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25X(2011)09-0-01
摘要:本文通過對專業英語的內涵、特征及優勢的分析,提出了ESP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方向,意在加強對專業英語教學的認識,同時就專業英語教學提出了改革的方向和出路。
關鍵詞: ESP 優勢 思考
根據最新《高中英語課程標準》,高中英語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語言能力,其中對優秀高中畢業生的語言詞匯量的要求將達到4500,這和新近修訂的《大學語言課程教學要求》的在兩年大學基礎語言階段之后詞匯量達到4500的要求相同。另外,高中語言課程同樣將開設近似于大學英語的課程,如綜合英語、英漢筆譯、報刊閱讀等。這給大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那么大學英語教學又該何去何從呢?筆者認為,在這一大趨勢下從大學基礎英語教學過渡到專業英語教學不失為目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和出路。
一、專業英語教學現狀
(一) 根據有關調查,“大學英語是一門最費時,最耗力的課程”。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培養出來的大部分學生講的還是“聾子英語”、“啞巴英語”,課堂教學為了四、六級考試,教師被迫背水一戰。如何來改變這種局面,不少教育界的有識之士已提出了ESP的教學理念,如我國英語語法家章振邦教授(2003)明確提出:“需要對我國外語教育作戰略性的調整,要點是把普通英語教學任務全部下放到中學階段去完成,以便學生進入高校時便可關注于專業英語的學習”。《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版)》規定,“專業英語(ESP)課程為必修課,安排在第五至七學期,學時不得少于100課時,第八學期還可繼續安排專業英語文獻閱讀、專業英語資料翻譯、英文摘要寫作等。保證英語學習四年不斷線。”這就從戰略的高度給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二)專業英語教學的優勢
1.融和型功能語法教學法的運用
專業英語教學是從單純的、孤立的語言教學轉向將語言與內容教學相結合的“語言與內容融合學習”,將通過使用英語來掌握本學科的基本技能,是交際功能語法教學的延伸。通過開展包括“國際商務英語”、“國際金融英語”、“國際營銷英語”、“電子商務英語”、“旅游英語”、“新聞英語”等課程的學習,既優化了學生的知識結構,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又提高了學生的擇業競爭力,縮短了學生進入工作角色的適應期。
2.專業英語承上啟下的作用
專業英語教學不同于大學英語、雙語教學。大學英語側重于英語基礎的訓練,它和專業英語有共核部分,都在于對語言能力的培養,但共核英語和專業英語還是有區別的。過了四、六級的學生在進入自己的專業領域,用英語從事相關外貿、金融、法律等行業時未必會顯得游刃有余,因為僅有“共核英語”是不夠的,專業英語有它自己特殊的詞匯、句法結構和篇章。
雙語教學是指兼用外語(在我國主要是英語)和漢語來講授專業知識,它是以講授某種專業知識為主線,作為特定語境、特定環境下使用的英語,是語言共核之外的部分。目前我國的雙語教學主要是由專業教師擔任,課堂教學多傾向于詞匯翻譯的教學法,而ESP教學則能很好地幫助學生掌握專業詞匯習得技巧和特定領域中用英語撰寫的文章的基本語篇分析能力,為學生順利進人雙語課堂打好基礎。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ESP課程應該是從基礎英語課程到雙語課程之間的過渡性課程,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為學生順利進入雙語課堂做好準備,讓他們既能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又能提高英語語言水平。
(三)國外的成功經驗
ESP教學在國外有悠久的歷史,而且受到了足夠的重視。在美國有120多所大學開設了諸如EAP和technical communication之類的英語學位課程,有主要刊登EAP科研論文的雜志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對EAP教學的研究早已發展到聽、說、讀、寫等各個方面。在希臘,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在大學不再學習公共英語,而是學習專門用途英語(ESP),也就是我們國內所說的專業英語。而學生不管是英語專業還是非英語專業,他們用英語交流都沒有問題。國外的成功經驗再次說明了ESP的重要性,它勢必會給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帶來一陣清新的風,無疑會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然出路和方向。
二、對專業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實行ESP教學,首先應在專業英語教學與基礎英語教學的相互關系上有個清楚的認識。在具體的課程設置上,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將其進行分流,讓一部分基礎較好的學生提前進入專業英語學習。ESP課程既可以作為必修課,也可以作為選修課與專業課同步進行。另外,根據學校的不同,ESP也應有所區別,“國家重點建設大學應該轉向不設公共英語課,學生人校后直接接受雙語教學的方式”。
(二)合作式教學
專業英語教學中最大的問題是師資問題。ESP教學對專業和語言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筆者認為可以把兩種教學資源結合起來,實行合作教學(team C0—operation)。具體的合作形式既可采取全程合作的方式。也可采取分階段合作教學的方式;既可以由一名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師引導語言科班出身的教師進行教學,也可以由年輕新教師輔助專業教師的語言教學。在專業教師的幫助下,ESP教師能夠對學生的目標情景(target situation)有足夠的認識,而同時他們又能讓專業教師們清楚學生以及ESP教師自身所面臨的語言問題。
三、小結
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使得單純的大學英語基礎教育不再滿足時代對人才的更高要求,只有將高校英語教學與專業學習相結合,才能讓畢業生在踏上工作崗位的時候,在運用到相關專業英語的時候能愉快勝任。從這個意義上說,ESP教學應該說是新一輪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之一,是對現行大學英語教學課程設置的一個重大變革方向。
參考文獻
[1]王奇民.制約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的因素及對策[J].外語界,2002,(4):27—33.
[2]馬相明.現代外語教學方法研究[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3]蔡基剛.ESP與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方向[J].外語界,2004,(2),27.
[4]張堯學.加強實用性英語教學提高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J].中國高等教育,200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