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一個普遍關注的問題。筆者認為教師通過思考是否精心備課,是否關注課堂動態生成,是否注重課堂模式構建、優化,是否保證課堂練習優質高效四個方面問題,追本溯源,思考對策,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調整優化,努力使生物課堂教學高效化。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高效教學
高中生物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過程。目前高中階段生物學科普遍存在“填鴨式教學”、“題海戰術”現象,教師苦,學生苦,師生都認為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以致有學生戲言“苦海無邊,不許上岸”。我認為高中生物教學不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沒有高效利用課堂45分鐘,課堂效率低下應該是主要原因。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一個普遍關注的問題,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人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思考以下幾個問題。或許回答好這幾個問題,構建高效課堂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問題一:我們精心備課了嗎?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生物教學要構建和諧高效的課堂氛圍,首先就要精心備課。教師在備課時要按《生物課程標準》要求,深入挖掘教材,抓住要點,突出重點。備課時要把所教知識放在整個體系中通盤思考,要考慮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本班學生接受能力等各方面因素,要能結合重大時事,把課堂教學與社會現象結合起來。教師在備教材的過程中,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可以因地制宜改編教材,使之更適合本班教學。例如,在備《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一課時,我就把課本中的例子改為“快樂抓手”游戲,既貼近生活,又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
精心備課還應包括課后反思。“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反思的過程就是二次備課的過程,為以后的教學打下了基礎。例如教學“減數分裂”時,因為教學內容比較抽象,學生不好理解。教學時我在沒有鋪墊的情況下提問:“你們知道為什么騾子沒有后代嗎?”“為什么奇數條染色體不可育?”“香蕉沒有種子是什么原因嗎?”學生的回答并沒有觸及到減數分裂的核心思想。課后,我對這堂課的教學過程進行認真反思,仔細分析,查閱了相關資料,并對怎樣改進教學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以免重犯類似的錯誤,從而使教學日臻完善。我認為,這也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備課。
問題二:我們關注課堂上動態生成了嗎?
課堂因預設而真實,因生成而精彩。高效課堂需要教師精心預設(備課),更需要教師把握課堂上的稍縱即逝、非預期性的動態生成資源,利用好這些即時的生成性因素,將其變成新的教學資源。教師要像葉瀾教授所說的“要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課堂教學”,定會有“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
例如,在學習《蛋白質結構多樣性》時,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如果用甲、乙、丙代表不同種類的氨基酸,那么這三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可能形成多少種三肽?”(正確答案為6種),實際教學中有學生回答是三種,教師傾聽了學生的發言后,知道學生錯誤的原因是考慮排列方式時忽略前后順序,認為甲→乙→丙和丙→甲→乙是同一種三肽。學生產生錯誤的本質原因是對脫水縮合形成肽鍵的理解還不夠到位。于是教師從肽鏈每端的特質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實踐證明,教師運用教學智慧,關注課堂動態生成,生物課堂教學就會多一份精彩,多一份高效。
問題三:我們的課堂模式構建、優化了嗎?
模式,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固的教學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體系。構建生物高效課堂必須要有建模思想。新課程背景下,我們的課堂教學模式應該從“記憶型模式”向“互動型模式”轉變。優化課堂教學模式的目的也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
現在有不少課堂教學模式被證明能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山東杜郎口中學的“10+35”模式,洋思中學提出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模式,江蘇灌南新知學校的“自學·交流”模式,我們通州不少學校提出的“四案一體化”教學模式、“多維交互‘我’課堂”教學模式等。我們高中生物學科組根據生物學科的自身特點,通過經驗借鑒、實踐摸索,設計了“非常6+1”教學模式,該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是:預學→展示→導學→反饋→提升→拓展。該模式能以學生為主體,深入研究并順應學情,關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以學定教,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問題四:我們的課堂練習優質高效了嗎?
練習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能力的重要途徑。高效課堂要注重高效練習,要落實高效課堂,沒有練習的高效,教學的高效性將大打折扣。一般情況下,教師會留十分鐘左右的時間進行課堂練習,教師會針對本堂課的重、難點設計一些練習,鞏固所學知識。然而,時下不少生物課堂,教師采用現成的練習冊,沒有注意到題目的針對性與難易度,導致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不消化。
教師安排學生練習的時間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需要靈活掌握。課堂練習題要提前設計,隨學生的課堂表現適時調整,重點解決學生易錯問題,鞏固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采用分層練習,增強訓練的針對性、實效性。練習題設計要體現創造性,練習設計要以生為本。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練習的主動性、自覺性,提高生物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斌、張迎春.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生物學課堂教學策略.《生物學教學》.2008(11)
[2]劉天華.關注教學動態生成,激發課堂生命活力.《中國教育學刊》.2005(7)
[3]黎永紅.打造優質高效課堂 提高生物學習效率.《中學生物教學》.2010(5)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三余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