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不斷向前推進,信息技術在各行業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其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視。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可以超越時空限制,在教學過程中能為學生建立了一個立體式的課文情境,動態的教學環境,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主動地學習并發展個性愛好,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筆者簡要從以下幾方面加以闡述:
一、創設情境,陶冶情感,升華情感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讓學生更好地感受課文中所描寫的形象。教學中,讓學生在視、聽、思中豐富感性知識,產生再造想象,入境動情,形象地感知,理智地思索,動情地描繪。
如在兒童詩《春姑娘》的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童真的心,讓他們領悟春姑娘美麗、勤勞的品格以及勞動創造美這一深刻內涵,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導語”設計中,選用生機盎然的畫面為背景,配以卡通形象的春姑娘。并以《春天在哪里》這首兒童歌曲為主旋律,從而將學生迅速帶入一個富有動感的童話世界中,為進一步了解這首兒童詩的意蘊美打下基礎。所以借助于信息,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形象化.直觀化的感性材料,這是傳統語文教學不能比擬的,這里既有和諧的圖案美,又有高雅的音樂美,動靜結合,加強了語文教學對學生美感的熏陶。
二、創設情境,激趣促學——利用信息手段引路
培養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產生強烈的探究興趣,具有問題意識,是探究性學習的前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探索知識的內在動力。而情景又是激發學生興趣的動力和源泉。運用信息技術導入新課,能通過情景畫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動機。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強,對感興趣的事物總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尤為重要。信息手段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積極的閱讀情趣。
這樣,教師巧妙的運用信息手段創設情境,奏好了這堂課的“序曲”。這對于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整節課的順利進行敲響了動人心弦的第一錘。利用信息網絡的豐富資源和綜合效應,創設集聲像、音效于一體的適宜情境易如反掌,學生如身臨其境,探究的興趣很快被激起,激活。
例如:教學《月光曲》這一課時,采用了音樂引入,激發興趣的方法。先用播放貝多芬的《月光曲》,隨著音樂旋律的跳動,屏幕上出現了茫茫的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灑滿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放完音樂,我趕緊問學生:
“這首曲子好聽嗎?”
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好聽!”
“是誰創作的呢?”
“貝多芬。”
……
這樣的情景和設問引入,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產生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的,并進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學的內容上來,并且學生掌握了課文的重難點,對理解課文有很大的幫助。
在整個小學階段,學生思維活動的直觀性都是很突出的,因此在教學中運用信息創設課文情境,幫助學生掌握感性知識,是提高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在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營造色彩繽紛、圖文并茂、動靜相融的教學情景,可使學生積極參與情感體驗,能促使學生運用各種感官主動參與學習的認知活動,主動探索知識,大大激發其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其主體積極性,并能有效地渲染情景、制造氣氛、激發學生情感,喚起學生的思想共鳴。
三、巧設質疑,拓展思維
信息技術的運用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給學生以思維上的啟迪,觸發學生思維的靈感,為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創造了條件。如在講《草船借箭》這一課時,當學到“草船借箭的經過”這一部分時,我放了一段錄像:畫面上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然后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吶喊……放完錄像,我問學生:
“同學們看完錄像后有什么疑問嗎?”
學生紛紛舉手回答:“諸葛亮為什么選了大霧漫天的時候去取箭呢?” “諸葛亮為什么下令把船一字兒擺開呢?這有什么妙用呢?”
“諸葛亮為什么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吶喊呢?”
“他們不怕曹操的兵出來反攻嗎?”
我充分肯定了學生的疑問,又鼓勵其他同學來解答這些疑問,通過由學生質疑,再由學生解疑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拓展他們的思維。啟迪學生創新思維,自主探究。
四、課外延伸,發散思維,導引創新,拓展探究空間
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進行學法的遷移,通過發散學生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利用信息技術可以使學生大大增加聽和看的機會;用文字、圖像、聲音的巧妙結合,可以大大增加課堂信息量,實現課內外的溝通,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在課堂中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為使課堂教學受到更好的效果,讓學生的認識得到延伸,升華,課外延伸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讓學生發揮創新思維,把語文課堂上沒有盡興的“節目”延伸到課外完成。一些來不及實施的實踐活動也可以放到課外,實施綜合性學習。
總而言之,計算機在教學中的應用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能夠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它的推廣應用,必將有效推動我們的學生語文素養和教師在教學中運用計算機的素質的全面提高,從而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的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