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它能有效的促使學生將語文知識鞏固、內化,從而使學生在活動中深化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益,提升語文教學質量。本文試就小學語文綜合實踐的開展,談點淺顯的看法。
【關鍵詞】綜合實踐;合作;指導;鼓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綜合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將已有的語文知識技能在實踐中應用,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新知,提高學生的能力。學生可以比較獨立自主的學習、考察、獲得知識與信息,培養興趣愛好,發展個性能力,從而形成特長,陶冶情感,鍛煉意志,養成良好的品質和作風,并不斷地在實踐中鞏固提高學生的知、情、意、行。語文實踐活動包括由學校組織的校內外活動和學生在課余獨立進行的活動。
“天地六課堂,萬物皆書卷。”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是指在課外時間進行的聽、說、讀、寫等方面的具體實踐活動,如聽廣播、看電影、讀書報、講故事、辦報紙、練書法、寫文章、演喜劇等。這些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是群體的,也可以是個體的;可以是校內的,也可以是校外的。它不同于語文課堂教學和語文課外輔導,需要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因此,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需要通力合作,認真組織,統籌安排,才能把活動搞得既生氣勃勃,又井然有序。
一般來說,有了一個明確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設計方案就可以著手組織活動,而活動的成敗一定程度上取決于組織能力的高低。有了好的活動方案,組織得好,事半功倍,組織的不好,則事倍功半。
一、分配任務 各盡所能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差異性多于同一性,也就是說,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生通常各有分工不同,不像課堂教學的要求那樣整齊劃一,這就要求在活動準備階段教師能根據學生的能力、愛好、性格特征等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使他們在活動中都能發揮自己的特長。例如,班級準備辦一份小報,就有采訪、編輯、撰寫、美化等方面的工作要做。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任務劃分不周全,小報是辦不好的。任務劃分的粗與細,可以根據不同內容和形式的活動來確定,應該盡量做到全面考慮,充分照顧學生的個性特點,各自素質等因素。
二、明確職責 通力合作
指導老師要善于將活動的各項任務合理地分解到人,使每一項任務都能有專人負責,這里有個原則:知人善任、人盡其才。學優生和學困生合理搭配,把全體學生的積極性都發揮出來,特別要注意不能對平時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持冷漠的態度。否則,會給學困生以很大的心靈傷害,而如果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能給那些學困生以足夠的鼓勵和滿足,激發他們的學習語文的興趣,則可能對這些學生的語文課堂學習帶來信心、活力和生機。
但需要強調的是分工不分家,特別要強調通力合作。指導老師要善于調節分工關系,從整體上把握活動計劃的完成。分配任務的時候,要讓學生參與活動的整體設計,使學生明確活動的目的與意義,并且把各部分的職責和各小組之間的關系向學生做解釋,以避免各行其是,形不成合力。
三、加強指導 學生自主
指導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實際上是一種管理,活動指導的方法與否,直接影響著活動效果。綜合實踐活動的控制與課堂教學控制是有區別的,這是由兩者不同的目的意義所決定的,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應該給學生以更多的自主權,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絕不能包辦代替,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即便活動設計得再好,學生也會感到興趣索然,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四、總結評比 重在鼓勵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一般的課堂教學一樣,需要進行及時的總結與評比,而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比應側重表揚與獎勵。表揚那些在活動中表現較好的學生,可以更加激發他們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創造出更好的活動內容與形式。鼓勵那些在活動中有所突破的學生,讓他們能對自己充滿信心,以更好地促進他的下一次活動。
當然,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結和評比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總結要鄭重其事,既要讓受獎勵的學生感到成績來之不易,從而更加珍惜,也要讓其他同學看到努力的方向,積極爭取。同時總結要注意具體、到位,讓所有的學生知道你所表揚的原因。
2.表揚不要太頻繁,鼓勵卻要伴隨孩子的活動全過程。表揚太多會讓孩子覺得來得太容易而不加珍惜,在孩子活動過程中,作為教師要參與進去,當孩子取得一丁點進步的時候、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一定要給予及時的、適當的鼓勵,讓他們鼓起勇氣、堅定信念,從而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務。
總之,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可以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和發展個性特長的機會,使他們能及時接受大量的信息,擴大視野,熟悉社會,了解自然,培養自學、操作、思維、想象、創造、溝通等能力,使學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意志、文化知識、聽說讀寫技能協調和諧地發展,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一定要認真組織好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作者單位:江蘇省金湖縣育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