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數學創新教學是指教師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學習,在動態中探索未知,獨立地發現問題,尋找有創意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本文作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從拓寬學生創新思維的空間、幫助學生積極自主創新和激發學生敢于創新思維三方面論述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行之有效的途徑。
【關鍵詞】和諧氛圍;主體作用;評價機制
創新精神是中華民族文明進步的靈魂,是祖國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要勤于鉆研,吃透教材,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思考問題,不斷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和解題技巧,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人在努力培養學生數學創新能力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嘗試。
一、營造和諧氛圍,拓寬學生創新思維的空間
創設情景是一種有利于學生發現問題、積極探究知識的心理取向,教師只有營造一種民主、寬松的課堂氛圍,才能使學生的思維自由奔放,創新意識得到充分培養。
小學數學教師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首先必須徹底改變傳統的師生的主次關系,務必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產生自覺參與的欲望和創意。我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創設和諧的教學情景,把學生當做共同探究知識的的好伙伴。譬如,在講授《長度單位》一課時,我與學生融為一體,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并和學生一起比身高,將所有學生的身高記錄起來,然后在評比誰的身材最高。這樣,在歡快的課堂氣氛中引入課文內容,學生也就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接受了新知識。
二、發揮主體作用,幫助學生積極自主創新
創造性思維的本質就是一種具有主動性、獨創性的思維方式,它是思維過程中的最高境界。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引導學生開展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維訓練,使他們在處理問題時能隨機應變,觸類旁通,培養他們思維的流暢性和獨創性。我從下面兩個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創新:
其一,在學生的操作過程中滲透創新思維訓練
數學學科的特點是比較抽象的,為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操作過程,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建立表象,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使學生比較全面、深刻地領悟知識要領。譬如,我在講授圓柱體和圓錐體的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明白圓柱、圓錐在不等底而等高等體及不等高而等底等體的情況下的關系,就布置學生課前做圓柱、圓錐的學具,并設置如下問題:(1)一個圓錐的體積是9立方厘米,底面積是4.5平方厘米,求高?(2)把一個圓柱體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體,削去部分的體積是圓錐體體積的多少倍?(3)一個圓柱體和一個圓錐體底面積相等且體積也相等,已知圓柱的高是8分米,圓錐的高是多少?學生針對上述問題進行積極的思考和審題。許多學生通過互動交流對圓柱體和圓錐體的認識從感性升華到理性,并從形象思維發展到抽象思維,進而開拓了創新思維的空間。
其二,在學生的知識遷移時進行創新思維訓練
所謂知識遷移就是基本概念和規律的遷移,眾所周知,小學數學內容是一個前后有序、不斷發展的整體。從學生的認知規律看,把握新知識往往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升華而來的,并達到促進遷移、開發智力的作用。例如:我在講授分數乘法意義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感悟“一個數乘分數,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時,學生原有認識結構中已具有“一個數乘整數,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概念。為了引導學生嚴格區分這兩個相關的概念,讓他們明白一個數乘整數是求這個數的整數倍,一個數乘分數實質上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倍,把“倍”字略去,這樣使分數乘法意義在學生原有認識結構中“落腳”,使乘法的意義得到擴展深化,形成新概念。
三、完善評價機制,激發學生敢于創新思維
美國心理學專家華萊士說:“學生顯著的個體差異、教師指導質量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必將學生創造能力、創造性人格的顯著差異。”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合理調控好課堂教學內容,合理把握好學生探究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在課堂上評價學生時,要實事求是的面對學生的個體差異的現實,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相應的學習要求,盡量避免在提出問題后連續出現幾個學生回答均不理想時就急于說出正確答案,而應該加以點撥和引導,逐步讓學生在互動交流后找出問題的關鍵,最終成功地解決問題。我在教學實踐中如果發現問題有比較大的難度,就把問題分解或換個角度,降低難度;如果問題比較容易解決,就讓中等以下的學生回答,并進行適度的褒揚性評價。如此因地制宜的提問和評價方法,有利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合理地感悟知識和創新意識的提高;同時,教師在分層教學過程中,做到及時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積極評價學生的創新思維,對基礎比較差的學生也要有的放矢地進行鼓勵,讓他們嘗試用自己的方式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當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時應及時予以肯定,針對出現的錯誤也要耐心地引導,幫助分析其產生錯誤的原因,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創新思維的空間。
小學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大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是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的重要環節,一定要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積極鼓勵他們自己跳起來摘果子,而不是教師摘果子喂學生。當然,教師自己首先要有系統的創新教學觀念,循循善誘地激發學生大膽進行創新思維,從而有利于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