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興趣是一線初中英語教師的責任。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面對著一群有活力有靈動的學生,在課堂上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盡量讓英語課堂充滿活力和情趣,讓學生樂于上英語課,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理想,是一種永無止境的追求,是一種永不停歇的探索。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作為教學一線的中學英語教師,首先應該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古往今來,凡是在教學上有所作為的教師,無一例外的是:他們的課都讓學生著迷,聽這些好教師的課是一種生活的享受。筆者通過十幾年初中的英語教學,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
一、因勢利導,投其所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讓后進生學英語是讓很多教師頭痛的事。學好英語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塌實的學習作風,而這些后進生缺乏的往往就是這種精神,如果只是從正面向他們談學好英語的種種好處,恐怕你說干了口,傷透了心,而結果卻收效甚微。如能把這些學生在其它方面的興趣,因勢利導的應用到英語學習中來,我想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我把班上的幾個常逃學到街上打電子游戲的學生叫到辦公室,打開電腦,讓他們見識“紅色警戒”、“半條命”、“星際爭霸”等游戲。那令人震憾的音效、賞心悅目的動畫、人性化的交互式損傷,讓街上游戲廳中的游戲望塵莫及。迅速地,這幾位學生就全身心地融入到游戲之中。但每次都是在他們指揮著千軍萬馬,即將實現心中夢想,屏幕上卻出現了數行英文提示,這些學生全傻眼了,這時我就在旁邊輕描淡寫地給他們解釋。結果學生明白了:現在的社會,玩,也要懂英語。從那以后,我就經常觀察這幾位學生。我發現再上英語課時,這幾個學生確實“重新做人”了。可見,因勢利導,投其所好,對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大有好處。
二、用順口溜幫助記憶,提高學英語熱情
英語中繁瑣的語法規則,瑣碎的詞的用法,難以讀準的發音等,常常讓學生迷惑。教師可編些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記憶單詞、語法等,這樣就降低了學習的難度。例如:對初一學生講“be”的用法,編順口溜為:我用am,你用are,is跟著他、她、它。所有復數都用are。又如,“oo”的長短音,編“順口溜”如下:
多讀長[u:]加食物(food),K、D腳前讀[u]
讀[u:]的單詞有:room、classroom、foot;讀[u]單詞有look、good、book、foot、stood等等。教師只要常收納,多積累,勤總結,順口溜就會涌現不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會不斷提高。
三、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教具,激發其英語學習興趣
對剛接觸英語學習的學生來說,直觀教學尤其顯得特別重要。由于條件限制,學校有時會缺乏一些必要的掛圖,我就發動學生自己動手畫圖。對教學中所要用到的圖片,提早一個星期布置下去,要求他們用彩筆畫在白色的硬紙片上,在紙片的背面再寫上圖畫所表達的單詞及其音標,為了便于以后保存,我對紙片的大小作了統一的規定。一周后,一些學生的作品“圖片”被運用在英語課堂上。這樣,在課外學生都興趣盎然地制作圖片,課上他們都期待著自己“作品”的出現。開展此項畫圖片的活動,其意義已經遠遠超出圖片的本身,它讓學生體會到成功,這種成功的喜悅大大激發了學生學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愿意上英語課,樂于接受一些新知識,認為上英語課就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此外,這種畫圖片的活動,也培養了學生的繪畫能力,開發了學生的智力。
四、自編對話,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學英語就要學了就用,英語的學習關鍵在于交際。我們要讓學生學了英語后,要會開口說英語,與人交流,不要是啞巴英語。為此,每節課,我都花五分鐘左右時間讓學生到講臺前表演他們的自編的對話。具體做法如下:上課前,由當天的值日生(兩個)先用英語作報告。內容有:星期、日期、出席情況、天氣等。然后由這兩個值日生,或者他們再邀請別的兩三個同學一起,表演他們課前已編排好的對話,對話情景可依照已學過的課文,也可自己創設情景,但是內容必需要運用已學過的句型。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復習舊知識,而這種復習不是簡單的重復,而一種創造和再生,是評議的活用,從而加深對新學內容的理解,最終達到“學以致用”。自編自演對話,讓學生在笑聲中鞏固舊知識。這種方法能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也能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五、開展競賽,調動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具有進取心和榮譽感,在市場經濟競爭的熏陶下,學生的競爭意識更加激烈。將競爭機制引入英語課堂教學中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例如,我們可以將日常口頭用語變化成競賽用語;問答可以來一個“搶答”;拼讀單詞,來一個拼“單詞大王”競賽等多種多樣的形式;與剛才用積分法,給予鼓勵。課堂上適當的進行一下競賽,學生就很樂意參與,敢于爭先,快樂自愿的學習,這就調動了全體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總之,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我們要創設多種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景,以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周小山.《教師教學究竟靠什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2]余文森吳剛平.《新課程的深化與反思》.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沛縣漢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