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要注重情感教育,喚醒學困生的自信心,培養學困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
關鍵詞:情感教育 轉化 英語學困生
所謂英語學困生,簡單地說,就是學習英語困難的學生。他們往往是在學習英語學科時習慣較差、學習興趣不濃、學習策略和方法有問題,如果這種狀況持續下去,他們就會變成問題生。
《英語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明確指出:“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痹诔踔杏⒄Z教學中,學生英語學習日趨明顯的兩極分化現象是英語教師面臨的刺手問題。面對越來越多的英語學困生,筆者認為應做好情感投入,使師生情感共鳴,抓住學困生的心理特點,講究一定方法對學困生進行轉化,這樣英語教學工作才能順利開展,英語整體成績才能提高。
一、制定轉化措施
英語學困生一般是一些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由于學習態度不端正、怕開口、畏困難、意志薄弱,造成英語學習困難、成績差的學生。一般來說,七年級上學期,學生剛進入初中,英語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都很高,但是到了七年級下學期,有些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逐漸下降,英語學習興趣也逐漸消失,產生畏懼心理,甚至厭學,逐漸輪為英語學困生,嚴重影響了整體英語成績提高。
然而,他們當中不泛有高智商的學生。要轉化他們,教師首要任務是分析他們“學困”的癥結,找出個中主要原因。
心理學研究表明,外語學習的效果除了涉及學習者的學習環境,自身天賦,教師水平等客觀因素外,還涉及學習者本身的情感因素??死甑那楦羞^濾學說也指出:“情感過濾是外語學習中存在個人差異的主要原因?!?/p>
因此,我們在分析英語學困生的客觀因素同時,更應該注重分析影響學困生英語學習的情感因素(包括英語學習的動機、學習態度和學習過程的焦慮)。只有抓住英語學困生的情感因素這一結癥,制定相應的轉化措施,才能對英語學困生進行有效的轉化。
二、激發學困生的求知欲
教學是師生雙方共同的活動。教師只傳授知識,上課來,下課去,只一味要求學生如何、如何,而忽視學生學習情緒變化,忽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忽視對學生的情感投入,這種“人對人,心隔墻”的師生關系是造成英語學困生的重要原因。
因此,教師要轉化英語學困生,必須進行情感投入,建立起一種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平常,教師不要擺架子,要特別尊重學困生;對他們的態度不要冷漠,要特別關懷、愛護,消除他們的自卑感;要多主動地接近他們,了解他們的家庭、學習、興趣、愛好、個性等,要真正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用情感去感化他們。憑著教師這種耐心細致的育人精神,會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從而大大激發他們努力學習的動機,在課堂上專心聽講,默契配合,達到教學共鳴。
三、喚起學困生的自信心
學困生的學習情緒往往比優秀生復雜得多,經常會出現反復的現象,對自己學習英語的信心保持不住。教師對他們要有耐心地進行長期的幫教工作。在轉化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遷怒、不急躁,切忌使用訓斥、懲罰等違反心理規律和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方法和手段。要善于抓住學困生的閃光點,多對其表揚、鼓勵、幫助他們克服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畏懼、自卑、自暴自棄等不健康的心理障礙,使他們放下包袱,滿懷信心地學習英語。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經常將“Please try it !” “Come on, I believe you can !”“Very good!”,“Well done!”等鼓勵的話掛在嘴上。在批改作業時,在作業本中寫一些“Excellence!”“It doesn’t matter, work harder !”“Don’t worry,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等激勵性的語句去喚起學困生的學習信心,能幫助他們樹立戰勝困難的勇氣。
四、培養學困生學習興趣
學生的個別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學困生的情感特點也各不相同。這就要求教師在轉化過程中要因人而已,發揮情感作用。
對性格內向的學困生要善于引導;對性格外向的學困生要講究方法。心理學研究表明:學困生對學習還是抱有一定的成功期望。在學困生考試失敗,情緒低落時,教師應更耐心細致地引導他們總結教訓,振作精神,變消極情感為積極情感。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為學困生創造更多的成功機會。人的自信來自于成功,一生成功的次數越多,自信心就越強。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也指出:“請記?。撼晒Φ目鞓肥且环N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
因此,教師在備課中一定要注意備好學困生這一環節。課堂上讓學困生回答較容易的問題,讓學困生做他們能做的練習。把學困生與優秀生編為一組,讓他們一起開展朗讀、操練、會話表演、游戲、競賽等課堂活動。讓優秀生帶著學困生一起參與,鍛煉學困生敢開口,敢參與的膽量,并及時客觀地給予表演,鼓勵,讓學困生更多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在課外,教師要經常組織學困生參加學習心得交流會。剛開始可以讓優秀生談學習方法,學困生來聽。過一段時間,當有個別學困生有較大進步時,就讓他們給其它的學困生介紹近階段的學習情況,學習心得,學習感受。隨著介紹經驗的學困生的人數增加,學困生感受到的成功體驗就越多,從而推動學困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他們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學習英語的興趣也越來越濃。
五、培養良好學習習慣,鞏固轉化成果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英語的根本保證。英語學困生往往由于多種不良情感因素作用,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還沒有完全培養起來。在英語學困生的轉化過程中,教師在進行學困生學法指導的同時,對學困生要施加恰當的壓力。如早讀課時督促他們開口大聲朗讀,布置適當的作業及預習新課的內容并督促他們按時完成。特別是要根據他們個人實際,分別制定近期和遠期學習目標,時時督促他們分析成績差的原因,調整學習方法。
每一階段考試后,要分別找他們座談,肯定其所取得的成績,指出不足,并布置下一階段的學習任務。這樣有任務,有目標,學困生就有壓力,有適當壓力才會有動力。久而久之,學困生就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漸減輕心理負擔,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使教師的轉化成果得以鞏固。
總之,只要教師尊重英語學困生,做到真正關心他們,在學習、生活和思想上與英語學困生進行情感溝通,致力于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英語學困生定會“親其師,信其道”,對他所教的英語科感興趣。從而自覺,刻苦地學習英語,促使其自身英語成績的轉化,同時使整體英語成績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