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專業導師制度是高職院校與學分制配套的一種學生管理和教學管理制度,特別是在實踐教學方面獨具特色。本文結合新時期大學生特點,探討構建高職導師制的創新管理模式、專業導師制度的目的和意義、構建模式、實施建議以及管理過程中有待思考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高職 專業導師 構建模式
近年來,國內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也能建立一種新型的教育教學制度——導師制,以更好地貫徹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現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養目標的轉變。這種制度要求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導學”關系,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指導學生的思想、學習與生活。
一、建立專業導師制度的目的和意義
1.專業導師指導學生了解所學專業的基本情況、未來發展的方向及社會需求, 樹立專業自信,激發學生對專業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高職院校的新生入學后,對自己所學專業及專業的發展前景缺乏必要的了解,需要導師對其在專業的認同等問題上進行正確的引導,高職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學生的理論基礎相對較弱,不應對學生專業理論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要求過高,而應強調學生在掌握一定理論基礎上,強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專業導師制度的建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專業自信,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專業導師對學生在校期間所學專業課程進行包括能力目標、知識目標、素質目標的要求進行系統指導,培養過硬的專業素質與專業能力。隨著高職院校學分制和彈性學分的推行,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更多的選擇,但大部分學生對學分制的管理規定、課程設置、課程內容、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等方面的問題不甚了解,這就需要導師對其給予必要指導。
3.專業導師參與專業的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和就業觀念,提高畢業生就業和自主創業的能力。專業導師可指導幫助學生了解自己以后從事的專業、職業和行業,盡早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導師本來就是本專業和行業的專家,參與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可充分利用導師在本專業和行業各方面資源優勢,開拓畢業生的更為廣闊的就業渠道,不斷提升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競爭能力。
二、高職專業導師制教育模式的構建
1.構建專業導師管理制度,明確專業導師的準入資格,專業導師的責權利。專業導師應由思想素質好,工作責任心強的本專業較高學歷和職稱的教師擔任, 導師的專業知識扎實,實踐能力強,與本行業及企業等有良好的合作關系,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擅長與學生溝通,專業導師應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和較強的教科研能力,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專業導師的聘任應在專業新生入學時,通過師生的雙向選擇來完成。專業導師的配備應根據專業的學生和教師的比例作適當的要求,總的原則是學生與導師比例應不大于25 :1。
3.專業導師應對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有關學分制等問題提供咨詢,根據學生的累計學分、累計平均學分績點、學期平均學分績點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課程選修指導與幫助,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4.從新生入學開始,就要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各個專業的學生進行專業方面指導與訓練,實施計劃可按學年或學期來劃分,每個學生通過參與導師承擔的項目開發、技術服務項目、實訓指導項目,以及參加每學期由專業導師制定的專業訓練項目等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
5.日常管理要求專業導師每周至少與學生見面一次,解答學生對本專業發展、就業、技能、知識等方面的疑惑并引導學生有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就業觀。專業導師還應組織學生成立專業技能社團或基礎課程社團,并正常開展活動,輔導學生參加市級以上的專業技能大賽或基礎課程大賽。
6.學校應投入必要的經費以確保專業導師制度的順利運行,按一定的生師比要求,劃撥一定額度的工作經費和導師津貼,師生舉辦的各種活動、科學研究、實踐創新也應有經費支持。可根據學院實際情況,適當配備一定的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實驗實訓場地,保證專業導師的教育教學理念實施和運作模式的有效開展。
三、專業導師制度實施過程中的建議
1.注重學生的理論積累和技能培養高職教育是以職業為導向的一種高等教育模式,所以理論知識積累和技能培養是同樣重要的。除課堂教育外,在導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通過課外閱覽相關的專業書籍和網站,記錄讀書筆記,逐漸積累專業知識,了解專業發展方向及市場需求。在技能上,導師可以指導學生掌握并且精通幾款專業應用軟件。另外,通過指導學生參與課題或申請各種技能活動大賽,進一步提高技能。
2.采用層級式和階段培養方式高職教育是人才培養的中間階層,不論從知識基礎,還是從學生特點上都有其特殊性。所以采用層級式導師制培養方式,即高職稱和雙師型教師作為一級導師,指導講師以下職稱導師;其他教師通過考核和選拔作為二級導師,由他們再指導學生。由于高職稱導師的直接指導對高職學生的適應層次過高,同時教師輔導的人過多不能有效的實現精細化管理,所以層級培養方式對高職學生更有益。并且在導師制中設置一級導師和二級導師來分管學生的不同階段,一方面可以讓青年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更多的思考教育主體,有助于教學進步。另一方面可以減輕一級導師的工作量,并且作為專業帶頭人,有更多的項目機會。他們可以通過定期的集體會議,了解導師制工作進度,及時與下級導師溝通協調,共同培養,使師資得到更合理的利用。這樣既發揮了高職稱、雙師型教師的特色,同時又帶動青年教師的工作熱情。另外可以考慮高職導師制的辦學實際,采用多導師的階段培養,即在不同的階段由不同導師指導,而不是一個導師從一而終。
參考文獻:
[1]張惠典.對本科院校實行“專業導師制”的思考[J].內蒙古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38(17)
[2]張宏彬,王斌,楊潤賢.“1+1+1專業導師制”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0,(33)
[3]趙惠玲.構建具有特色的高職導師制教育模式[J].價值工程 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