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使我們的教師擁有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或技術,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課題。特別是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行之時,討論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十分迫切與必要的。
關鍵詞:高中 生物 有效課堂 教學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一個主體是教師,一個主體是學生,教師與學生的主體關系是平行的。教師的參與影響著教學模式的建構、學生實際參與課堂教學的時間與空間的設置、學生參與的引導、教學目標的落實。因此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參與已成為實際教學中實現主體性教育目標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一、什么是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是指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后,教師幫助學生完成了學習任務,獲得了預期的進步和發展,實現了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個性發展與全面發展。有效教學的核心問題是教學的效益,即什么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還是無效?它不取決于教師教多少,而取決于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結果。有效教學的核心是學生參與有效的學習過程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得到啟發和激勵,從而優化知識結構,乃至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二、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教學手段都已走進課堂如電腦、多媒體、投影等。教學中我們應該針對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力求學生形成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形象、直觀地向學生傳授生物學知識,大大增強了生物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加課堂信息的容量,還可以為學生節省大量的學習時間。教學中還應該指導學生從橫向、縱向兩方面去挖掘相關知識的聯系。
三、密切生物與生活的關系,激發興趣
實踐證明,學生如果認為某一學科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那么他就會對該學科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應利用課余時間多深入學生中去,經常給他們講述生物科技領域中各種各樣的趣聞,幫助他們運用生物學知識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難問題。比如:為什么父母和子女有相似之處?父母傳給子女的是什么物質?這種物質有什么特點呢?為什么人體遭遇一些射線的輻射后會致???為什么人蹲在地上時間長了站起來會頭暈眼花?等等。然后引導學生用生物學知識做詳細的解答,如告訴他們蹲久了頭暈是因為大腦供血量減少,葡萄糖供應不足,大腦得不到足夠的能量而頭暈。這樣下來,學生自然會感覺到生物學科的作用,對生物課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正確使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
新課改倡導合作學習,但我們如果對合作學習的內涵、開展的時機、活動的組織缺乏準確的把握,其有效性就會大打折扣。首先要為合作學習的開展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是分組,教師根據班內實際,將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學生按照“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使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不僅利于組內合作也利于組間競爭,既能讓學習困難的學生不斷提升,又能讓學習優秀者的學習更加有自信;二是小組成員要分工,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要有明確的任務、一定的分工,擔任特定的角色。如:組織者,引導小組活動,確保按時完成任務。激勵者,激勵所有成員參與活動,要求小組成員各抒已見。記錄者,檢查者。記錄小組討論結果,檢查每個成員的理解程度。
其次,把握好合作學習的節奏。合作要在有充分的知識準備,有深刻理解的前提下才能進行。所以開展合作學習前一定要讓每個學生明確學習的內容和要求,瀏覽必要的素材,先進行個體的認真思考和分析,這樣提出的問題、得出的結論才有價值。另外,時間控制要合理,既不要學生還沒有怎么討論就宣布結束,也不要放得太寬可以閑聊,教師要了解各組的進程,把握好進度。如在學習《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時,需要學生分組進行細胞膜的結構構建,將單個的磷脂分子模型擺成單層或雙層分子層,根據已有的信息要將分子的頭部擺對,小組內要有合作交流,集中大家的意見,要統一認識,最合還要有人來作解釋。教師要全面觀察,掌握進程,適時提醒,最后對合作學習的態度、過程、結果進行客觀的、激勵性的、總結性的評價,以利于總結經驗,改進不足,提高效率。
五、樹立尊重學生、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科學研究表明,學生往往因為教師不能理解他們的思想而隱藏自己的觀點,從而嚴重制約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善于運用和藹的態度和親切的話語,比如“你真行”“有創見“”我相信你會給大家一個驚喜的”等期待性的語言來激勵學生積極思考。另外,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寬容的心態看待學生,對學生成績的進退要給以客觀的評價;對學生所犯的錯誤,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要報以寬容,使學生體會到老師的愛意與期望,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克服困難的勇氣。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氛圍中,學生的心靈才會有一個寧靜的港灣,才會感受到安全和溫馨,才會積極主動、冷靜縝密地觀察思考;同樣,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思維才能處于活躍的狀態,他們的創造欲望才能得到激活,此時,教師要努力創設一種和諧、平等、尊重的教學氛圍,給學生發表不同見解的機會,讓他們暢所欲言,對提出不同見解的學生給予鼓勵和表揚。
課堂是教師辛勤耕耘的土壤,是教師展示才華和魅力的舞臺,是教師實現人生理想的幸福彼岸。愿課堂因為有了學生的有效參與而生機勃發,愿課堂也因為有了教師的有效參與而魅力無窮。
參考文獻:
[1]黨鳳良,劉恩山.高中生學習生物學動機的初步研究[J].生物學通報,2003.
[2]陳丹,張穎之.高中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調查[J].學科教育,2003.
[3]陳欣.淺析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的現狀與對策.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8(10)
[4]張達紅,侯奎珠.課堂教學中的低效行為及矯正策略.中小學管理,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