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的印象中,人見人恨的地溝油是遍地污穢、氣味刺鼻的黑窩點加工出來的。然而,前不久一則曝光,卻讓人看到了更可怕的一幕。天津某地溝油工廠證照齊全,甚至連“QS食品安全認證”也拿到了手。原來,地溝油黑窩點一點都不“黑”,奸商們正在光明正大地加工著令人發指的產品。在其他產業高速發展的時候,“地溝油”產業也一點沒閑著。不僅生產技術不斷提升,而且身份也“黑轉白”。在兩者的共同作用下,腥臭的地溝油經過加工,貼著“大豆調和油”的包裝大搖大擺地進入超市。曾有一則廣告笑侃“洗洗更健康”,但對黑產業來說,洗白了更可怕。
說起來,自人類誕生以來,“洗”這個詞在20世紀之前基本是一個正面詞語一用水把污垢去掉,把臟的變成干凈的。但20世紀之后,“洗”的意思也多元化了。“洗錢”是犯罪分子將違法所得經過掩飾和包裝,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與之類似,國內一些非法產業正在以各種方式被“洗白”,地溝油就是案例之一。試想,如果烏雞都變成鳳凰,癩蛤蟆與天鵝共舞,那么大多數人都是沒有眼力判斷的。最近一年來讓人震驚的瘦肉精、塑化劑風波,不正是知名企業前仆后繼于一場害人的盛宴嗎?
其實,要把這些假鳳凰和假天鵝打回原形,并非沒有辦法。一起來看看國外是怎么做的。
近來,海外資本市場的中國概念股灰頭土臉,一個個深陷財務丑聞。據不完全統計,3月以來,24家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審計師提出辭職。一家企業出事兒,所有中國概念股都遭殃。嘉信理財、富達投資等美國券商宣布,要對多數中資公司股票上調保證金,或者干脆叫停部分中資公司股票的保證金交易。
其實,中國概念股財務丑聞與地溝油問題一樣,都是弄虛作假,毫無畏懼地非法牟利。然而,美國資本市場的報應如此之快,19家在美上市中國公司遭停牌或摘牌,更多已經上市或正在謀求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不寒而栗。
盤點起來,美國資本市場能夠痛下快刀,得益于兩個因素。一個是,美國資本市場法律體系嚴格,違法成本高不可攀。上市公司只要瞞報實際情況,就被視為欺詐——輕則巨額賠償、重則摘牌,甚至難逃牢獄之災。國內專家近來紛紛建言“企業要熟悉美國市場規則”。說白了,之所以需要熟悉,是因為中國企業已經習慣了國內鶯歌燕舞的監管環境,到了美國還想“偷天換日”,那么,就算僥幸上市,早晚也會付出傾家蕩產的代價。
另一個因素是,美國資本市場吸引了一大批職業打假公司,他們巧借美國法律對投資者權益的維護而牟利,客觀上也震懾了害群之馬。這次因為狙擊中國概念股而聲名鵲起的渾水公司,名字已告訴你“咱就是來趟渾水的”。渾水公司通過揭黑并做空中國概念股,狠狠賺了一筆:2010年6月狙擊東方紙業,令其市值縮水一半;狙擊綠諾公司,令其股價從15美元下跌至不足0.5美元……在海外,此類獨立研究機構為數眾多。
不僅如此,律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媒體、個人投資者等都可以成為“糾錯者”。美國專門代理證券訴訟案件的律師事務所超過200家,只要發現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與信,氫披露存在疑點,馬上發起集體訴訟。律師事務所可以拿到賠償金30%的巨額律師費,某些訴訟的酬勞甚至達到50%。
把視線轉向國內,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產非法產品的工廠正披著合法的外衣,而各種有害的食品也隱藏在亮麗的外表之中,招搖上市。這些匪夷所思、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讓監管部門幾無還手之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法律體系常作壁上觀,打假公司因名不正言不順而難有作為,糾錯者甚至遭到來自各方的恐嚇與威脅。所以,你只有眼不見為凈,任“假”欺負你沒商量。好在,中國概念股的挫敗,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發——在中國,唯有完善法律,課以重典,同時鼓勵民間打假機構合法參與,才能讓“群道”遏制“群魔”,洗去黑產業賴以生存的保護傘,還原“民以食為天”的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