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經濟》記者:俏江南一事暴露出什么問題?
齊曉齋:很明顯,那就是餐飲企業對加盟商的管理、監督不到位。其實,餐飲品牌擁有商在吸引加盟商時,尤其要防止“拷貝走樣”的現象發生——俏江南正是此例。在吸引加盟商加入時,應對加盟者作仔細的考察,例如,加盟商對餐飲業是否了解,是否做過餐飲業,是否有過不良記錄,是否認同品牌的核心價值觀等等,都需要經過細致的考察后,方可簽訂合約。要是不經過考察出了問題的話,當然會影響餐飲企業的聲譽,給品牌帶來負面影響。此時,餐飲品牌擁有商再站出來說與其品牌無關,顯然是很牽強的——因為加盟商使用的牌子和經營模式,都是品牌商特許的,你不承擔責任誰來承擔?
《滬港經濟》記者:如此一來,加盟“餐飲品牌”是好事,還是壞事?
齊曉齋:“加盟”本身對餐飲品牌擁有商而言,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其一,快速做大規模,快速拓展市場;其二,投入少,還可獲得一筆豐厚的加盟費用;其三,風險小,特許加盟商只需提供經營模式及相應的管理人才預案——這一切都有利于解決特許商的資金問題,有利于幫助正在發展的企業用別人的資金做自己的“品牌”。那么,缺點何在?一是對培訓要求高——特許加盟商要有人才儲備量,所以對加盟團隊必須定期進行培訓,二是“拷貝容易走樣”。要求餐飲加盟商嚴格按照特許商的運營模式、管理制度、餐飲配方,從品質到理念都不走樣,是相當困難的。
《滬港經濟》記者:問題一出,已維護多年的“品牌”形象被牽連,餐飲品牌擁有商應如何處理此類事件?
齊曉齋:首先是對消費者的賠償問題;同時品牌擁有商應該站出來承擔責任,化解矛盾,必要時還要根據合約規定,處理加盟商的問題。一般有三種處理辦法,一是整頓;二是回購;三是解除加盟關系。對輕微的過錯,特許商可以要求其停業整頓,培訓后重新開業;如果出現比較嚴重的錯誤,特許商可回購其餐飲店面,自主經營,也可解除合同,中斷合作項目。
《滬港經濟》記者:對于管理者來說,回購品牌有利于“品牌控制”嗎?
齊曉齋:目前的回購方式,不一定對品牌企業有利。首先,事件暴露后對企業有一定的負面影響,直接導致品牌形象被毀,而回購并不一定能去除負面影響。事實上,你回購之后仍然得用俏江南品牌,對于消費者來說,這家店還是出了問題的店——不是所有消費者都等著看報、看電視去主動了解“回購”一事。雖說回購后,此店可能變成俏江南直營店,但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消費者仍然會對此心存懷疑,這未必有利于品牌控制。
《滬港經濟》記者:餐飲品牌應該如何處理與加盟商的關系?
齊曉齋:在加盟方面,一是做強品牌。用強有力的品牌吸引更多加盟商;二是提高門檻,挑選優良的加盟商。優良的加盟商更有經營經驗,并很容易與品牌擁有商有一致的理念,三是按合約規定經營;四是在培訓方面,基本管理內容不能走樣;五是管理、維護、監督。只要承諾的和實際做的不一致,就是對消費者的欺騙。一個企業不誠信經營,就談不上品牌的建設與知名度的打造,所以在技能培訓的同時,更應進行職業道德培訓。
《滬港經濟》記者:為什么現在俏江南選擇逐步退出加盟?
齊曉齋:退出加盟就意味著減小風險。由于國內餐飲業加盟確實存在諸多問題,缺乏有效溝通和相應的監管,迫使企業不得不選擇退出加盟。先前,小肥羊最主要的發展模式也是加盟,該品牌通過加盟得到了瘋狂的擴張,曾一度以平均三天一家的速度開設分店。然而,過度的擴張留下隱患,由于管理漏洞以及商標爭議,導致加盟者質量參差不齊,假冒者橫行。從2002年開始,小肥羊公司對全國加盟店進行調查,次年開始分階段關閉、整改和收購。這場梳理活動耗時四年多,直到2007年才完成。小肥羊曾表示:今后在一二線城市不再開放特許加盟業務,只做直營店。現在,俏江南和小肥羊采用的辦法是一樣的——退出不確定的風險市場。
《滬港經濟》記者:規避加盟之痛,加盟商又應如何促進餐飲品牌發展呢?
齊曉齋:一個優秀的加盟商,它能夠抓住品牌擁有商的核心價值理念,并向消費者兌現利益承諾;能夠跟著品牌方的腳步明確目標市場,確定區別于競爭品牌的核心價值,在營銷活動中,堅定不移地跟著品牌擁有商一起達至目標;加盟商也應把品牌的核心價值傳達給目標消費人群,培養目標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加盟商對產品品質的保障,也是對自己加盟的餐飲品牌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