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層教學模式是如今新課改革中廣大教育專家和教育工作者所倡導的教學模式。在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不但可以有效地提升數學教學的效果,而且更能夠在分層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挖掘出不同的學生身上所具有的不同的潛能。因此,它更加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的一些教學體會,就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提出了一些拙見。
【關鍵詞】分層教學;初中數學;個體差異
目前在我國,班級授課制是我們采取的最普遍的教學組織形式。這種以班級為單位所開展的教學活動具有效率高、成本低,便于組織、監控與協調等諸多優點。然而這種班級授課制,尤其是大班教學也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表現就是無法兼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眾所周知,學生的身心發展在一定的年齡段往往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普遍性。因此,為了便于組織教學,一個班級的學生往往都處在相同的年齡段。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即使是同一年齡段的學生,他們也不可能在各個方面都完全相同。每個人由于生理素質、成長環境、家庭教育以及個人意志品質等方面的諸多差異,從而造就了每個學生都具有一定的個體差異性。這樣,在統一的大班教學中,就不可能關注到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從而使得學生的潛能無法得到有效挖掘。而現實的條件又不允許一對一教學方式的普遍存在,那么怎樣才能在現有條件下解決這個問題呢?這個時候分層教學理念就被很多人注意到了。所謂分層教學其本質就是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實施因材施教。那么我們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把分層教學理念融入到我們的日常教學活動中來呢?
一、了解學生,合理分層
既然要實施分層教學,那么第一步當然就是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層。說到分層,很多人會誤以為只要按照學生的成績把他們分成不同的層次就可以了,事實上絕非那么簡單。除了學習成績,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分層的時候,還要綜合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思維習慣、學習態度、人際關系等諸多方面的因素。當然,要想這么全面的了解學生,就需要教師在平日多留心了。除了要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還要注意學生日常的作業完成情況、聽課的情況以及學習的積極性等。這樣才能深入全面地了解學生,對他們進行科學的分層。一般而言,在一個班級中不宜將學生分成太多的層次,大多數教師都會把學生按照一定的標準分為低、中、高三個層次,這樣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會更便于操作。
二、備課環節要注意分層
備課是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必做的一項功課。我們要想在數學教學中實施有效的分層教學,就要在備課的環節注意分層。一般在備課的過程中,往往都要涉及到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計劃的制定、教學材料的準備等方面的內容。這時候,教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就可以針對學生的特點確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例如,在講第三章“二次根式”的定義這部分內容時,可把這部分的教學內容分成三個層次來進行:首先,利用實例來引入同類二次根式定義,然后從正反兩面舉例論證、深化理解;其次,要對定義進行實際應用,讓學生深入理解“化簡后被開方數相同的二次根式”的涵義,并列舉出幾組不是最簡二次根式的例子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最后,再對定義進行拓展運用,并從同類二次根式的定義中歸納出一般同類根式的定義。這樣具有層次性的教學步驟的制定,會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從而為接下來的分層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授課過程要進行分層
雖然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是用一套教學方案來針對所有的學生,但是在一套方案中我們也可以把它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然后按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規律合理的分配三個層次的教學內容、教學時間。一般而言,前兩個層次的內容是大多數學生都能夠理解和接受的,因此在授課時間安排上至少要保證在25到30分鐘。而第三個難度較高的層次往往只是針對極少數的幾個學生,因此在時間安排上點到為止即可。如果有問題,教師完全可以利用課外的時間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沒有必要占用過多的課堂時間,否則會影響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布置作業要進行分層
鑒于我們采取的分層教學模式,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布置作業的時候當然也不能“一刀切”。否則就會出現成績好的學生感覺“吃不飽”,而成績較差的學生感覺“吃不消”。這也是很多成績較差的學生經常完不成作業或者抄襲他人作業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也要進行分層,按照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具有層次性的作業。
五、評價要注意分層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往往習慣以分數來論英雄,這樣就使得一些成績較落后的學生長期處于落后于人的心理壓力之中,從而對他們學習積極性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這種分層教學模式中,我們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也要采取分層評價的模式,利用作業、考試、提問等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例如,對于成績較差的后進生,教師在評價的時候要努力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關注他們自身所取得的進步,而不要過多地與其它學生進行橫向比較,這樣,對于這些后進生來說會具有良好的激勵效果;而對于那些成績在班級里拔尖的學生,教師要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他們,鼓勵他們要不斷地超越自我,并且時刻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
總之,分層教學模式目前來說還是一個較為有效的教學模式,但教師在實施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當然,在廣大教師的不斷實踐中,相信這種分層教學模式一定能夠越來越發揮它強大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黃麗華.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對策淺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6)
[2]潘文生.數學分層教學淺論[J].教學與管理.2007.(4)
[3]馮躍峰.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層次設計[J].中學數學.1997.(2)
[4]孔慶郵.數學分層教學及研究性學習的探索實踐與思考[J].中學數學教學.2002.(1)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都市吳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