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十一世紀又被稱為生物科學世紀,由此可以看出生物學科在我們的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生物學科是高中階段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而其中,課堂教學又是我們開展生物教學活動的最主要形式。然而,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目前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普遍存在著效率低下的問題,這給生物教學質量的提升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在本文中,本人結合了自己的一些教學實踐體會,就如何構建一個高效的生物課堂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廣大師生批評指教。
【關鍵詞】生物課堂教學;高效課堂;素質教育
生物學是一門應用性非常廣泛的基礎性的學科,也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的課程,掌握一定的生物知識,形成一定的生物素養已經成為了每個高中生都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在生物教學中,課堂教學無疑是開展生物教學活動的主戰場,因此,現如今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如何構建一個高效的生物課堂就成為了廣大生物教學工作者普遍關注的問題了。
那么究竟怎樣的課堂才能稱得上是高效的課堂呢?所謂高效的課堂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投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來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以便在生物學習過程中獲得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我們之所以強調高效的課堂,是因為現如今,我們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各種低效甚至是無效的教學行為普遍存在,這些低效或者無效的教學行為使得我們的生物教學工作不但無法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還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多不必要的負擔,從而導致很多學生對于生物學科興趣的喪失,進而導致高中生物整體教學質量的下降。那么,我們究竟應當從哪些方面入手來構建一個高效的生物課堂呢?
一、認真地做好備課工作
雖然備課活動不在課堂教學45分鐘之內,但是它卻是課堂教學開展之前不可缺少的準備工作。教師在課前進行精心的備課,對于高效課堂的構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教師進行的備課活動主要包括三個部分的內容,第一是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一定要首先明確教學目標,在素質教育中,我們要改變過去一維的教學目標,轉而用三維的教學目標加以替代,即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只有這樣的目標結構才會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第二,要整合教學資源,加強對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其中,教材資源是我們需要加以開發和利用的最基礎的資源,我們所開展的一切教學活動都要以教材為依托。當然,我們也不能把目光僅僅局限在教材上,事實上生物學科本身就是一門實際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因此,我們在對生物課程進行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一定不能忽略生活中的資源;第三,要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案。如果說教學目標和課程資源是內容,那么教學方案就是承載內容的形式。我們的教師在進行備課的時候一定要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設計的科學的教學方案。例如,在講到生物必修一中“細胞增殖”時,其中有一個難點內容就是 “細胞體積越大,其相對表面積越小,細胞的物質運輸效率就越低”,根據以前的教學經驗,我知道學生在這里很容易犯糊涂,于是就在備課的時候加強了對這部分內容的講解,并且圍繞這個內容設計了很多的練習,這樣,學生在學到這部分內容時就會較為輕松。
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事實上,教學活動應當是一個教與學相互作用的過程,只有當師生雙方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形成有效的互動,這樣才能夠使得教學活動產生理想的效果。然而,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依然占據著主導性的地位,而學生則處于被動的從屬地位,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地位的不平等直接導致了師生互動的障礙。在很多生物課堂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教師在講臺上講的興致盎然,而學生則在下面聽的昏昏欲睡,試想,這樣的課堂教學又怎么可能產生高效率呢?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與教師進行良好的互動。我們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采取一些探究式、合作式的教學方式,在開展實驗教學的時候引導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等。例如,我在上到生物必修二中的“細胞的減數分裂”時,在幫助學生準備了必要的教學染色體模型以后,就讓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對減數分裂的過程進行探究,在這個過程中,學習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學生的手里,而教師只需要從旁指導就可以了。表面上看,這種教學模式相較于直接的灌輸式教學似乎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從而降低了學習的效率,而事實上卻不是這樣。從學習結果上看,學生通過親自動手不但加強了學生對于減數分裂的直觀認識,同時由于在探究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不同的探究結果,從而大大擴展了學生的思維,可以說,這種學習方式最后取得的成果要遠遠大于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因此,它也是營造高效生物課堂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傳授給學生一些記憶的竅門
雖然我們不提倡在生物學習的過程中死記硬背,但是一些基礎性的知識還是需要學生熟練地掌握,而在生物學科中,一些知識點記憶起來既枯燥乏味又容易混淆遺忘,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學了忘、忘了學,這樣就大大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適當傳授給學生一些記憶小竅門,例如,學生在記憶八種必須氨基酸“甲硫氨酸、色氨酸、賴氨酸、纈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時總是記不住,這時,我就讓學生利用諧音把這些氨基酸記憶成為“假設來借一兩本書”,這樣既容易記住,同時又增加了知識的趣味性。在生物教學中,類似的方式我們經常會碰到,雖然只是一些小的技巧,但是它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所起的作用卻一點也不小。
總之,構建高效的生物課堂既是生物教學發展本身的要求,又是新課改中實現素質教育的前提,因此,每個生物教師都要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總結,以推進生物教學活動朝著健康高效的方向不斷前進。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臺市安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