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新課標》對口語交際總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這個目標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社會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新要求。而小學正是發(fā)展口語交際能力的關鍵時期。
說話能力是小學生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但現(xiàn)實情況是說話訓練常在教學中被忽視,導致多數(shù)小學生說話能力不強。特別是低年級兒童生活經驗少,詞匯貧乏,很難講出完整的句子,因此有的學生怕講話。針對這一情況,我在教學中采取多種措施,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說話的興趣,逐步加強對小學生說話能力的培養(yǎng),努力營造寬松氛圍,為學生插上自由表達的翅膀。
一、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激發(fā)說話興趣
興趣是主動學習的最好老師。根據低年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受情感因素影響的特點,我們要巧妙地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知識的良好動機,借助興趣的動力,促使積極參與,樂于參與。
低年級學生以想象見長,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的表達環(huán)境,讓他們不拘形式、自由表達,是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一個好辦法。如《坐井觀天》這篇課文,既是一則充滿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進行口語交際的好教材。課文最后是這樣寫的: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看吧?!边@段話留給了學生一個極大的想象空間。我根據這段話設疑,讓學生順著課文的情節(jié),展開豐富的想象,將課文內容作適當延伸。比如,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小鳥飛走以后,青蛙有沒有跳出來呢?如果跳出來的話,它會看到些什么呢?又會說些什么呢?問題無疑成了點撥學生思維的導火線,他們興趣濃厚,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已見,描繪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畫面,一個又一個富有創(chuàng)意的構思從孩子心底流露,真令人欣喜。
好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根據這個特點,把說話訓練通過玩玩演演的形式進行,讓妙趣橫生的課堂表演成為孩子們樂說的動力。如學完《螞蟻和蟈蟈》一課,讓孩子們戴上頭飾,分別扮演一群螞蟻和幾只蟈蟈,孩子們詼諧的語言,夸張的動作,滑稽的表演,使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在輕松愉快、其樂融融的學習氛圍中,既體會到螞蟻的勤勞,蟈蟈的懶惰,又豐富了口語,增長了表演能力。
二、多種形式結合,教給說話方法
想說愛說是口語交際的前提,會說才是教學的目的。學生想說,但由于低年級的學生口語表達有困難,有時不知道如何去說,也不知道從哪開始說,說的話東一句、西一句,看到什么說什么,想到哪兒說哪兒。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有意識地進行指導,教給孩子說話的方法。
看說結合。首先訓練學生用眼睛去看世界,去觀察周圍的生活顯得十分重要。只有有意識有目的地帶領學生去接觸大自然,接觸社會,擴大視野,才能使學生的思維與表達成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日常生活中可供觀察的內容很多,我力求有步驟、分門類地指導學生進行觀察,通過各種觀察為“說”創(chuàng)造取之不盡的素材。
在觀察活動中,我耐心地教會孩子們“看”的方法和順序。如觀察植物的花草樹木類,讓孩子們從花草樹木的形態(tài)、顏色、氣味等方面去觀察,將其特點看仔細、說清楚。在學生表達時,我提示學生適當加上自己的心理活動,流露自己的喜愛之情,啟發(fā)他們聯(lián)想古詩佳句以增加表達效果;還鼓勵他們將觀察所見編成童話。觀察動物,也是如此。
讀寫結合。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讀也是練說的有效手段之一。經常讓學生上臺讀報、讀課文、讀童話故事,能使口頭語言更規(guī)范、更富有色彩。我經常在練習讀的過程中,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上臺表演,以動作、神態(tài)促進語感訓練,積極防止口頭語言的干澀與呆板。講讀課文時,對于那些故事情節(jié)比較強,語言比較生動的課文,我有意識地讓學生反復朗讀和復述,并經常布置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的作業(yè)。對于語言優(yōu)美的精彩片斷,則要求熟讀成誦。這樣既讀書,又提高了學生的說話能力,幫助學生吸收并掌握課文中的好詞佳句,將書本中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此外,我還經常通過續(xù)編故事讓學生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如學了《會走路的樹》這篇課文,我讓學生續(xù)編“小鳥到了小馴鹿的家以后”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這樣的訓練既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又發(fā)展了學生的求異思維。
三、拓寬生活渠道,加強說話能力
生活是口語交際的內容,口語交際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交際工具,豐富多彩的生活給口語交際提供了源頭活水。我們要善于捕捉現(xiàn)實生活中的精彩畫面,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的情境,利用一切機會,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針對兒童活潑、好動的天性,把豐富多彩的課外生活引進課堂,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情境,能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梢宰寣W生模擬表演問路、借東西、購物、接待客人,開展“老鷹捉小雞”、“傳話”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和競賽活動。學生在玩中學說,興趣盎然,輕松愉快,真正做到“我口說我心”。如模擬表演“買字典”,學生分別扮演營業(yè)員和小顧客,再現(xiàn)了買賣交易場景。學生在雙向互動的訓練中,不僅學會了應用禮貌用語,思維與口語交際能力也得到同步提高。
總之,說話的培養(yǎng)與訓練,是一個人一生都進行的,說話的能力也是一個人一生所應具備的能力。說話的訓練任重而道遠,讓我們幫學生從小打好堅實的基礎,讓他們成為會說話、會做事的人;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為孩子們插上自由表達的美麗翅膀吧!
(作者單位:江蘇省泗洪縣歸仁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