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往往處于較為被動的地位,教育體制的局限性導致學生無法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新課改的實施,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對全面促進學生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語文教師,要充分發揮新型教育體制的優越性,注重轉變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現在,本文就以小學語文為例,淺議一下怎樣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主動參與學習。鑒于小學生的年齡特征,他們在學習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需要教師加以指導,引導他們明確自身的學習任務,在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時,教師要給予一定的獎勵,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成就感,并渴望下一次的成功,這樣學生就會從內心產生學習動力,并逐漸養成主動學習和自學的良好習慣。例如,在學生預習課文之前,可以給學生提出五點要求:①閱讀課文三遍以上;②通過查閱字典的方式自學生字;③查出生字的意思,并進行組詞;④通過查閱字典或詞典的方式,學習不理解的詞語;⑤根據文章大意標出自然段,久而久之,學生在預習課文之前就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了。同時,教師應根據文章的特點,提出一些具有懸疑性的文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授《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時,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大黑騾子在長征途中屢屢立下汗馬功勞,是彭德懷最喜歡的坐騎,但是他為什么還要殺掉大黑騾子?”學生聽到這個問題后也會覺得奇怪,于是會迫不及待的開始閱讀文章,通過閱讀,學生們會找到問題的答案:因為紅軍在過草地時,糧食短缺,彭德懷為了不讓戰士們餓死才忍痛槍殺了大黑騾子。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陣地,因此,教師要仔細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其中的有效素材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尤其是閱讀興趣。此外,教師還要給學生推薦好的課外讀物,逐漸形成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收集素材的良好習慣。教師在推薦之后,還應指導學生怎樣閱讀,例如在教授《三顧茅廬》之后,可以向學生推薦《三國演義》;學習《林沖棒打洪教頭》之后,就給學生介紹《水滸傳》。
二、利用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前蘇聯著名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當知識與活動聯系在一起時,學習就能成為學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任何一種能力的發展都離不開相應的實踐”,語文學科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工具性和實踐性,因此我們認為,活動是提高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教師要挖掘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系的生活資源,精心設計、開發,并組織學生參與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感悟語文,掌握知識,應用知識,使他們在活動中培養語文興趣,提高語用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教師要注意活動形式的靈活性、趣味性、層次性、多樣性,并富有生活氣息,以刺激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需求。
1.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生活
在開發活動資源時,一定要立足于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對活動進行開發與設計,以拓展學生課堂學習空間。例如,想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可以收集發生在學生身邊的、學生比較關心的素材,讓學生針對這些事情練習口語,鼓勵他們在課堂上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這樣才能體現口語交際的實用性與開放性,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注重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學習氣氛也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又一主要因素,課堂上,可以讓學生進行成語接龍、劇本表演、能力競賽、故事演講、創建“語文一角”等各種活動,讓學生在濃郁的語文學習氣氛中接受語文熏陶,激發學習熱情。還可以每周拿出兩節課的時間開展“閱讀課”,讓學生在課堂上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并參加有趣的語文活動,拓展學生的語文思維,使他們自由搏擊在語文知識的海洋中。
3.重視語文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不但能幫助學生鞏固語文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還能提高學生轉化知識的能力,促進學生思想的升華。
三、利用探究式教學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與運用,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借助文章情境,營造具有互動性、生動性、探究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實際語言環境中體會語言的妙用和語文的魅力。同時,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自主發展聽、說、讀、寫的能力,并注重發展的過程,而不是結果。學生在自我探究過程中,會獲得獨立的情感體驗,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并感受到探究所帶來的趣味性,更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在遇到疑難問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讓他們通過對原有知識的同化、重組,獲得新的知識與能力。比如在學習《詹天佑》一文時,考慮到學生缺少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計一組動畫,運用動畫演示詹天佑設計“人”字形鐵路的原理,這種直觀形象的表達方法使學生對相關知識一目了然,自然也提高了對文章的掌握能力,并激發了他們進行探究學習的興趣。這樣一來,學生在質疑與探究相結合的過程中,切實體會到了語言運用的奧妙,也鍛煉了語文學習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更深層次的語文知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使用適當的教學模式,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縣五汛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