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認為要提高完形填空的解題能力,除了掌握以上基本步驟和方法外,還必須增加實踐量,不斷總結經驗,掌握技巧,提高解題的準確性,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實際教學中,還應多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如班級整體英語水平層次的高低,學生英語學習再發展的空間大小等探索出適合自己和自己所任班級的具體情況的教育教學方法。只要結合了“考慮學生實際情況,尊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原則,并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多采用鼓勵政策,學生便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邁上新臺階。
關鍵詞:高中英語 完型填空 答題技巧 指導
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英語試題,命題難度略有下降,重點主要集中在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對學生的語篇連貫能力尤其有較高的要求,善于情景推理和邏輯推理,絕大部分答案是靠透徹理解短文內容來確定。
如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思維推理性,根據不完整的上下文推斷文段的發展走向,做好完形填空呢?以下是筆者在教學中的一些心得:
一般的解題方法,大致可概括為宏觀→微觀→宏觀。
一、宏觀理解
迅速瀏覽全文,理清文章脈絡,把握文章主旨。
面對一篇全新的完形填空,不要急于看選項、找答案,應快速通讀全文,力求對文章的整體內容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明確主題思想,認識文章結構,了解文章層次。短文開頭的第一、二句通常是主題句或是告訴考生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首句一般不預留空白,因此認真閱讀短文開頭的第一、二句,有利于考生準確地預測和推斷短文的主旨。只有抓住了中心思想,才能更好地進行上下文聯系,從而就文章行文進行判斷、分析、歸納和推理,使解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微觀分析
在快速閱讀文章的同時,考生可以結合所給的備選選項,本著先易后難的解題原則找出部分題目的正確選項,使文章進一步完整,為深入解題作好鋪墊,切忌停在某個地方死摳,既費時費力,又影響答卷,應采用跳躍的方法,先放下該空,繼續閱讀有關語段,甚至整個語篇,往往能找到答案。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以下方法:
(一)固定搭配法
有些題目屬于固定搭配,比較簡單,不需要多做分析,即可根據已學知識馬上找出正確答案,例如:
① my way home yesterday , I saw a dog in front ② me 。
① A.InB.Of C.On D.To
② A.ofB.to C.fromD.before
很容易知道on one' s way home 和 in front of 都是固定搭配短語,因而可知答案分別是C和A。
(二)逐個排除法
有些題目答案一時難以確定,可按空格位置,從語法結構、詞語搭配、上下文語境、習慣用法、詞義辨析等方面,對選項逐項分析試填,排除干擾項,從而確定正確答案。
在一道選題中,四個備選答案都似是而非,即使全文都領會了,一時選出正確答案也有一定難度或根本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便可采取逐個排除法,逐個擊破,逐一否定,縮小選擇范圍,增大概率。當然,當我們最后確定了選擇,還得將所選答案放入原句進行檢驗,驗證是否準確無誤。例如:
Neither Tom nor IBeiJing before。
A.has gone B.have gone C.has been D.have been
根據所學知識,以neither … nor 結構作主語時,句子謂語動詞的數應與鄰近主語一致,即與I一致,故要選出含有have的選項B、D,而將A與C排除;又因have (has) gone大意為“去…地方了”即已去了,不在這兒, 顯然B選項不合題意,最后剩下的答案D就是要選出的正確答案,再將答案D放入檢驗,符合題意。所以D答案正確。
(三)邏輯判斷法
在個別選題中,其所提供的選項,有的從語法角度進行考慮是正確的,但若從語意上考慮,則會產生矛盾,不合邏輯。此時應著重分析,理解文章和句子語意,對語法無誤的幾個選項通過邏輯進行判斷,甚至選出最完善的答案。例如:
Li Ping has just come, so he hasfriends。
A.quite a few B.few C.muchD.little
很明顯,答案C與D不能和后面的可數名詞friends連用,故首先排除。剩下的A、B答案,從語法上分析,均對,都沒有犯任何語法錯誤。而從語意上分析,既然“李平剛剛來這兒”,按常理應“沒幾個朋友”才對,所以答案A在邏輯上不成立,剩下的B答案就是正確答案。但若將原句中的so改成but,則語意上又變成“雖然李平剛來這兒,但他有好多朋友”,故此時答案應改為A。
總之,要注意遇到難題不要停滯不前,那樣不但會打斷思路,造成時間上的緊張,而且往往無濟于事。要知道,隨著文章的空越來越少,整篇文章的意思就會越來越清楚,意思越明白,做題就越順手,此題的答題時間只有20分鐘左右,如果出現實在不會的空,可根據自己的生活常識和所了解的基本知識猜出答案,切忌空缺。
三、宏觀復核
通讀全文,看所填選項是否真正使得文章意思通順,前后連貫,結構完整,有時通過前后連貫及首尾呼應會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
通過上面解題技巧的學習,我相信,你的完形填空題一定會制勝考場的。
作者簡介:
秦萍,1982年5月出生,女,漢族,大學本科,中教二級教師,四川省甘孜州爐霍縣中學英語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