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作為一個重大社會問題,隨著環境破壞造成的危害越來越嚴重,人類越來越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近年來我國環保方面的宣傳力度不斷加大,在環保方面做了許多工作,但我國生態環境的局部改善,并沒有從根本上緩解總體惡化的趨勢。國民經濟仍處于高投入、高消耗的發展階段,資源浪費驚人,水土流失嚴重,土地荒漠化面積不斷擴大,森林面積大量減少,草地退化、水體污染使水資源短缺矛盾加劇。大氣污染、海洋污染、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加劇、各種污染造成的生物多樣性銳減等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把這些問題結合課堂內容告訴學生,可以讓他們切身感受到存在于身邊的環境污染問題,使他們真正具備保護環境的責任心。
一、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1.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教材已有的資料對學生進行生態環境的理論教育
在教材中有不少環境污染的例子, 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6章第2節《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里就有很多關于這方面的內容,如:酸雨的形成會使得森林、湖泊等生態環境遭受破壞;臭氧層的破壞直接危及著人類的健康;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會產生溫室效應,致使地球逐年變暖,海平面逐年上升等;過度砍伐森林或破壞草原就會引起水土流夫,導致下游泥沙淤積,水災頻發,影響人民的生產和生活;還有水污染、噪聲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等環境問題也和人類活動有關。所有這些環境問題都是我們當前面臨的重要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資料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2.結合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拓展,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在教材中有些內容與環保有關,但并沒有明確的闡述,我們可以做適當的拓展,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如人教版高中生物選修三專題5中就提到“生物圈2號”的相關資料。看完資料讓學生思考:我們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說明了什么問題呢?生物圈2號失敗的原因又是什么?有什么好的措施來保護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最后在結束學習時通過生物圈與生物圈2號的對比告訴學生:“我們的生物圈是不能替代的,是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園,我們作為生活在生物圈中最高等的生物更應該珍惜我們的生存空間,更應該有意識地保護我們的生物圈。
3.以典型事例引導學生討論、思考,使學生的環保意識落實到行動中
在課堂教學中也可以就某些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引起學生的思考。如在講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6章第2節中保護生物多樣性時就可以展示了幾幅《人與自然》雜志刊登的販賣野生動物情景的照片,許多學生的驚異、憤怒之情溢于言表。然后我說道:“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可在倡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今天,在我們身邊就有這么多殘害動物、虐殺動物的行為;人們只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欲,為了眼前的一點經濟利益,就不顧后果肆意捕殺野生動物,也許這些行為的后果不會很快顯現出來。但對生態平衡造成的破壞卻可能是無法彌補的!同學們,如果野生動物全都從地球上消失了,只剩下我們人類,我們豈不是太孤單了!希望大家都能夠有一種自覺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不要為了眼前的利益而破壞環境。”在我說這些話時,所有的學生都在認真地聽,引發他們進行思考。
二、通過布置不同形式的作業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
在日常教學中可以通過讓學生做一些探究、調查、資料收集方面的作業,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如在講到生態系統穩定性時,我可以讓學生課后調查一下由于人類活動的作用致使滅絕或數量急劇減少的稀有動物有哪些,這樣的作業既能夠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又能夠讓學生在做作業的同時強化環保意識。聯系我們生活中常常接觸的電池:其腐蝕物含有大量的重金屬污染物。當其被隨意丟棄,混在一般生活垃圾中,堆放在自然界時,這些有毒物質便會慢慢從電池中溢出來,經過雨水的沖刷滲透到土壤或地下水源中,再通過農作物進入人的食物鏈。這些有毒物質在人體內會長期累積難以排除,損害人的身體健康,甚至致癌,有這樣一組數據:一粒紐扣電池可以污染60萬公升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一個1號電池可以讓1平方米土壤的莊稼絕收!若把廢舊電池混入生活垃圾中一起填埋,久而久之,滲出的重金屬可能污染地下水和土壤。但是,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很多人對亂扔廢舊電池的危害一無所知,那么應該怎樣正確處理這些廢電池呢?據環保專家介紹,廢舊電池中95%的物質均可以回收,尤其是重金屬回收價值很高。在廢舊電池中每回收1000克金屬,就有82克汞,88克鎘。可以說,回收處理廢電池不僅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而且也實現了資源的回收再利用。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我們在每年與環境有關的紀念日都舉行了一些課外活動,如舉辦專題墻報、黑板報等方面的活動,以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對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都有重要作用。球只有一個,破壞自然進程、破壞生態環境的后果必然是毀滅人類自身。以上是筆者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對于環保教育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使新一代的中學生能夠真正具備環保意識,為保護環境,美化家園作出貢獻。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呂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