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著眼于學生素質的提高,從而使學生具有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能力。本文從面向全體、調動學習、指導學法三方面闡述對學生素質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化學;化學教學;素質教育
義務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全民的素質,不需要過去那樣的精英教學。為了提高每個學生的素質,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素質教育要讓每個學生的能力都有所提高,重點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自我發展的能力,而不是像過去應試教學那樣,只重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忽視學習方法的指導與培養,忽視體驗學習的過程。那么,在初中化學新課程的教學中,如何做到真正的素質教育呢?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際,在此談談個人的體會。
一、面向全體學生
新課程要求我們的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只有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了發展,才有真正的教學質量可言。然而,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的基礎水平以及學習興趣、方式各不相同。欲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就需要遵循分層教學、因材施教的原則。
為了有效的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老師首先要了解班級里的每個學生的特點,設計出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努力做到分層要求、分層練習、分層輔導。對于學習優異的學生,要將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重點;對于中等生,重點培養他們獲取知識的方法與能力;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要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與信心,努力發展他們的個性,克服他們對學習的畏懼心理。
比如,在學習氧氣有關知識的時候,與氧氣的化學性質有關的具體的實驗以及知識點是適合所有學生的;而掌握實驗室與工業上制取氧氣的方法,適合中等學生;對于理解催化劑的概念、作用與特征,比較適合優秀的學生。
總的來說,分層教學能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教學的機會,在具體的教學中要注意學生的臨近發展區,使他們能跳一跳,夠得到。事實上,各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是不一樣的,有些學校里所謂的差生,可能比別的學校的優秀學生的學習還要好。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掌握分層的度,不是為了分層而分層。說到底,分層教學的目標,就是設計出符合每個學生獲得最大發展的教學程序,使我們的教學更加有效果。
二、調動學生主動學習
學生能不能進行自主學習,自主學習的效果高不高,常與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有關,那么在具體的化學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
首先,要加強實驗教學。化學老師都知道,無論是學習優秀的學生,還是學習困難的學生,都喜歡觀看實驗;也無論是何種學生,都喜歡親自做化學實驗,這就是化學實驗的魅力。因此,加強實驗教學能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其次,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初中學生天生好奇、好動,對聯系生活的知識特別感興趣,新課程也強調化學走向社會、走向生活。因此,與生活聯系起來進行化學教學,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大人裝修房子的時候,學生會提醒大人買環保的材料;生活中隨便丟棄塑料袋以及喜事的時候大量放鞭炮都給環境帶來污染等等。
三、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在傳統的教學中,老師過分重視對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迫切希望學生在各種考試中能取得高分。因此,在應試教育的年代,老師只顧向學生灌輸知識,灌得越多心中越踏實。很多老師以猜測到某考試題為榮,全然不顧學生感受,很少問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沒有自己的看法。這樣的教學,只能把學生培養成高分低能兒,更糟糕的是,很多學生連基本知識都沒有掌握,因為中等偏下的學生接受不了老師灌輸的知識,只能是陪幾個優秀學生的學習。
可見,應試教學是不能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提高、發展的,欲落實真正的素質教育,就要改變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要讓學生真正的學會學習,必須要老師的指導。那么,在具體的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學習化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呢?
首先,指導學生閱讀,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閱讀是最基本的自主學習方式,閱讀能力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自學能力,指導學生閱讀化學教材與化學資料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在培養學生閱讀教材的時候,可以先給予自學提綱,讓學生對照提綱進行閱讀,這樣便于學生找到閱讀的重點,提高閱讀的水平,如果沒有閱讀的提綱,很多學生只會通讀,吸收不到教材中的要點知識。當學生有了一定閱讀能力后,就可免去閱讀提綱,同時增加閱讀的面,比如,給學生一定的化學資料,讓學生通過閱讀擴大知識面。
其次,指導學生進行觀察與實驗。化學離不開實驗,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必須要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基本實驗的操作能力。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要教會學生如何觀察實驗。比如,觀察實驗現象的時候,一般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內到外、從全部到局部,而化學變化與其它變化有著特殊性,變化前后的物質發生了改變,因此,觀察化學反應的時候,要注意反應前后的變化。比如,氫氣與氧化銅反應,實驗前試管內是黑色的粉末,反應后變成了光亮的紅色,如果忽視了反應前后的現象的觀察,那是不成功的觀察。在指導學生實驗的時候,先從最基本的操作入手。在教學的起始階段,老師做示范,讓學生模仿老師的操作,領會每步操作的原理,不能為了模仿而模仿,領會了原理,才能獨自操作,自我糾正。當學生有了一定的操作能力了,就能逐步放手讓學生做探究實驗了。
總之,素質教育的本質就是要讓每一個學生得到發展,并努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要優化教學結構,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指導他們如何學習,如何探究,讓學生學會學習。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都市吳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