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課堂教學不是平鋪直敘,不是一勞永逸。必須有相對的穩定的充滿特色的節奏變化。教學內容上有詳略,速度上有快慢,語調上有高低,環節上要有松緊,這就是課堂節奏,掌握節奏變化規律,合理調整好節奏,使其達到最佳狀態,這就是課堂節奏藝術。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把握合適的節奏,引導學生到達高標準的語文教學藝術境界,可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和嘗試。
一、調控教學語言
前蘇聯著名教育理論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師講話帶有審美色彩,這是一把最精致的鑰匙?!笨梢娊處煹恼Z言對學生的影響多么大。在這一方面,語文學科比其他任何學科都表現得更為突出。所謂教師教學語言的美,一方面指語言表達的準確、生動,另一方面指語言速度的快慢、語調的抑揚、力度的大小等的有規律變化。這種語言所帶來的鮮明的節奏感,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最直接的影響。一項專門研究聲音刺激的生理學研究證明,大腦神經在一種單調的聲音刺激下,會很快進入抑制狀態,而節奏鮮明的教學語言能有效地打破大腦皮層的抑制狀態而出現反復興奮。
如何有效地調控好課堂教學語言呢?這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定。一般來說,教材的重點、難點應采取慢語速、強音量,以達到聲聲入耳、字字入心的效果;如果是淺顯的內容,應快語速,輕音量,如蜻蜓點水、潤物細無聲。表現急切、興奮、激昂、慷慨等基調的內容,可用快節奏的語言;如《安塞腰鼓》。表現寧靜、安詳、沉郁、悲涼等基調的內容,可用慢節奏的語言。如朱自清的《春》、余光中的《鄉愁》。有時同一課內容也會有多種語速、語調、音量,如《安塞腰鼓》的最后語速顯然放慢,語調深沉,余味悠長。小說的朗讀還要注意不同人物說話的語調,音質不同,如果表現地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定能渲染出與課文內容相吻合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接受的效果大大增強了。
二、講究教學方式
語文課堂的節奏藝術,還有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教學方式的交替變換。心理學理論曾強調,過分要求學生依靠有意注意來學習,易引起疲勞和注意的渙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考慮使學生的有意和無意注意有節奏的交替輪換。如學習《孔乙己》這一課,我分四步變換方式搭配而成,第一步學生預習展示,請學生登臺板演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和本課的主要情節。第二步教師講授,介紹與課文的背景資料、小說中人物、情節、環境理解(本課的重難點)。第三步發放表格,讓學生當堂完成,填表對比分析孔乙己兩次出場的形象變化,讓學生把握孔乙己這個形象的特征及意義。第四步學生表演課本劇《孔乙己》,通過表演,不僅達到了課文的更深入地理解,而且對造成孔乙己悲劇的社會根源,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這樣處理,使整堂課展、講、練、演結合,交替變換,體現出一種與學生心理相容的課堂節奏變化藝術。
教學中恰當地變換教學方式,對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但并非教法越多、變換越快越好。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學習方式和思維習慣,注意力也有其相對的穩定性。因此,教學方式的交替變換不可盲從隨意。
三、注重內容安排
巧妙進行教學內容的整合,把內容安排得疏密有致,也是教學節奏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心理學告訴我們,信息量的疏密直接影響學生心理感受的變化。疏則使人舒緩、輕松,密則使人急促、緊張。過疏過密都是違反學生心理感受規律的,它要么給人以壓抑堆積之感,要么給人以懶散空疏之感。只有疏密有致,才會給課堂帶來良好的節奏變化規律,學生才能永葆旺盛的精力。那么,具體來講怎樣對教學內容巧妙安排呢?那就是“集中優勢精力,重點各個擊破”,充分體現一個“密”字。非重點內容,學生容易接受,可放手給學生自學交流,體現出一個“疏”字。常言道“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課堂內容的安排,就是體現一個張弛的變化。張而不弛或弛而不張,都是有悖課堂節奏藝術的表現。只有緊張之中見松弛,激烈之中有舒緩,學生才能在剛柔相濟、張弛有致、疏密調和的富有美感的節奏變化中輕松愉快地掌握知識,發展自我。
四、追求整體和諧
語文教學的節奏藝術,目的就在追求語文教學的整體和諧之美。教學不能只看某些環節異彩紛呈,就覺得教學就取得成功。而應綜合全盤,統籌兼顧,使課堂構成各要素之間搭配合理,銜接自然,以構成整體的和諧美。有經驗的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都十分重視用整體和諧的教學節奏,來增強自己教學藝術的魅力,培養自己的教學才干。
教與學,實際上是信息的傳導與輸入過程,廣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及時注意學生的信息反饋,并依據課堂動向進行調控。如發現學生課堂情緒變得緊張而疲憊,則馬上以舒緩的節奏進行調節,或暫停講授,或來個課堂插敘,舒緩一下課堂氣氛;如學生情緒變得松弛懈怠,則應加快教學節奏,來點興奮刺激,讓其情緒高漲起來。課堂上時常有突發的學情,既是對一位老師課堂駕馭能力的考驗,也是課堂教學中彌足珍貴、不可多得的調控資源,教師一定要暗自高興地抓住、抓穩,一定學會巧妙、靈活的調整,不要措手不及、手忙腳亂,一定要巧設玄關,精心應對,循循善誘,個個突破。
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課堂教學節奏把握是否合理、恰當和巧妙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也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要認真學習他人之長,深入鉆研業務,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把握課堂教學的節奏,給學生以美的藝術享受,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將學習的效率進一步最高,從而輕松愉快地達成教學目標,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
(作者單位:江蘇省沛縣崔寨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