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是學生開展有效學習活動,提升學習效能的重要保障。本文作者結合教學實踐體會,對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有效性教學活動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高中數學;有效教學;能力培養
當前,隨著新課程改革浪潮席卷整個高中學科教學,如何運用新課程標準教學理念,緊扣學生主體特性,開展豐富多樣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活動,實現學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成為高中數學學科面臨的需要迫切解決的重要課題和現實任務。眾所周知,教是為了“不教”。新實施的高中數學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要采用行之有效、切合實際、緊貼教材目標要求的教育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實踐探究、創新思維等方面的能力,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全面發展。”由此可見,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將學生學習能力培養作為有效教學活動的最終出發點和落腳點,抓住主體特性、教材特點和課改要求,設計多樣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增長知識、掌握方法,提升能力。本人現結合近幾年教學實踐體會,對有效性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進行初步論述,敬請斧正。
一、發揮班級群體優勢,創設互助合作教學情境,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采用局限性的教學方法,往往注重學生個體學習能力的培養,致使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和團隊意識薄弱,互助合作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培養。而新實施的高中數學課程改革標準對學生合作能力培養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這就要求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有意識的利用激勵性教學語言,向學生闡釋團隊合作的重要意義,增強學生的互助合作意識,同時,善于設置有效學習氛圍,引導和鼓勵學生開展同桌合作或小組探討等形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共同分析問題、解答問題和辨析問題中,感知合作學習的功效和作用,逐步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習慣和水平。
如教師在“數列”教學中,改變過去“個體經營式”的“各自為陣”的學習方式,采用“互助合作式”的“團結協作”的學習方式,設置了“一種專門占據內存的計算機病毒,開機時占據內存2KB,然后每3分鐘自身復制一次,復制后所占內存是原來的2倍,那么,開機后該病毒占據64MB(1MB=210KB)內存所用的時間為多少”這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開展問題分析解答活動。在這一活動中,學生能夠充分表達各自觀點和見解,吸收和借鑒其他學生的好思想,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深刻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和作用,自覺形成團隊合作意識,從而得到合作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搭建問題教學平臺,開展發散問題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數學問題作為數學學科知識體系內容特點展現的重要載體,其自身有著生活性、趣味性、現實性和發散性等方面的特點。而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發散性問題的教學,讓學生運用現有解題經驗,利用知識體系內涵關聯特性,多方面、全方位地進行問題的有效解答,達到“曲徑通幽”的教學功效。
如在“三角函數”知識教學中,教師根據三角函數的內涵特點,設置“已知sin(α-π/4)=7√2/10,cos2α=7/25,求sinα以及tanα(α+π/2)”一題多解的發散性問題,引導學生結合三角函數知識內涵和解題經驗進行問題解答活動,學生在解答該問題過程中,通過采用兩種不同途徑的解題方法,從而切實提升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又如在解答“平面向量”知識教學中,在解答“已知向量=(1,2),=(-3,2)。求│+│與│-│”問題后,采用層層推進,由易到難的方式,相繼向學生提出了“當k為何值時,向量k+與+3垂直?”、“當k為何值時,向量k+與+3平行?并確定此時它們是同向還是反向?”等問題。這一過程中,教師采用一題多問的形式,讓學生對知識內容和解題方法有了更加準確地掌握,為進行創新思維活動積累了經驗。
三、放大主體能動特點,實施自主探究問題方式,培養學生探究實踐能力
探究題1:若函數y=a-bsinx的最大值為3/2,最小值為-1/2,求函數y=-4sinbx的最值和最小正周期。
探究題2:(1)作函數y=2sin(2x+π/3)的簡圖;(2)指出該函數的對稱中心的坐標;(3)指出該函數的圖象是由函數的圖象經過怎樣的變化而得到的。
這是教師在教學“任意角的三角函數”知識時,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在準確把握教學目標、重難點以及能力要求基礎上,放大學生自主學習內在能動性,在教學導入環節,設置了探究題1的內容,讓學生進行該知識內容的初步感知,并結合問題條件,進行問題解答活動,在學生解答探究題1基礎上,結合解題情況,在總結引導基礎上,向學生設置探究題2的內容,讓學生結合課本例題和教師點撥知識,進行問題的探究解答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將主動權“下放”學生,提供探究活動空間,教師只進行適當“點撥”,在關鍵時刻作“點睛之筆”,有效提升了學生探究實踐的能力水平。
從上述教學過程可以看出,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設置具有探究實踐的有效時機,引導學生結合解題經驗,開展有效探究活動,讓學生在探究問題中獲得能力的有效提升。
總之,學習能力的提升是有效教學的根本目標。在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利用學生主體特性,借助問題教學有效平臺,設置能動探究情境,開展有效教學活動,實現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和良好習慣的形成。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