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蔡元培終身投入在教育事業中,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女子教育思想,對女子教育在近代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蔡元培的女學思想主要有主張設立女子學校,對女子進行教育;女學的設立不是培養賢妻良母,而是培養獨立人格的女性。蔡元培對近代“賢妻良母”教育思想進行了揚棄和改造;主張實現女子徹底解放。
關鍵詞:蔡元培 女子教育 女學思想
一、主張設立女子學校,對女子進行教育
針對“我國女學之不講久矣”的狀況,蔡元培分析了“女子不學”給自身、家庭、乃至社會和國家帶來的不利影響,強調女子應獲得受教育的權力,從不同的方面論述了女子受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要想實現男女平等,實現女子獨立自主,女子必須接受教育。蔡元培說“女子不學,則無以自立,而一切依男子以生存,乃至不惜嬌柔涂澤,以求容于男子”,過去女子不能接受正規的教育,沒有知識,沒有養活自己的能力,只能依附于男子,不管是在家庭中還是在社會上都沒有地位,不被重視,失去了自己獨立的人格。蔡元培認為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女子被剝奪了受教育的資格,只要女子受到教育,有了一技之長,就能獲得和男子同等的獨立性和自主能力。他說:“今之世界,女子職業可與男子相同,故權利亦可相同”,把教育作為實現女子解放的途徑。
其次,女子受教育的另一個重要性在于,女子作為母親的身份。母親比父親接觸孩子的機會多,蔡元培說:“人之受教育,當自小兒時起,而小兒受母親之教,比之受父親之教多”,“與小兒周旋之人,未有比母親長久而親熱者。茍母親無學問,則小兒之危險何如乎?此已可見女學之重矣”。那么,女性素質的提高對下一代的影響極大。如果女子沒有學問肯定會影響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長,因此,良好的母教源于良好的女子教育,提高女子的修養、學識可促使胎兒在母親體內健康發育。
再次,女子接受教育,對國家和社會有重要作用。婦女占國民人口的一半,擁有同男子一樣的聰明才智和能力,擔負著對社會和國家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他說“人人受同等教育,即權利義務之思想亦無不同等。男子與女子同系國民,所謂男國民女國民是也。諸君于議定國會組織法及選舉法時,于女子似不必加以限制”,他認為通過使女子接受教育,女子也可承擔與男子一樣的社會勞動和社會責任,促進社會的發展和國家的強大,強調“正本清源,自女學堂始”。
二、女學的設立不是培養賢妻良母,而是培養獨立人格的女性
中國古代社會的傳統女子教育中,女子教育的宗旨就是把婦女培養成一個好妻子、好母親即所謂的“賢妻良母”。即使到了近代,女學初興之時,大部分女學堂的教育內容主要是進行倫理生計教育,指導思想沒有超出“三從四德”的倫理范疇,與戊戌維新時期的思想家不同,蔡元培認為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培養賢妻良母。蔡元培對近代“賢妻良母”教育思想進行了揚棄和改造。他不僅汲取了宋恕、鄭觀應、康有為、梁啟超等女教思想的合理部分,并且借鑒、引進了近代西方進步的女子教育思想,認為女子教育應當打破“賢妻良母”的格局。他強調如果女子教育僅以培養賢妻良母為目標,其結果仍然把女子束縛在家庭之內,女子教育最終追求的目的應當是把女子培養成獨立自主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因此,在女子教育方針上,蔡元培提出要對女子進行近代文化知識的教育,給女子灌輸“民主”和“科學”的思想,使她們成為具有專門知識和勞動技能的事業型女性。1902年蔡元培在上海創辦愛國女校,就明確表示:“并不取賢母良妻主義,乃欲造成虛無黨一派之女子”,而是以培育革命人才為目的,把教育與愛國聯系在一起,培養具有獨立人格的婦女人才。這個女校的學生,后來有不少人成了同盟會的女會員。辛亥革命時,她們與男子一樣,參與到其中,“多有從事于南京之役者”。蔡元培還主張,女子應該成為通曉科學技術的專門人才,如科學家、教育家、藝術家等,在讀書時應當專心研究知識和學問,不必限定某種職業,不論在何種領域,只要努力也能獲得和男子一樣的成就。只有通過學習,獲得了成就,才能徹底地擺脫賢妻良母的枷鎖,成為獨立自由的人。
三、實現女子徹底解放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男女一直是不平等的關系,男尊女卑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每個人的思想中,婦女長期受到壓迫,在社會上和家庭中都要依附于男子,處于無權的地位,形成了自卑的思想。蔡元培強調婦女應當讀書,應當自立自強地在社會上立足,成為人格獨立的國民。他說:“女子不學,則無以自立”。其中“自立”的含義,是指女子要具有專門知識,有自己的工作,能夠自己養活自己。他認為,女子只有到學校接受教育,掌握知識和技能,自食其力,可以不依附于男子,有獨立的人格,才能爭取男女平等,實現女子的真正解放。
在蔡元培看來,女子要想真正解放,就必須與男子獲得一樣的教育內容,在體育、智育、德育等方面綜合發展。體育方面,他認為一個人須先有健全的身體,才能有健全的思想和事業,女子應當多運動,養成強健的體魄。智育方面,他指出智育屬于精神方面的內容,要求女子應該努力學習科學,仔細研究學問,不斷積累知識。德育方面,他說:“實為完全人格之本。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無益也”,女子在德育方面同男子一樣,存在很多缺點,應當“推廣愛人以德,與人為善之道”。女子受到了體育、智育、德育等方面的訓練之后,才能成為具備獨立完全人格的人,實現徹底的解放。
女子有了文化和專業技術知識,在經濟上獨立了,這就為女子取得獨立的人格創造了條件,但是要想實現男女的真正平等,還需要培養女子的自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婦女自身應該意識到自己是獨立自主的人,應該與男子擁有同樣的權利和義務,擁有同樣的社會責任感,徹底擺脫附屬品地位,做到在人格上完全獨立自主,實現自身的徹底解放。
蔡元培作為中國近代資產階級的民主教育家,提出的女性“母教”、女子完全人格的教育、女子職業家事教育以及對女子婚姻的尊重”等女子教育思想在當時頗具深刻的影響,不僅在那個時代具有前導特質,而且對于今天的中國教育界也仍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