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拓展訓練起源于二戰期間的英國。參訓者在如下方面有顯著的提高:認識自身潛能,增強自信心;克服心理惰性,磨練戰勝困難的毅力;增進對集體的參與意識與責任心;改善人際關系,更為融洽地與群體合作;啟發想象力與創造力。拓展訓練對中學生的身心健康、意志品質、團隊協作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提高有很好的鍛煉價值。拓展訓練以其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進入中學體育課,為中學體育課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時也為今后體育課程內容和方法的改革開闊了視野拓展訓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可以增強體能,塑造堅韌不拔、勇于探索、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團隊協作精神、良好的思維習慣、嚴謹認真的做事態度。
二、現行中學體育課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現行的中學體育課程內容不能很好地適應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忽視學生興趣和體育鍛煉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2.現行的中學體育觀念還停留在以前傳統教育階段,競技體育觀、以身體為主的教育觀影響力還比較大,已不適應現在素質教育的要求;
3.現行的中學體育課程的教學實施大多還是以教師為中心、以競技運動為中心。
三、將拓展訓練引入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對策
1.拓展訓練項目的組織管理
拓展訓練是對體能要求比較高,對綜合性素質要求很強的課程。其內容涉及到中學體育教學、學生管理、心理教學等方面,但是現行中學體育相關機構比較單一,不能滿足拓展訓練的教學工作。因此,體育相關部門應當設置專門的拓展訓練管理部門。此外,因為一些拓展項目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教師在實施教學中必須強調安全問題,強化安全意識。每個項目實施前要說明安全注意事項以及實施的方法,并進行必要的安全檢查;實施中還要特別注意教師的嚴格監督。中學開設拓展訓練課只是以體能活動為引導,是培養中學生全面素質的一種教學模式,不需要一個明確的評分標準。它強調學生通過項目的實施和操作使其發生素質變化,不需要通過具體的成績評定好差。
2.拓展訓練項目內容設計
拓展訓練的課程標準目標的設計思路,應根據中學體育課程目標與內容劃分學習領域: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學習領域,并根據領域目標構建課程的內容體系。以前在中學體育中沒有拓展訓練課程,教師無經驗可循。所以,中學體育在開設拓展訓練新課程之前,應充分考慮相關硬件配置、教學內容的設計和師資配備等,才能保證開設后能夠順利的進行教學。另外,相關人員可以利用一些校內外資源。比如,比較小的學校,可以利用學校周邊的資源,如農村、公園、廣場等地。所需設備除了購買以外,其他的都可以發掘校內自然資源,并進行優化組合,整合資源。還有,在拓展訓練課的項目設計上,要具有針對性。因為中學生身心發展還不成熟,他們不能在一次拓展活動中就形成相應的精神強度和心理素質。教師在準備實施課程之前,應充分了解和分析中學生的身心特點,有針對性地將社會上開展的拓展訓練部分內容移植過來,取長補短,形成適合中學生的項目。
3.拓展訓練項目的師資建設
專業化的師資是實施拓展課的最基本保證。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學體育教師,應當具備拓展訓練課設計能力和具體組織實施能力。由于受傳統體育教學的影響根深蒂固,目前在中學里很多體育教師都沒有經歷拓展訓練,對拓展訓練的概念、形式、內容一無所知,甚至不知拓展訓練為何物。因此,在開始拓展訓練課之前,相關管理部門和機構應組織教師到專門的拓展訓練中心進行針對性培訓。在培訓中,教師應認真對待,除了掌握拓展訓練的基本理論知識,還要了解拓展訓練的主要目的和內涵、內容、項目、設計、實施步驟、注意事項等等。參加過培訓之后,自己要找機會或者有學校組織到社會上的拓展訓練俱樂部進行親身經歷和實地學習,這樣才能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游刃有余。另外,在拓展訓練實施教學之前,教師還要做個細心人,對中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個體差異性進行區別對待,將社會拓展訓練俱樂部模式引入中學體育課堂中,并進行優化整合,這樣才能與中學體育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更有利于中學生的全面素質的培養。
4.重視拓展訓練課的分析和結論
在課后要進行結果分析。例如:在實施中學生沒認真聽講、違犯規則、個別人缺乏合作精神、解決問題時的心態,學生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自己是否定出了統一的行動方案、是否很快產生了一個“領導者”,而且其它人能服從這個“領導”等。得出結論,告知學生:如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如果遇到類似的問題,你要保持怎樣的心態?你是勇敢面對還是逃避現實,積極解決問題還是回避問題,你的心態將是決定你是否獲得成功的關鍵;再例如,通過這次活動,你對人的尊重體現在哪兒?仔細的聆聽、對他人意見的采納、對錯誤的行為采取寬容、幫助的態度,這都是對人尊重的具體表現。這些都可以從拓展訓練中真切地體會到。
【參考文獻】
[1]凌平.我國學校體育改革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8(1)
[2]張建寧、王雪.我國學校體育教材內容改革初探[J].體育與科學.2000年5月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郵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