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后投資移民有所下降
2003年,港府入境處推出“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在計劃的初期,要求申請人投資金額不少于650萬元,可選擇投資房地產或金融產品。
統計顯示,從2003年至今年3月,根據該計劃,港府共批出9,708宗申請,約82%申請人為擁有外國居留權的內地人,其余分別是加拿大、美國及澳洲人士,小部分來自澳門及臺灣。
投資者累計為香港帶來逾690億元資金,其中約35%屬于房地產投資,約65%投資于金融產品。大量的資金涌入香港,推升了香港市場的繁榮。
然而考慮到樓市的熾熱,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在《2010~2011年度施政報告》中表示,港府決定暫時將房地產從投資資產類別中剔除,同時將投資移民門檻由原先650萬港元提升至1000萬港元,且不含房地產投資。
該政策出臺后,“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申請人數銳減,跌幅高達64%。移民顧問認為,從數據上看,“投資移民”新政策的確影響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但是提高到1000萬元的門檻還算寬松。因為目前,新加坡、英國及加拿大的“投資移民”門檻,均較香港高。比如新加坡,于今年初開始調高“金融投資計劃”門檻,由原本500萬坡元(約3146萬港元)調高至1000萬坡元(約6293萬港元)。因此,業內預計香港的申請人數今年將回升,全年有望回復至去年約6,700宗的水平。有望帶來400億港元投資資金
為什么業內會做出這樣樂觀的估計呢?雖然房地產投資去年7月從移民投資類別里刪除,但港府仍試圖多渠道吸引那些優質的“投資移民”,比如推出“投連險”,這對申請定居香港的人士肯定是一個利好消息。
移民顧問稱,香港大約有3萬多個保險代理,估計這類“投連險”項目可為香港額外帶來3000至4000宗投資定居申請,以單二申請最少1000萬港元計,可為香港帶來逾400億港元的投資資金。
據《2011中國私人財富報告》,中國高凈值人群的組成以企業主為絕大多數,占到61%。從資產規模來看,中國的高凈值人群仍以可投資資產在5000萬元以下的個人為主;同時,可投資資產在1億元以上的超高凈值人群增長迅速,占比由2009年的3%上升至6%,主要還是來自企業主。
如今香港投資定居的產品范圍擴大至“投連險”后,相信會吸引不少富裕的投資者。由于“投連險”保險產品需有香港政府批準,因此風險系數較小。對于一些認為投資股票缺少安全感、沒有炒股經驗的投資人而言,“投連險”讓他們更有安全感。
對此,香港壽險總會主席朱永耀樂觀地認為,“投連險”納入計劃可刺激更多人來港買保單。雖然“投連險”保單也是投資指定的基金,與直接買基金差不多,但始終多一層保障,加上基金轉換或涉及贖回費,而大部分“投連險”內的基金轉換免去此費用,因此靈活性較高。
至少投20份方能定居
如今,“投連險”已獲相關監管機構批準,今年4月,友邦(AIA)發出首支獲批的“投連險”產品。
據悉,友邦AIA的這份“卓耀明珠”投連險計劃,最低入場費為50萬港元,需一次性繳付。這就意味著,投資人用50萬港元只能買一份保險。也就是說,如果要申請投資定居香港的話,至少要買夠20份保險即投資金額總共為1000萬港元,七年之后,投資人才可獲得香港永久居留身份,并獲得返還的投資款。
另外,行政費按保費金額而定,于投保時一次性收取,50萬至150萬元以下收3.8%,150萬至300萬元以下收3.3%,300萬至650萬以下為2.9%,650萬元或以上為2.5%。以一張保單投保額1,000萬為例,保險商可收取25萬元。
在保單內共有七只基金,每年基金管理費由0.5%-1.75%不等,除一次性支付的行政費用以及投資選擇收費外,不收取其他“投連險”費用。保單設有退保收費,于首年申請部分提款或退保,會收取退保或提款金額的2.5%。
對于此項目未來前景,AIA(香港及澳門)首席執行官陳榮聲非常看好,他對外透露,公司已培訓近1000人的資本投資移民策劃師團隊,此后人數將增至4000人,預計公司首季年度化保費增長30%。
入市提醒:投資前充分了解情況
盡管業界對“投連險”計劃充滿信心,但移民顧問也指出,由于不少申請人已將原本投資房地產的資金,投放到股票、基金、證券等金融產品上,何況任何新生事物讓人接受都不容易,因此,“投連險”在短期內未必能很快吸引投資者。
鑒于大部分申請人并不熟悉香港金融市場及金融投資工具,因此投資者應該多與移民公司的投資顧問溝通,以獲取專業金融機構的最新信息。
香港立法會議員陳健波提醒,“投連險”有別于一般保險,人壽保險部分較低,如果申請者于第八個保單周年日前身故,賠償額為戶口價值的100%加整付保費的5%其后只賠戶口價值100%。也就是說,如投保人身故時適逢跌市,受益人或未能取得原保費金額,甚至會蝕錢。
因此,提醒有意申請“投連險”的投資人士,在下單前應該充分了解相關情況再落實投資計劃。比如,保險從業員必須通過“投連險”考試,才可以銷售此類產品;相對來說,經營時間較長的大公司的經營策略更加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