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紹了220 kV窄基鋼管塔的設計規劃,進行不同絕緣子串型、振型與結構設計、技術指標的比較,為城郊線路工程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窄基鋼管塔 L型絕緣子串 規劃與設計
1塔型規劃設計
為減少占地,可采用電纜埋管方式或鋼管桿。電纜本體投資是架空線路的10倍以上,受地形、地下管道、河流等影響較大。鋼管桿工程造價比鐵塔明顯增加。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同時滿足鐵塔根開4m,決定采用窄基塔設計方案。為了減小線路走廊,通過比較不同的導線布置型式、絕緣子串型,選擇優化的設計方案。
1.1導線布置形式及絕緣子串的比較
常規雙回路塔型導線布置有三角形排列和垂直排列。導線三角形排列時,橫擔為兩層結構,雖然塔高較低,但由于下層橫擔布置了四相導線,使下層橫擔過長,增加了走廊寬度。垂直排列塔型導線橫擔為三層結構,減少了下層橫擔的導線相數,使橫擔寬度明顯小于三角形排列的塔形結構。因此,該工程采用導線垂直排列。
1.1.1直線塔串型
垂直排列雙回路直線塔的串型有多種形式,如全I串、全V串、IV組合串、Y型串、L型串等。工程中常用全I串、全V串。表1從線路走廊和鋼材指標的角度比較了全I串、全V串、全L串3種串型對應塔型的性能。
根據表1,L串線路綜合走廊與V串線路相當,比I串線路減小約20%;L串塔型橫擔較短,塔重比I串塔型減小約6%,比V串塔型減小約13%。可以看出,采用L串節約走廊資源優勢顯著,同時也減少鐵塔耗鋼量。
1.1.2耐張塔串型
耐張塔串型有耐張絕緣子串和跳線串。耐張絕緣子串對塔型規劃影響不大,可采用一般工程使用的常規復合絕緣子耐張串。考慮到本項目塔型適用于基本風速38 m/s地區,結合以往塔型設計的經驗,宜推薦采用防風偏跳線串。
1.2塔身主材截面選擇
窄基塔根開比常規鐵塔小40%~60%,抗彎剛度比常規角鋼塔小,在水平荷載作用下,水平位移增大。為了減小塔身風荷載、控制位移、增加鐵塔的整體穩定性,主材使用鋼管截面。
2塔型振型分析與結構設計
現有關于桿塔結構自振周期的估算公式不能完全適用于窄基塔。輸電鐵塔結構形式多樣,在幾何尺寸、質量分布、剛度分布和擋風面積等方面存在變異性,現行規范在風振系數計算公式中沒有考慮這些變異性的影響,其給出的風振系數βZ無法普遍適用于各種塔架結構形式。該工程鐵塔的設計首先采用VTLA軟件試算鐵塔構件規格;再通過有限元軟件ANSYS建模,應用子空間迭代法求解鐵塔的自振頻率和振型,得到鐵塔自振周期,根據規范公式求解風振系數βZ;將βZ代入鐵塔設計軟件VT-LA,重新計算鐵塔構件規格。經過幾次迭代后,得到較滿意的設計結果,并通過有限元的線性分析對比鐵塔設計軟件的計算結果。
2.1直線塔2ZA-SZK1振型分析
應用ANSYS通用有限元軟件,建立直線塔2ZA-SZK1的空間有限元模型,建模方法采用梁-桿混合單元,主材采用PIPE16單元。為避免體系的幾何可變性,橫隔外圍桿件用梁單元Beam4模擬,與主材剛結,其他桿件(如斜材、橫擔等)均采用空間桿單元Link8模擬。應用子空間迭代法求解了鐵塔的自振頻率和振型。直線塔2ZA-SZK1的前十階頻率見表2,相應的振型見圖3。
通過有限元分析,主要結論有:
(1)在前十階振型中,除部分出現橫隔面局部振動的振型外,鐵塔的振型主要有一階彎曲、二階彎曲、三階彎曲、一階扭轉和二階扭轉。由于結構在X向和Y向上具有一定的對稱性,所以兩方向的同階彎曲模態的頻率近似。
(2)42 m呼高直線塔2ZA-SZK1的基本周期T1為0.737 s。
(3)第一階扭轉模態周期與基本周期相差較大,說明結構布置對扭轉有利。可利用有限元分析求得基本周期,根據規范公式求解風振系數βZ。
2.2結構設計考慮的問題
(1)塔身與橫擔的風振系數取值。
(2)L型絕緣子串、硬支撐跳線的特殊構造。
(3)窄基鋼管塔的標準化設計要求:鋼管庫、鋼管主材徑厚比、節點構造、法蘭設計等。
(4)為方便運輸與施工,窄基塔的每段主材控制在6 m左右,并配有抱桿提升孔。
(5)由于該工程窄基塔塔位在公路綠化帶中央,需在塔腿鋼管主材噴涂交通警示。
3結論
該工程使用的窄基鋼管塔,采用了L型絕緣子串與硬支撐跳線技術,結構計算過程合理確定了風振系數取值。通過技術指標比較,論證了窄基鋼管塔設計方案在走廊狹小地區使用的可行性與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