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紀是一個迅猛發展的多元化時代,是一個個性張揚的時代,是一個處處充滿創新精神的時代。如何在現有的條件下,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成為農村地區數學教師所面對的一大問題。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最大化的利用現有的條件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使學生在動中學,學中索,索中思,努力實現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培養創新型人才。本文從我執教的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趣擺火柴棒”淺談一下自己的幾點拙見:①以“玩”入境,激發興趣②以“動”悟意,親身體驗③“玩”中深思,深刻感受。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探究;興趣;玩;體驗
自從新課標實行后,總擔心自己的課堂(情境)設計會“金玉其外,敗絮其內”,誤導了學生。因此在教學中,一直尋尋覓覓,尋找數學教學的源頭活水,尋找學生學習興趣的源泉,可是卻總感到是隔靴搔癢,缺點什么?;诒竟澗C合活動課總的教學方案設計遵循:設計彈性方案,拓展生成空間。本節活動課設計了五個活動板塊,每一個板塊都有它特定的功能。這樣的結構設計具有開放性,呈現方式體現對學生多元化的引導。在教學中,不同的個體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不同的情形,持有不同的觀點,提出不同的問題,如果一味的只按我的教案中規定的方法去展開教學,將很難滿足學生的需要,也不可能出現課堂上學生異于尋常的興奮與積極,這種興奮與積極也感染著我,促進師生雙方共同的進步與發展。本節課在“動態生成”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探究了活動課的教學設計,使課堂教學體現出樸實、靈活、真實的特點,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一、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1.以“玩”入境,激發興趣
新課標著重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強調生活教學。這節綜合實踐活動課《趣擺火柴棒》就是從生活中抽取出來的,學具火柴棒本身就能激起學生學的興趣,而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于學生對所學材料本身就有內在的興趣。在本課設計時,我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孩子的特點,以“玩”引入,步步設疑,在輕松亦富有趣味的擺拼中一步步引導學生的思維走向更深層次,從火柴棒的趣味性,逐步走向數學的本身。學生由最初的只是好玩,轉化為如何讓自己玩得更精彩,時時能體驗著思維的火花。
2.以“動”悟意,親身體驗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睌祵W知識的學習需要追根究底、探索研究。我也曾嘗試過用課件去上本節活動課,可嘗試后效果不盡如人意,后又改為用視屏展示臺,可效果仍然較差。最后決定完全放開,因為學生對火柴棒在課堂上的使用,必須通過他們的親自動手實踐體驗才能事半功倍,否則會停在表面。課堂上,我為學生搭建了一個個表現自己的舞臺,教學設計在他們亦玩亦學的動手操作中得以體現,知識的理解在他們手腦并用的合作體驗中完成。他們擺擺拼拼,說說議議,逐步領悟了擺火柴棒的真正的用意,擺火柴棒也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同時也感受到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玩”中深思,深刻感受
數學的奇妙在于它的舉一反三,一個知識點可以有相當大的拓展空間。在本節課中,我先讓學生觀察我是如何移動火柴棒,移動幾根火柴棒改變小魚游動的方向入手,又給了學生充分探究的余地,在不同的活動過程中,拓展了自己已有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更在猜想驗證這一過程中,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教學學習的樂趣。
二、開展綜合實踐課在數學教學中顯示出來的優越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在新一輪課改中新增加的學習內容,新的內容提供了新的嘗試空間。
1.以學生自學、研討為主,以教師調控、指導為輔,有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形成。
2.以學生科學的發展思維方法為核心,以教法服從于學法為特點,強調學生先實踐,鼓勵學生多質疑,提倡師生共研討,歡迎學生勝老師,重視學法指導,貫穿觀念教育,體現了現代教育教學思想。
3.突出群體思維的互補作用,學生時而苦苦求索,時而茅塞頓開,既受到失誤的警醒,又嘗到成功的喜悅;既看到了自己的力量,更看到了群體力量的偉大,從而使課堂教學中的人才資源得到極大的利用與發揮。
4.學生具備了良好的動手習慣和一定的動手能力,可以在課外中大膽的嘗試,有利于學生主動、全面、持續的發展。
三、關于本節課的幾點思考
1.給予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在問題提出后,鼓勵學生多角度的向學伴或老師提問、假設和陳述,讓出時間給學生質疑問題,討論展示交流。
2.排除情感障礙,鼓勵超越自我。多加鼓勵和肯定學生發現和提出多個問題,要提供合適的機會幫助情感上有障礙的學生戰勝怯懦,使學生充滿自信,超越自我。
3.克服思維定勢,教會學生質疑問難。對學生進行多種思維方法的訓練,把發散性思維和集中性思維結合起來。善于從他人不同的經驗、思想中獲取新知識,要促使學生善于逆向思維、換位思考,以求知識的突破。
4.要大力提倡學生標新立異、突破陳規,不惟書、不惟上、不惟師,勇于質疑,并發表自己的見解。
5.適時的將學生的這種在活動課上的熱情,轉化為學習其他數學知識的動力。
華盛頓圖書館的墻壁上貼著這樣三句話:“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去做了,就理解了。”正是由于在各方面重視了學生主體的展現,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并不斷鼓勵學生去發現,去認識,去創造,使他們在課堂上敢于展現自己,真正的體現了數學的創新精神,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樂學、好學、易學。因而課堂上必須努力創造機會讓學生經歷、感悟、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在親身體驗中學習。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圖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