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在失敗時不甘絕望而浴火重生,于堅挺無畏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胡楊林沒有抱怨惡劣的環境,在逆境中崛起,詮釋了不屈不撓的動人神話。
不為失敗找借口,只為成功找理由。作為人,我們不能像落入蛛網的蝴蝶和蜻蜓那樣,在困難面前抱怨,我們應從自身尋找原因,尋求突破重圍的力量。
戰國時,各國征戰不斷,弱肉強食,越國被吳國打敗。然而,在失敗面前,越王勾踐并沒有因此放棄希望而一蹶不振,他積極地積蓄力量,以圖東山再起。終于,“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越國的金戈鐵馬終于攻破了吳國的都城。
——失敗后的越王勾踐沒有抱怨他人,而是在反思自己中積蓄力量,成就了霸業。
蘇軾一生風雨,一生坎坷。他因“烏臺詩案”而被貶黃州,從此開始了漂泊生涯。然而蘇軾并未怨天尤人,在“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赤壁面前,他明白了生命的意義。與其哀吾生之須臾,不如托遺響于詩情。于是,蘇軾不再悲觀,不再迷茫,他的生命也因文學而不朽。
——官場失意的蘇軾并沒有抱怨他人,而是在對自身的反思中,找到了生命的突破口。
徐志摩為了美,為了自由而生活著?!拔抑试该笆乐豁t,竭全力以奮斗者,非特求免兇慘之痛苦,實求良心之安頓,求人格之確立,求靈魂之救度耳。”徐志摩就是這樣,他在遇到挫折時,堅定自己的人生追求。作為一個詩人,他像蠶一樣,用生命結成了雪白的繭,在繭成的那一刻羽化飛升;作為一個詩人,他像荊棘鳥一樣銜著荊棘,在只有一彎新月的夜晚,為自己的理想而鳴叫。
——生命路途上的挫折,沒有影響徐志摩對生命的熱愛,因為他是一個竭盡全力對自己的生命負責的人。
不為失敗找借口,只為成功找理由,正因為這樣,才有了荊棘鳥燦爛的生命,才有了鳳凰的浴火重生,才有了胡楊林的不屈不撓。
點評
本文標題以對偶的句式,鮮明地表達了主題,并有效地統領全文。作者能夠從服務中心的角度來選取典型的事例,充實了文章的內容。文章首尾呼應,結構嚴謹,文采斐然。
【作者系河南省長垣縣宏力學校高三(16)班學生,指導并置評:劉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