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胡基礎教學是一項艱苦工作,需要老師的耐心和愛心以及正確的方法。教學中多風格訓練、技能訓練、旋律化培養、作品寫作背景的了解、演奏個性及創新性的培養、綜合能力與素質的提高、肢體語言的應用不容忽視。
關鍵詞:二胡 教學 經驗
由于音樂具有陶冶情操,開發智力,培養學生的專注力、耐久力及完美做事風格作用,所以許多學生在童年時期就選擇了學習一門樂器演奏技術,但樂器演奏不僅需要特定的天賦,同時正確的學習方法也十分重要。
出于對藝術事業的孜孜追求,本文擬結合自己多年二胡教育實踐,談談經驗體會,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基礎階段教學
1.基礎教學對老師的耐心、愛心、心理學、方法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基礎教育階段其實是最艱苦的時期,在此階段許多學生的學習目的還很模糊,有的是一時興起、有的是盲目跟風、有的確有音樂天賦,這時學生由于年少好動或嬌生慣養不能堅持,這期間老師要善于引導,多練習一些學生熟悉的曲子,逐步培養學生的興趣。在學習中,老師既是教學者也是管理者,更重要的是引導者,對學生取得的成績要及時鼓勵,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此階段只有在正確的方法指導下,采取正確的練習才能打下良好的初步基礎。
2.練習曲訓練十分重要,要克服急于求成、不予重視的傾向
二胡練習曲是二胡基礎訓練的重要部分,顧名思義,練習曲是以單純技術練習和提高為目的。在二胡練習中,通常主要包括音階練習、指法練習、弓法練習、換把練習、節奏練習、地方風格練習、轉調練習幾個問題。而每一個部分又各自包含著許多不同側重的練習內容,如在弓法練習中就有長弓、快弓、墊弓、頓弓、拋弓等。這些內容訓練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大曲子的演奏質量,要下大氣力練習。
3.在練習曲訓練中也要盡量表情達意
在二胡教學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學生技術比較踏實,他們反應靈敏、學習進度較快,有些高難技巧也可以輕而易舉地予以完成,因而在演奏樂曲中干凈利落,但是在聽完他們演奏后,你總有有音無樂、雖登堂卻未入室之感,不能引起聽眾的共鳴,使人沉浸于樂曲的意境之中。我認為:由于二胡演奏技術的學習和提高往往從練習曲中去獲得,而大多數練習曲又缺乏一定的旋律性,再加上教師不善于用豐富的聯想去啟發學生,在練習曲中也同樣以一定的音樂情緒去進行藝術處理,那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習慣,一拿起琴來就做技巧練習,技術上去了,而音樂表現力則無從談起;技術水平再高,也只能學成依樣畫葫的工匠,而絕不能成為音樂家。
4.要把音質、音準、音色訓練放在突出的位置加以重視
由于二胡演奏者的演奏是被聽眾所欣賞的,因此演奏者的音準、音質、音色訓練尤為重要。要認真分析名家的演奏方法,取其精華,嚴格按專業標準不厭其煩地反復訓練。在藝術實踐中,演奏者聲音變化貧乏、單調都會使音色產生不美的效果,要訓練學生通過左手按弦力度不同、顫指方法運用的不同、顫指幅度大小的不同、顫指松緊的不同、右手運弓力度的不同、弓毛觸弦點位置的不同等手段來使聲音的色彩、音質、音色產生明顯的變化,使聲音變得明亮或暗淡;細膩或粗獷;華麗或樸實;柔美或剛硬;厚實或飄浮;圓潤或干澀。
二、提高階段教學
提高階段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階段,是對所學技巧、風格的綜合應用,此階段要注重以下幾點:
1.加強多民族多風格樂曲的訓練
音樂是世界各民族共同的財富,為了便于同世界相互交流、借鑒,擴大民族樂器在世界的影響力,近年來經一些音樂家的努力,許多小提琴名曲被改編成二胡曲,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選擇了部分曲目作為教學內容。這些曲目擴大了學生視野,使學生認識到了二胡的強大表現力,提高了深入學習的主動性。
2.有所側重,兼顧全面,培養綜合技能,不斷提高演奏水平
隨著二胡從伴奏樂器發展到獨奏樂器,以及新曲子的不斷創作,對二胡的演奏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胡的技能練習,分左手的按弦和右手的運弓及兩手的配合三部分。左手要注意音準問題。右手的運弓主要解決音的強弱變化,強弱變化是解決樂曲感情表現的主要手段,這一拉一推看似簡單,但掌握起來很難,往往又被學生忽視。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運弓上下功夫。兩手的配合較其他要簡單一些,但一弓多音、一音多弓、一弓一音的變化;力度的、速度的要求;風格的要求也是相當重要的。在技巧的訓練中,要從簡到繁、從慢到快、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科學地安排。
3.努力培養獨立的演奏風格,逐步培養創新能力
在教學中,主體是教師,客體是學生,教師必須嚴格要求學生,學生必須尊重教師。但學生也不是被動的,如果教師不能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加以不斷的培養,是不會教好學生的。學生向教師學習時,往往很自然地會從演奏方法、樂曲處理到藝術風格上,都力圖模仿教師,這在初學是必要的,但不能任其發展,這對學生的成長是不利的。應該不斷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自己當自己的教師。事實上許多著名的演奏家與其教師的風格是有所不同的。
4.要加強音樂、文學、歷史修養,加強對音樂作品的寫作背景及內容的了解
學生的演奏要充分表達出作品的原意,必須要對作品進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比如演奏《江河水》這首作品為例,《江河水》這首作品是通過描寫舊社會一個婦女在江邊遙祭因服役而死于他鄉的丈夫的情景,從而表現出勞動人民對舊社會的控訴與仇恨,因此演奏者在演奏時,對左手顫音的運用、力度的對比等等,都必須圍繞著反映這樣一個特定環境、特定人物、特定的思想感情。比如為了描寫婦女面對滔滔江河,失聲痛哭、悲痛欲絕的情景,要求音色多凄冷、嗚嚎的色彩,顫指就要以壓顫為主、其他為輔的方法,并應較多地運用遲到顫。另外在樂曲的后一部分為了表現憤恨與反抗的情緒,就要求增強它的力度和對比幅度等等。充分發揮二胡的演奏技巧,準確地塑造音樂形象和表達作品的思想感情,才能產生良好的藝術效果。
5.注重肢體語言的應用,努力從直觀上感染觀眾
觀眾無論種族、文化、年齡、受教育程度如何不同,都會對肢體語言有較好的理解。因此要較好地利用肢體語言,克服肢體的呆板、不協調、不自然,要多借鑒舞蹈動作,使曲子內容和肢體語言合二為一,力爭達到人琴合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