》畫面背景為寧靜的大自然,畫風成熟,表現出維納斯柔和的體形、旺盛的生命力與純潔的心靈被融合在一起,讓人感覺到崇敬、高貴。
二、中西繪畫作品中的女性題材
1.中國繪畫中的女性題材
(1)賢妻良母型
“賢妻良母”的形象是歷代男性畫家感興趣的題材,經久不衰,占據了仕女畫的很大比例。顧愷之的《女史箴圖》,牟益的《搗衣圖卷》等都是典型的描繪“賢妻良母”的形象,她們通過繪畫描繪婦女們平時搗衣,裁衣,縫衣等過程表現出她們賢婦的一面,同時對于他們面容端莊的精致描繪,而這些都只是為了寄給遠征的丈夫,更是符合《女史箴》的定義。
(2)名媛淑女型
“名媛淑女”是在“賢妻良母”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人們對于“賢妻良母”有著太多的向往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意味在里面,而男人們需要一種感情的釋放,他們希望女人不單單只是一種被迫,而是心甘情愿的順從,讓男性自尊達到滿足。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和五代元郜的《閬苑女仙圖》是最能體現這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女為悅己者容”的白日夢作品。
(3)妖狐魔女型
“妖狐魔女”的形象是將女人比喻成妖怪和“狐貍精”,是一種以男性為中心的傳統,他們在仇視女性能力的同時害怕自身統治地位的動搖而感到恐懼,于是便用“女人是禍水”之類的含義妖魔化女人的形象。這類形象在《搜山圖》、《鬼子母圖》中有充分得反映。
2.西方繪畫中的女性題材
(1)圣母形象
古希臘羅馬時期的女性被當作神,例如維納斯的形象,是至高無上的;中世紀藝術中的女性則多是圣母,也有少量的貴族的形象;而文藝復興時期的女性題材多來源于圣經,所以女性形象在繪畫表現上更多的是以一種崇尚的角度看待女性。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達#8226;芬奇的《麗妲與鵝》就是這類題材的代表作品,而拉斐爾《西斯廷圣母》更是將女性的形象做成了人與神的完美結合。
(2)平民形象
19世紀后期印象派主張回歸自然,回歸現實,主張到現實生活中寫生,畫家們開始將各種不同階級、身份的人物都呈現在畫面中,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奧林匹亞》等更是將女性裸體、還有妓女的形象堂而皇之的納入作品中。
新古典主義繪畫中的女性形象的身份更是從昔日的貴婦一躍被宮女、少女甚至是妓女、女奴等所替代,安格爾的《土耳其浴女》更是將裸體的少女以各種不同的姿態表現,來釋放自己的感情獲得自我的滿足。
(3)勞動人民形象
現實主義主張將原本被認為在高級繪畫中不應有立足之地的社會底層的勞動女性的形象作為創作素材。米勒的《拾穗者》《牧羊女》和《晚鐘》將勞動人民形象刻畫的真實又深刻,在田間,牧場體現出了勞動人民最真實的一面,通過樸實的勞動帶給人們心靈的震撼感,同時又是如此詩情畫意的表現。
三、中西繪畫作品中女性的表現風格
女性題材早期繪畫中出現的女性形象多是對生殖崇拜,但是中西方對于此的表現手法又各不相同。
1.中國繪畫作品中女性形象的風格特征
中國繪畫藝術中的女性形象更注重一種主觀心理世界的構造,這種藝術思維的主觀性,反映在人物畫的創作中。這是由于中國數千年來的思維模式定向,畫家們對于傳神的要求更為看重,對于同一題材的繪畫表現,中國的藝術家是含蓄的、隱秘的羞澀的。
2.西方繪畫作品中女性形象的風格特征
西方的繪畫藝術中的女性形象歷來是以直接,奔放大膽的方式詮釋著自己的主張,更多的是通過畫面給予我們更為直觀強烈的感受,這也與西方的文化有關,他們向來敢于直白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所以延續下來畫風不受很多影響往往更為開放。
四、結 語
中西方繪畫中的女性形象受當時的環境所影響,無論是含蓄的、隱秘的羞澀的中國繪畫,還是開放的、直接的和大膽的西方女性繪畫都是當時社會環境中女性形象的集中體現。
參考文獻:
[1]徐虹.女性:美術之思[M].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11
[2]李建群.拉美·英倫·女性主義[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9
[3]李新生.中西繪畫鑒賞比較[M].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8
[4]皮道堅,邵宏.中外美術簡史[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5]李新生.永恒藝術魅力的探尋[M].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8
[6]陳綏祥.魏晉南北朝繪畫史[M].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