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教育理念下,教育教學模式發生了根本改變,需要的是氣氛活躍,學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活躍課堂,需要的是讓學生個性潛能得到發展挖掘。再也不是傳統下的老師一節課全部向學生灌的模式了。
我們都知道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是財富源于人力資源的時代。它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嶄新的教育理念,努力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創新。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些新的理念為我們語文教學提供了正確導向,預示著語文課堂教學將徹底改變過去以“一言堂”為主要形式,以應試為主要目的的枯燥無味的教學現狀,代之以激發學生求知欲,從而開啟學生智慧的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課堂教學。語文課堂要煥發生命活力,就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彰顯自己的個性特色,把學生的潛能發掘出來,讓他們在課堂上活躍起來。以下筆者從幾個方面加以闡述:
一、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樂趣中學習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啊做任何事情,如果一點興趣都沒有,又怎能去做好呢,所以首先要培養學生有的興趣,只有在興趣的基礎上,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地進行學習。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如在教學《搭石》一課時,我先在課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種搭石情景的圖片,在導入新課時,我采用了情景導入法,首先在大屏幕上出示一幅人們運用搭石過河的畫面,讓學生去觀察,從圖片中知道這就是搭石,那么人們是怎樣過河的呢,過河中又是怎樣做得呢,這樣無形就給孩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接著結合文章找出新詞,掃除生字障礙,隨后逐段引導學生分析課文內容,把學生引入到搭石的情景中去。這樣的教學,學生就會容易入情入境,展開想像,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結合作文三步法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全面展現自我
我們在學習了作文三步法教學方法后,都知道,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感知器官,在課堂上發揮他們的自主思維,從而使得課堂活躍起來。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巧設問題,引導學生,點撥學生的思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所以說,課堂舞臺上的主角不是教師,而是學生。教師只是引導者,學生才是主動參與者。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不可能有高質量和高效率。心理學家認為:“課堂上只有經常性啟發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探索知識,尋求答案的最佳學習狀態中?!比缭诮虒W《搭石》一課時,揭示課題后,我先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文,把找到的問題答案用直線劃出,不明白的地方用問號標出。自學時要求學生做到邊讀邊想邊動手。通過這樣動手、動口、動腦訓練學生,能促使他們在最大限度里發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因此,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三、放飛心靈,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
江澤民同志明確指出:“必須轉變那種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特別是由教師單向灌輸知識,以考試分數作為衡量教學成果的唯一標準,以及過于劃一、呆板的教育教學制度?!备淖儗W生的學習方式,倡導探究性學習是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基礎教育改革的需要。因此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我們也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要挖掘學生的潛能,要放飛他們的心靈,個性得到凸顯,特色得到發揮。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的各抒己見。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后,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在無拘無束的討論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如在教學《搭石》一文時,我問學生:“通過閱讀文章,你們感知到了什么事?什么精神?學了這個故事你們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學生都回答從故事中我們感知到了人么那種和諧相處的高貴品質,相互謙讓的可貴精神,也感受到了一幅和諧相處的山村氣息圖,濃郁的風土人情讓人想親近。最后,我在學生們討論的基礎上作了全面的總結,使他們對課文的寓意有了比較正確的理解。這樣做,保護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張揚。
四、根據實際在學校開展各種朗讀,讓課堂教學“活躍”起來
我們教材中所學習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反復朗讀,像朗讀比賽,組織書香班級讀書活動、朗誦會,寫讀后感等,以發掘每個學生的智慧潛能,發揮學生的一技之長。在朗讀過程中,理解內容,積累詞句逐步提高閱讀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我們學校從上學期開始都開展了書香班級評比活動,就是在學校開展讀書活動,讓學生每天都抽出時間來閱讀。
總之,要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就一定要把它變成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的個性得以凸顯,特色得以張揚從而使課堂效果活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