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情感,經常表現為:或高興、歡樂,或憂愁、悲傷,或贊嘆、喜愛,或驚恐、厭惡。?初中生由于其年齡較小、知識根比較底淺,又活潑好奇,偏愛形象思維,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喜歡富有情趣的教學方式。為此?,我在日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特別注重對學生進行情感的感化、熏陶。我的做法有如下幾種:
一、以情激學
與其它學科相比,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有兩難:其一,概念、觀點較為抽象、枯燥,與初中生的年齡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其二,社會上的某些重金錢、實惠的誘惑,重經濟輕政治傾向的影響,導致學生輕視思想政治課。有些政治課教師也心灰意冷,抱著“你們不愿學,我也懶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支差應付,這就造成了惡性循環。
作為一名思想政治課教師,我自然也經歷了一番思想斗爭,但終究還是“一定要把思想政治課教好”的意識戰勝了我。我堅信:事在人為,唯其難教,方能見真功夫。夸美紐斯說過:“孩子們求學的欲望是由教師激發起來的”。我首先運用了“以情激學法”。
1.情感投資,以愛結情。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應當成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興趣中去,與他同歡樂,共憂傷,忘記自己是老師,這樣孩子才會向老師敞開他的心靈。”
2.真情實話,以情誘學。在講解什么是當代中學生的理想和人生目標時,我結合當代學生的實際,首先介紹了一些革命老前輩,努力學習馬列主義,赴湯蹈火投身?革命的事跡。講了雷鋒努力讀毛主席的書,終于成長為共產主義戰士的故事。我又舉了個反面的例子:有個大學生,由于不關心政治,最后墮落成了一個偷書賊并殺了新華書店的營業員,而被判處死刑。我提高聲音說:“毛主席指出,‘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你們看,學習思想政治課重要不重要哇?”同學們異口同聲:“重──要──”這堂課,激發了學生們對思想政治課的興趣。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不斷“升溫?”,使同學們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學習熱情。
二、以情明理
列寧說:“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不管是講概念還是原理,我都注意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論閃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強學生對政治課的濃厚興趣。
1.語言含情,講活知識。我以飽滿的情緒,旺盛的精力講授每節課,同時注意語言的抑揚頓挫。或高昂熱烈,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雨絲般的描述,娓娓道來,使學生們的情緒隨我的語調而變化。如講“感受共和國的巨變”時,我以悲憤的語調歷數帝國主義對中華民族的瘋狂掠奪,憤怒控訴日本帝國主義屠殺南京30萬同胞的暴行。“侵略者展開殺人比賽,尸橫街巷,血流成河。血泊中的嬰兒哭聲伴著劊子手的狂笑......”隨著我聲音的顫抖和拳頭的揮動,同學們義憤填膺,閃動淚花。我點明了“落后會挨打,貧窮就受辱”的道理。我話鋒一轉,“沉睡的雄獅蘇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屹立在東方!”我興奮地講了祖國建設的偉大成就和我國在世界上的地位。
2.故事滲情,吸引學生。書上的例子大多比較簡單,有的例子時間較遠,我就進行增補或系統形象化。例如,講“為正義而高歌”的內容時,我給學生們講了徐洪剛為了保護受辱婦女,赤手空拳同四個持刀歹徒博斗,身中14刀,用背心托著流出的腸子追歹徒達五十多米,最后倒在血泊里。悲壯的語調,贊嘆的表情,形象的手勢象磁鐵般地吸引住學生,他們深深地被英雄事跡所感動。我還從本市找典型,增強學生們的親切感。
3.教具育情,形情交融。我還注意選用教具,增強說服力和感染力。如講“祖國養育了世代兒女”的內容時,我掛上彩色大地圖,祖國地大物博、秀美山川、佳境名勝,一一躍然紙上。講“服務社會,奉獻社會”,時用投影機打出周總理的大幅畫像,那濃眉英姿、微笑神態,使學生感到了他那博大胸襟和為人民鞠躬盡瘁的高尚品德,同時播放了彭麗媛老師的《報答》,激發學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的熱情,回報祖國。
三、以情導行
思想政治課的任務,不僅是教給學生馬列主義基本知識,增強其認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因此,我竭力以情感化,導之以行。
1.教師身先士卒,作出表率。常言到:身教重于言教。如講“關心他人”時,我視學生為自己的孩子,思想上鼓勵他們進步,生活上關心照顧他們;學習上耐心輔導。從我的行動中,同學們懂得了如何理論聯系實際。
2.以情啟思,明理踐行。如講“孝敬父母”的內容時,我列舉大量事例,表明父母對子女的慈愛之情。又掛出《游子吟》的詩句,引導學生們討論一下:“父母是怎樣關心自己的?”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述說父母在飲食、起居、學習等各方面對自己的關心。我又問:“你們都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嗎?”教室立即靜下來。一會兒,有個別同學說出了父母生日,但語氣還不大肯定。我嘆息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啊!”我留給大家的家庭作業是:“回去給自己的爸媽洗洗腳”,要行動,返校后向我匯報。”結果返校后學生紛紛向我匯報了自己的感受,并相互交流。
3.嚴中有情,端正學風。動之以情,不是對學生錯誤的一味遷讓,而是包含著有理有節的批評。正象蘇霍姆林斯基說的:“批評的藝術在于嚴厲與善良的圓滿結合,學生應該在教師的批評中感受到的不僅是合乎情理的嚴厲,而且是對他充滿人情味的關切。”一次,有兩個出名的搗蛋學生,在課堂上做猴相、出怪調,課后被?叫到辦公室。我對他倆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幫助他們挖根源,分析危害,使他們明白“嚴是愛、縱是害、不管不問能變壞”的道理。他們終于認真地檢查了錯誤。
實踐證明,要做一個好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還要有一顆對學生的愛心。“情”從“愛”來,有了濃厚的愛,才配當學生的良師益友;也只有情感教學為先,才能促使學生愛學、學會,用好思想政治課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