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畢業生的人事檔案關系到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更影響到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所以高校必須從源頭上加強對畢業生認識檔案的管理。本文以高校畢業生人事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作為切入點,簡單的探討加強高校畢業生人事檔案管理的措施。
關鍵詞:高校 畢業生 人事 檔案 管理
隨著科學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如何提高高等學校檔案管理水平,更好地適應新形勢的需求,是擺在各高校管理者面前的新任務,也對畢業生的檔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畢業生人事檔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載體,是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以及各種社會實踐的真實歷史記錄。準確、齊全、完整的畢業生人事檔案,是反映大學畢業生綜合素質的重要依據,也是大學生就業及今后各用人單位選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據。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現代化辦公設備的廣泛運用,對高校畢業生檔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原有的單一的管理模式已很難適應現實檔案工作的發展要求,因此,高校畢業生人事檔案信息化管理是高校檔案管理方式改革的必然。
一、高校畢業生人事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平時不聞不問,用時“四面出擊”
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前,學校都要求學生辦理好各種畢業手續,但不少畢業生卻從不過問自己的檔案,畢業后,檔案在什么地方?是在學校、還是在生源地的人才服務機構?學生從不關心。檔案里都應該放入哪些材料,自己手里應該有哪些材料,都不清楚。等到需要用時想起來,我的檔案在哪兒?我報到證在哪兒?我檔案里怎么缺材料呀?等等問題都出來了,這才到處找尋,四處打電話,到處奔跑,查詢自己的檔案,浪費了時間、人力、財力,而且在補辦過程中也給自己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
(二)檔案意識淡薄,檔案存放“五花八門”
隨著高校畢業生分配制度、接收方式、用工形式的改革,都使組織人事政審工作相對減少。一些高校畢業生認為人事檔案沒什么用了,所以使許多高校畢業生想到更多的是趕快通過自我推薦,找到理想的單位就業,對檔案存放沒有過多的考慮,這就導致高校畢業生的檔案存放出現了“五花八門”的現象,有的一直存放在學校長達幾年甚至十幾年,有的放在各級教育部門,有的存放在父母那里,有的存放在曾經打工的單位或人才市場,有的早已不知去向,更多的是跟隨個人“南征北戰”。
(三)一切以就業為先,檔案后續材料“零充實”
由于考錄的公務員和聘用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檔案要交到組織人事部門進行統一管理,所以這部分高校畢業生參加工作后的所有情況會形成材料及時的進入個人檔案。但對于在外打工的高校畢業生來說,由于用人單位對人才檔案要求沒有形成規范化、制度化,只重視畢業證和個人能力而不重視個人檔案,導致高校畢業生也只重視畢業證,而不重視自己的檔案。由于對檔案的不重視,因而也就不管檔案是否健全,再加上材料的收集沒有形成機制,收集也相當困難,致使在外打工的高校畢業生在打工期間沒有檔案材料反映自己的經歷。工作了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到頭來自己檔案材料中只有在校期間的材料,檔案材料的積累沒有因為自己工作閱歷的增長而增加,造成自己人生經歷歷史記錄的缺失。
二、加強高校畢業生人事檔案管理的措施
(一)科學完善檔案的內容
高校要根據本校學生畢業時間,安排時間統一對畢業生檔案材料進行收集、整理。整理時要按照學生檔案的形成特點,即基本情況材料、思想道德素質材料、科學文化素質材料、黨團組織材料、個人信用材料、身體和心理素質材料等進行分類整理,達到內容完整、條理清楚、規格統一、裝訂整齊的標準。同時,要把好學生檔案的最后審核關,審查檔案材料是否缺項,學籍材料是否加蓋教務處印章,行為表現材料是否有學生工作處(部)或團委、學院(系)里的意見和蓋章等,保證每個畢業生的檔案內容完整,手續齊全,真實可靠,既要保證學生檔案內容能客觀地反映畢業生的詳盡情況,為接收單位能夠準確、全面地了解畢業生提供可靠的依據,又要發揮學生檔案在畢業生擇業過程中的作用。依據學生檔案積累的內容,將學籍、行為表現和身體素質等檔案材料,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出來,豐富畢業生推薦材料的內容,為畢業生聯系工作提供一套客觀、全面反映學生德、智、體、美諸方面情況的綜合推薦材料,以便學生在新的就業形勢下公平競爭,自立擇業。
(二)實施檔案電子化
目前高校網上招生已經完全普及,中學階段的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并存已形成,但入學后的大學階段檔案卻大多是紙質檔案,這與畢業生檔案管理信息化、檔案利用社會化的要求極不相符。因此,當前高校學生檔案管理手段必須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學習和借鑒國外檔案管理的先進技術,運用Visual Basic構建的管理系統,實現檔案的錄入、修改、查找、刪除、統計、查詢、預覽、編輯。在畢業生檔案管理中,要逐步實現技術現代化,采用計算機等現代化辦公設施,收集、處理、傳遞、利用檔案信息資料,提高檔案的服務質量。
(三)強化檔案管理的服務意識
高校畢業生人事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目的是使得檔案信息資源能夠得到充分利用。這就迫切需要盡快建立起高校檔案信息社會化的服務體系。通過不斷強化服務意識,拓寬信息資源的服務領域,促進檔案信息的社會共享,就能夠使檔案信息物盡其用,達到資源共享。創建起社會化服務體系的運作模式。通過成立檔案管理的中介組織,建設市場化服務體系,才能更好地實現檔案信息的應有價值。與此同時,還要加強檔案機構體系的合理設置,建立一支具有檔案理論知識和較高專業素質的現代信息技術專業人才隊伍,管理好和應用好高校畢業生人事檔案,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積極探索信息管理新思路,真正做到服務社會、服務畢業生、服務用人單位,讓檔案信息化管理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起到應有的作用。
三、總結
總而言之,人事檔案作為記錄個人經歷、政治面貌、品德作風等內容的文件材料,發揮著憑證、依據和參考的作用,因此,高校必須及時的、積極的加強畢業生人事檔案的管理,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服務于畢業生的就業。
參考文獻:
[1]王兆宇.高校畢業生人事檔案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探究[J].學理論,2011,(12).
[2]吳敏.當前人事檔案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J].四川檔案,2006,(04).
[3]李君.淺談高校人事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理論,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