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游戲是幼兒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如何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合作和交往能力,提高幼兒認識社會,認識自然,認識自我,遵守游戲規則。我們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加強品德教育,幫助幼兒形成友好關系,培養他們熱愛伙伴、關心集體的情感和行為,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關鍵詞】游戲;交往;合作
眾所周知,游戲活動是幼兒們非常喜歡的一種寓教娛樂的活動,幾乎所有的幼兒都喜歡游戲,在游戲中,幼兒以愉快的心情,興趣盎然的再現現實生活,樂于接受老師、同學的啟發、誘導和幫助。因此,游戲活動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本文就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社會交往與合作的能力談點看法,與同行共研。
一、積極創設交往環境,激發幼兒合作意識
由于日益增多的獨生子女及日趨單元化的住宅,減少了幼兒與同伴之間的交往機會。因此,要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為幼兒創設交往環境、提供交往機會就顯得非常重要。那如何在游戲中積極創設交往環境呢?
1.豐富的物質環境
豐富、優美的環境能美化、裝飾幼兒的生活空間,更重要的是能陶冶幼兒的性情,使其身心愉悅。游戲中豐富的物質環境是幼兒進行交往的橋梁:不同內容的區角,如娃娃家、理發店、醫院、表演區、益智區等,能讓幼兒模仿各種角色進行活動和交往;區角中琳瑯滿目的材料,如各種商品、形象的理發用具、娃娃家的炊具、醫生的聽診器、表演區中的頭飾等能充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興趣,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的合作交往機會。
2.和諧的人際環境
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要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教師應處處為幼兒做榜樣。教師的合作精神會深深地影響著孩子,使他們也相互合作。此外,同伴之間和睦相處的關系及團結協作的交往氛圍也能進一步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比如:在表演時,有的小朋友敲鑼打鼓,有的小朋友則在有節奏的音樂聲中唱歌跳舞,還有的小朋友幫助小演員精心打扮。他們相互協商,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了一臺熱鬧而出色的節目,這樣和諧、輕松、愉快的環境使幼兒受到了耳濡目染的影響,增強相互合作的意識,也提高了幼兒的合作能力。
二、充分利用游戲規則,誘發幼兒合作行為
1.制訂游戲規則
以往,都是老師規定游戲的要求,幼兒只是機械的接受者和執行者。在游戲中出現交往上的障礙時,常會聽到幼兒說:“老師說的!”為了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提高幼兒交往的主動性,我們讓幼兒自行制訂游戲規則:先讓幼兒集體或分組協商、討論出每個游戲區的一些交往規則,然后讓他們用別人能看懂的示意圖畫下來,再貼到相應的游戲區里。幼兒用自己設計制作的規則標志來提醒自己和別人遵守規則,使相互間的合作行為變得更自覺、更主動、更規范。
2.執行游戲規則
規則制訂出來了,就應該認真地貫徹和堅持。為了讓幼兒更好地執行規則,教師可以通過扮演角色的方式來提醒、暗示幼兒的合作行為。教師還可以請幼兒來扮演角色,監督大家的合作行為。如讓幼兒扮演城管、檢查員等,去每個區觀察,把合作行為和不良行為都記錄下來,可以當場給予獎勵,以此來提醒和誘發幼兒的合作行為。
3.強化游戲規則
經常反復、始終如一地執行規則,能使規則得到強化,使幼兒的合作行為提升為良好習慣。在這里,教師要做到的就是認真地開展每一次游戲,嚴格地執行每一條規則,反復地進行提醒和督促,以自身的嚴謹和踏實來影響幼兒的游戲行為和合作態度。教師還要善于運用各種手段來強化已經形成的游戲規則,如在游戲評價的時候表揚和獎勵合作好的幼兒、用良好的合作榜樣來激勵幼兒、用情境表演再現各種合作行為,從而進一步強化幼兒的合作行為,使之形成良好的合作習慣。
三、合理運用游戲評價,提高幼兒合作能力
游戲評價包括游戲中的指導和游戲結束后的評價。教師合理、及時的指導和公正的評價能引導游戲順利開展,更好地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
1.善于發現,及時指導
如中班幼兒開展了染花布活動,五彩繽紛的染布作品吸引著幼兒,他們玩的很投入。但老師在指導時發現,幼兒在染布時占的位置比較大,一個人染時旁邊幾個小朋友等著,而且布在桌子上動來動去。這時教師就要及時地介入, 對一剛染布的幼兒說:“我來幫你拉著布。”教師的介入一下子就解決了幼兒遇到的實際問題,他們紛紛學樣,有的染,有的拉布,然后再換過來忙得不易樂乎!最后大家一起圍著自己染的布,合著音樂開心的跳起了舞。
2.公正評價,鞏固行為
游戲后的評價能鞏固和強化幼兒的合作行為,為下一次游戲打下良好的基礎。如結束時開展“分享活動”,請大家把游戲中開心的事情和大家一起分享?!敖裉炷愫驼l一起玩了?玩得高興嗎?”“你和好朋友玩了什么?”等等,給幼兒更多的機會分享自己在活動中和合作后產生的愉快心理。對于一些好的做法,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對于幼兒在活動中的一些不合作行為,教師應及時地組織幼兒討論來強化合作意識,讓他們在以后的表演游戲中,都能通過相互協作來解決問題,提高自己的合作合作能力。
四、加強家園聯系溝通,同步培養交往能力
社會行為的學習,交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時間的連續過程,家長和教師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養,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我在家園欄中定期向家長介紹幼兒社會交往的重要性和方法,向家長宣傳幼兒近期發展情況,指導家長在家或平時社會交往時注意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在平時家長接送幼兒間隙,與家長交流溝通,引導家長在家庭中應創造一種平等和諧的交往氛圍,讓孩子敢說話,愛說話,為孩子創造和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孩子體驗到交往的樂趣。
(作者單位:江蘇省金湖機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