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靜今年16歲,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
但是,不知是韓劇看多了,還是受周圍同學的影響,從初三開始,小靜總是將自己打扮得奇形怪狀。她喜歡將自己打扮成成年人的樣子,吊帶裝、超短裙、燙發、濃妝,跟社會上的某些人比性感。為此,媽媽很生氣,說她打扮得像“站街女”,在外邊招搖,讓自己在街坊鄰居面前抬不起頭。老師批評她奇裝異服敗壞了校風,勒令她改過并做深刻檢討。但是,面對家長和學校的教育,她不僅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又去美甲店做了美甲,回家張著兩只手,連家務也不能做了,說是怕弄壞了指甲。因為固執倔強,她曾被爸媽打罵,被學校處分。但對于這些懲罰,她毫不在意,依然張揚著自己的個性。
最近她又換了打扮,學著韓劇中的人物,穿短到大腿根的熱褲、露肚臍的小衫。其夸張的發型,暴露的裝扮,尤其是臉上化的妝,簡直是嚇死人。眉毛短粗,黑黑的眼影把眼睛涂成了熊貓眼,更慘不忍睹的是嘴唇和指甲都涂成了黑色,十足一“鬼妹”。有天晚上媽媽起夜上衛生間,在客廳遇到剛從外邊回來的她,一照面,她雷人的妝容,將媽媽嚇得尖聲驚叫。
小靜的“壞女孩”打扮讓爸媽很焦慮,想過很多辦法敦促她改正,都無濟于事,逼急了,小靜就離家出走,與一幫孩子待在網吧打游戲,不上學也不回家。她總說爸媽不理解她,她這樣打扮,是追逐時尚潮流,爸媽老古董了,不能要求自己順應他們的審美觀。
看著小靜每天將自己打扮得稀奇古怪,她媽媽除了嘆息,已經毫無辦法。她媽媽弄不明白,好好的一個小女孩,怎么會變成這個樣子,難道自己真的跟不上潮流了嗎?小靜小的時候不這樣,上小學時很乖巧懂事,叫她做什么就做什么。自從上了初中后就跟變了一個人似的,老說媽媽嘮叨,多說一句就厭煩,摔門就走。上高中后更離譜,總是跟父母對著干,父母說東她說西,父母做什么在她眼里都是不對的,只有她自己做的是對的。面對小靜的叛逆,小靜的媽媽心力交瘁。
專家點評:進入青春期后,大多數孩子都會出現一些叛逆現象。以前聽話的乖乖女、乖乖兒不知怎么就變得像頭牽著不走打著倒退的犟驢了。叛逆心理往往使孩子像渾身長滿刺的刺猬,許多地方讓父母越來越看不慣。可是父母如果急于“拔刺”,非但刺拔不了,還會讓兩代人之間的代溝越來越深。教育處在青春期叛逆狀態的孩子是件很棘手的事,父母的說教會被孩子當做耳旁風,打罵更是不行,只能強化孩子的對抗情緒和叛逆心理。有的家長說干脆放任不管,那更是很危險的。因為孩子并不成熟的個性和主見,如果不加約束的話,難保他們不會出現行為偏差甚至滑向歧途。
結合小靜的具體情況來說,處于青春期的她,意識到自己已從一個小丫頭變成了一個大姑娘,但什么樣的女性是最有魅力的,在她的心里還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茫然之下她便參照自己身邊或者影視作品里自認為時尚的元素來模仿。也許小靜的媽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審美觀與女兒之間存在著差異。小靜媽媽那個年代崇尚的是清純,而在這個崇尚個性的時代,娛樂界崇尚的大都是性感和前衛,所以,只要是被社會推崇的,年輕人就喜歡模仿。至于事物本身的好壞,對他們來說是不重要的,因為處在青春躁動期的他們,最需要的就是肯定和關注,能博得眼球,就是最大的勝利。
小靜的媽媽不必過分擔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除了孩子的個性外,良好的家庭環境,科學、藝術的家庭教育方式也起著關鍵的作用。所以,小靜媽媽要了解女兒成長過程中的規律、特點,運用科學的方法去化解孩子性格中的叛逆,培養她形成自我價值觀和審美觀,引導她理性地思考和分析問題。同時,引導她廣泛接觸社會,讓她逐漸樹立正確的價值判斷標準,幫孩子走好青春期這人生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