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和先生去年底從美國歸來,7年的國外生活使他們有了一定的積蓄,并且還生了寶寶?;貒?,Emily投身電信行業,先生在大學里任教,家庭收入不斷提升。目前,兩人打算再要一個小孩,希望能在2010年迎來第二個寶寶。
Emily每月收入14800元,先生8000元。每月基本開銷約4000元,房屋按揭還款4500元,供車1000元。孩子現在4歲,每月開銷約1000元,每月結余12300元。年終Emily和先生各有40000元獎金。因為回國時間不長,對于投資并無太多了解,所以,還沒有投資方面的收益。同樣也沒有例如保費等年度性支出,不過每年旅游交際費用需1.5萬元左右。
家有現金及活期存款人民幣25萬元,美元1萬元,房產方面,回國時和先生購買的閔行地區住房已經升值,市價在190萬元左右。私家車價值15萬元。家庭惟一負債是尚有37萬元的住房貸款還未歸還。剛回國不久的他們沒有購買任何保險。
方案一:
建議以返還型的保險產品為主
金盛保險人壽理財顧問部 莊紅燕
財務分析:
第一,Emily和先生先完成了資產的初步累積,現在的財務狀況正處于從財富累積到財富鞏固的過渡階段,根據收支情況判斷,家庭收入的儲蓄率較高,但是沒有做好現金的規劃和中長期的投資計劃,導致家庭資產收益很低。家庭財務現在已經到達了財務安全的階段,但是要實現財務自由還需要做全面的資產規劃。
第二,家庭凈資產有200萬 ,但是根據理財的第一個基本標準是維持現有生活水平不變,因為房產和汽車均是自用的,屬于現在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在風險發生時均不能變賣,所有能夠動用的資產只有33萬元。
第三,中產階級家庭在發展初期面臨的問題大部分是規避因家庭收入的長期中斷帶來的風險,從而影響到家庭生活的品質;在中后期主要面臨的問題是家庭資產的長期保值增值,所以建議emily的理財計劃可以分階段進行,不必急于求成。
保險方案:
資金安排:家庭應急金的準備以3~6個月的家庭開支為標準,準備5~7萬元的應急金,2~3年間可儲備資金,適時做房產類投資。
一個好的理財方案是幫助客戶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實現其財務目標,如子女教育金和退休金的儲備,資產的穩步增值,所以,在正常情況下采取的方式是工作收入+投資收益,但是如果在家庭收入長期中斷的情況下,我們需要通過保障的方式來確保家庭財務目標的實現。
造成家庭收入長期中斷有自身工作的原因,也有因為風險的出現,如重疾,意外身故和傷殘等。風險管理至少要規劃到子女長大能夠獨立生活,即22歲左右,所以emily夫婦至少還有18年的家庭責任,外加子女的教育費用,預計基本教育金20萬(以現階段一個孩子為例),經過分析,重疾帶來的風險為20萬~30萬;傷殘和身故帶來的風險為233萬。
綜合以上信息,在家庭生活品質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可動用的資產為33萬,所以從必要性來看,重疾類的保障暫時不需要,但是從合理規避風險的角度,重疾類的保障是必須配置的,建議以返還型的保險產品為主,家庭預算約為1萬;傷殘和身故帶來的風險為233萬,預計費用為5000元。
按照夫妻雙方的收入比例,建議采取以下組合:
Emily:重疾保障20萬~30萬,傷殘和身故保障130萬;
先生:重疾保障20萬~30萬,傷殘和身故保障73萬。
除以上保障外,可適當增加住院醫療和門診急診的保障作為補充。家庭中長期必須要實現的重要財務目標有子女教育和退休管理。
子女教育建議選擇收益穩定的保險產品,分10年準備期,每年準備1.3萬~1.7萬。
退休生活作為未來一定會面對的事情,建議emily有一個對于退休生活的具體設想,根據現在的中產階級對退休生活的計劃,一般期望退休年齡為53歲,那么意味著至少會有將近25年的退休生活,需要至少250萬的退休金,從現在開始花25年做準備,預計收益率為7%/年,則每年投入3.5萬就可以了。
方案二:
投保短期母嬰健康險種
廣電日生人壽保險理財師 史磊
財務分析:
Emily夫婦目前工作穩定。有一個孩子,一年后將迎來第二個孩子的降生。預計一年后的花費會增加,夫妻收入的增長足以彌補花費的增加,所以未來家庭收支狀況穩定。住房為自住。持有的現金及活期存款過多,投資不足,保險保障沒有。小孩尚小,因此保障需求大。
家庭可支配收入統計結果:
每月凈收入為12,300元
年凈收入為12,300×12+40,000+40,000-15,000=212,600元
故每年可以拿出凈收入的20%(4.25萬)作為保險的固定支出。
現金與活期存款共計250,000+10,000×6.8=318,000元
應急現金及活期存款,應為6月收入,共計136,800元。余額部分18.8萬的50%(9.4萬)可以一次性購買穩健的投資收益型的保險產品,彌補其家庭投資能力不足的問題。另外50%購買定期存款或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