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漲價
基于成本持續上漲,肯德基10月29日啟動今年第二階段調價。此次調價涉及產品主要包括雞肉配餐類產品和飲料,漲幅在0,5元至1元之間。
相關評論:賺得只剩下錢了的山德士上校,如今又漲價了。我們當然希望肯德基能少賺一些,適當地回報一下中國食客的長期支持。然而,肯德基顯然沒有任何義務,去為中國物價的普遍上漲埋單。問題的根本,并不在于我們是否能對肯德基的“隨行就市”保持淡定,而在于以肯德基為代表的一些洋品牌,何以在問題百出之后,依然能一如既往得到國人的支持,依然可以絲毫不用顧忌漲價可能帶來的銷售量減少。我們只能怪自己!因為我們缺少像肯德基一樣的、能夠受到絕大多數人共同喜愛的飲食產品,缺少有責任的推廣主體,也缺少好的推廣方法。做不強自己的飲食文化,就別怪肯德基要漲價!
“供港蔬菜”熱銷
在綠色蔬菜、有機蔬菜已被消費者所熟知的情況下,目前在珠三角地區部分超市又開辟了一個新的蔬菜專區——“供港蔬菜”,頗受消費者青睞。“這里貴是貴一點,但吃著更放心,從中選購一些便宜品種還能承受。”消費者表示。
相關評論:“供港蔬菜”何以熱銷?原因很簡單,就兩個字:安全。食品安全事故頻發的大背景下,“供港蔬幕”何以能夠實現安全?原因也是兩個字:監管。不管承不承認,中國現在的食品是“分級”的。金字塔頂端的叫作“特供”,然后是重要活動期間的“定點采購”,再后面是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最底端的則是普通食品。而問題食品和食品安全事故絕大多數都出自老百姓平日里吃的普通食品。監管部門能保證“特供”的安全,甚至也能保證“供港蔬菜”的安全,為何卻獨獨對老百姓吃的普通食品難以保證呢?恐怕非不能也,乃不為也。何時特殊階層不再吃“特供”了,何時“兩會”食品不再“定點采購”了,何時“供港蔬菜”不再受熱捧了,說明食品安全真的抓到位了,老百姓就能吃得放心了。允許投資性購房?
近日,全國人大常委吳曉靈表示,調控房價應抑制對房屋的過度投機,而不是抑制老百姓的投資性購房。“沒有多余的投資房,租賃房市場就全由政府背起來,這是不可能的。”
相關評論:坊間解讀中,均認為昊曉靈所表達的意思,就是“允許投資性購房”。問題是,投資性購房與投機性購房如何區分?在法律體系本身不夠完善,執行力度弱,實際管理方法粗放的情況下,放開投資性購房,無疑是在鼓勵投機。說白了,“允許老百姓投資性購房”,就是叫板限購令,有為少部分人代言的嫌疑。
上海樓市降價潮
繼龍湖。星河灣之后,上海越來越多的房企正前仆后繼地投身降價大潮。其中,不乏綠地、中海、華潤等超大型房企,降價幅度更擴大至20%至40%。另有中型房企與代理機構密談整體出售項目,價格為目前市場售價的七成左右。如此超預期的快速降價已經引發退房糾紛的普遍出現。
相關評論:上海摟市這次出現降價潮,讓很多糾結于房價之苦的普通大眾“深受鼓舞”,認為這是全國房價開始松動的一個信號。不過,這未免天真了,理由如下:商品房土地供應,沒有大規模“放水”的趨勢;城市人口在不斷增加;城市化進程也依然“—路高走”,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市場的剛性需求無疑是大規模存在的。國家的調控政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擠破了部分炒房經濟的泡沫存在,但是有這部分剛性需求墊底,要想讓整個樓市價格大幅度下跌,怎幺可能?更何況,整個中國經濟都和樓市捆綁在一輛戰車上,房地產市場如何能崩盤?所以說,上海出現的這波“降價潮”,它對整個樓市的意義是有限的,頂多是“曇花一現”。雖能欣賞一時的美麗,卻還要面對明日的雞零狗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