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要注重改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用活教學評價,以自身的言行舉止、文化底蘊影響和帶動學生積極投身學習活動,在悉心傳授知識的同時,啟迪學生智慧,陶冶學生情操,用語文的魅力培養學生的思維層次、思想品質和思辨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
【關鍵詞】發揮;主體作用;放大;教學效用
作為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要熟練掌握教學重點、教學內容,把握學生學習基礎、情感愛好、認知規律,在課堂教學演繹中,解讀教材,讀懂學生,創設“民主、寬松、愉悅”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喜歡語文、樂于學習、主動探究,體驗語文學習的魅力、體會學好語文的喜悅,使語文教學充滿活力與精彩。
一、溝通交流,密切合作,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1.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小學生對學習和生活充滿幻想,教學中教師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挖掘學生的潛力,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想象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催生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要把握學生的認知規律、理解程度、學習障礙、個體差異的不同,創造條件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學習的過程中,無論學生的學習成績、認知能力如何,都要一視同仁,將愛心灑給每一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循循誘導,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鼓勵學生互動學習、探究學習,共同學習、共同提高,促進語文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
2.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小學生好奇心強、未知欲旺,對什么都感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用真心、誠心熱愛所有的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認知能力,走進學生心靈,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把握學生的發展方向,以自己的人格魅力、端莊舉止、語言組織、文學底蘊影響和帶動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主動探求新知識,獲得新技能,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情感交融、關系融洽,才能不斷提升教學效率。
3.科學運用激勵評價。教師要善于鼓勵敢想、敢說、敢問的學生,努力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引導學生大膽質疑,激勵學生要善于發現問題、勇于提出問題,敢于發表見解。要用信任的眼神,鼓勵的話語,鼓勵學生成長進步,要對每一個學生都寄予期待。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常對學生說:“誰來試一下回答這個問題,說錯了也沒關系”、“誰來挑戰一下自我,朗讀一下這篇課文”。適當、適度、適時的贊揚、肯定對學生起到導向和促進作用,就能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接受教育,產生興趣,愿意探究,喜歡學習,促進全體學生在最近發展區得到不同的發展提高。
二、激情引趣,教會方法,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通過優美的語言對課文內容進行描繪、敘述,傳授知識時,注重用流暢悅耳、生動形象的話語進行講解,讓學生享受詩情畫意、賞心悅目的課堂情境。引導學生認真聽課、努力學習、勤于探究,積極參與各種教學活動。筆者在教學《月亮灣》一課時。先讓學生們瑕想、品位一下自己生活中的鄉村情景,再讓學生大聲的朗讀課文,然后再給學生講解作者所描繪了的田園風光,讓學生體會月亮灣“美”的描繪、“美”的意境。
2.精心組織教學活動。教師要細心備課,精心組織。課前,要做到心中有數,要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明確教學關鍵、設計教學活動,引導點撥學生探究新知,鼓勵同學共同學習、合作學習;課中,要做到游刃有余。要用繪聲繪色的講解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凝聚力,發揮自己感召力,調動學生動腦、用心的投入學習活動;課后,要做到及時反思。教師從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與學生的認知效果去對比,從教學的成功性與不成熟的做法去反思,總結經驗,不斷改進,努力提高教學效率。
3.運用信息技術教學。小學生多數缺乏生活經驗,閱歷不高,僅憑語言文字教學,學生一時難以感受課文新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多媒體教學,讓學生欣賞圖文并茂的畫面。讓課本內容形象生動、具體直觀的展現給學生,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知識。筆者在上《朱德的扁擔》一課時,課前精心下載了一些關于井岡山的地理風貌、勝利會師、朱德同志在與紅軍戰士一起挑糧的畫面,制作了形象生動的課件,在課堂教學時展示給學生,這些畫面直接刺激學生的感觀,學生興致勃勃的參與學習活動。
三、優化方法,放大效用,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
1.注重培養閱讀習慣。針對小學生閱讀不足的實際,教師要引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閱讀古今中外名人傳記、小學生四大名著讀本等,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積累,培養學生語文學習技巧,讓他們正確區分精讀和略讀的含義,學會摘記,學寫心得,不斷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斷增加他們的文學水平和語言組織能力,讓學生活學活用、學以致用,全力放大語文教學效用,努力促進教學相長。
2.注重開展探究學習。教師要精心設置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情境,激發學生探究欲望、讓學生掌握收集素材和探究方法,體驗探究過程,增強探究能力。如筆者在教學《航天飛機》時,布置學生收集相關航天飛機資料、我國航天載人事業的偉大成就等,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利用書籍、網絡等收集到大量的資料,在收集這些資料的過程中,學生對我國航天事業有了初步了解,為學習課本內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注重愉悅學生心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單,讓學生自始至終處于一個輕松活潑的情景之中,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筆者在教學中,從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感知能力、語文基礎出發,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講故事、猜謎語、做游戲等方式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吸引他們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大屯礦區孔莊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