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現代農村初中學生,教師要想提高教學,必須了解學生的心理,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讓他們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學習,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學生心理;教學策略;教學質量
現代的初中教學中經常發生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如:120分的試卷某個學生考試只考了2分,再如:初三的學生不知道英語字母有幾個,-3+1=?都算錯,學生上課睡覺,一個學生有幾個游戲機,電腦聊天的技術教師得向他們學習!學生笨嗎?高科技的東西掌握的快,他們是“聰明”了;學習成績不好,他們是“懶”了;作業不做,他們是“狡猾”了!我們再把他們看成,小時缺衣少食、一心只想考上大學的我們來教育,是行不通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現在的教師也要變得“聰明”、“狡猾”、“懶惰”,把握學生的心理,改變教法,才能教好現代的學生,來提高教學質量。
一、教師要比學生“聰明”—洞察學生的心理
1.跟上時代,做學生佩服的教師。
教師的思想、認識應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這樣教師才能科學精確地把握時代跳動的脈搏,不落伍于學生,才有能力教育學生,讓學生信服,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了解學生了解的事情,不要只對上網的學生說教:上網對你不好,好好學習吧,長大了怎么辦之類的話;也不要只對下載歌曲的學生搜手機。
2.把握學生的心理,制定相應的對策。
教師要會換位思考,了解現代衣食無憂的學生的心理,一方面他們缺少上進心、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另一方面他們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對各種新鮮事物好奇。所以教師既要對他們進行心理教育,培養他們的上進心;又要給他們設置點“陷阱”,利用任務型教學、探究式教學等,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
二、教師要比學生“狡猾” —恰當運用教學方法和技巧
教師教學技巧的運用是否恰當,對教學效果影響很大。像釣魚一樣,要讓學生上鉤,也要像劉謙一樣施展魔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手障法”
多媒體教學,在教學單詞時,領讀幾遍后,教師用手擋住屏幕上的單詞,讓學生拼出單詞,然后把手拿開再讀單詞,反復幾遍,擋住單詞讓個別同學站起拼讀。這樣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記得又快又好。
2.“轉臉提問法”
多媒體教學,教學詞組時,步驟如下:1.展示漢語提示,先讓學生逐個翻譯,2.然后給學生留出時間讓他們記憶,3.讓學生集體往后轉臉,教師提示漢語,學生集體背出英語詞組,4.給學生留時間再讀,5.讓個別學生轉過臉去,再提再背,這種辦法既激發學生的競爭又提高效率。
3.“心理戰術法”
不要在開始上課時檢查學生的默寫、背誦的作業,這樣課堂氛圍顯得壓抑,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學生完成的不好,也影響教師的教學情緒,出現“教不下去的”情況。
4.情景教學法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過:“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
三、教師要比學生“懶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水過地皮濕”的錯誤理念,“嚼碎了給學生吃”的錯誤做法,使教師感到教學越來越“累”了,學生越來越“懶”了,要記住“娘勤兒女懶,娘懶兒女勤。”的古訓,所以我們教師要“懶惰”,而要讓學生變的勤快。教師要點燃學生這把火把,改變包辦代替的一貫做法,調動學生探求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針對學生的底子差的情況,上課要給學生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學習,去消化理解。課堂上我讓第一、三、五排學生轉過臉去,與二、四、六排的學生組成小組,互助解決問題,并評出優秀小組,這樣學習好的學生能帶動學習差的學生,又能激發積極性。
2.學生相互檢查——“小狗咬小狗法”
這里的“小狗”當然是學生了,為了便于檢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我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互助檢查小組,每個小組5個學生分別檢查5個項目,如下表:
S1 Words的默寫
S2 comic strip的背誦
S3 reading的背誦
S4 speak up的背誦
S5 main task的寫作
第一個學生檢查其余四個學生的Words的默寫,第二個學生檢查其余四個學生的comic strip的背誦,以此類推,這樣每個學生都有檢查別人的權利,在檢查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有被查的任務,達到相互監督、共同提高的目的,檢查的結果貼在墻上的學習欄內,又有助于教師上課教學。
著名科學家達爾文說過:“一切知識中最有價值的是關于方法的知識。”
現代的教師必須緊跟時代步伐,洞察學生的心理,以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主體潛能,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得到發展提高,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沛縣張寨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