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由國家知識產權局主辦、以“實施專利戰略、推動創新發展”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專利周在全國同時拉開帷幕。當天上午,在北京主會場舉行了盛大的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央紀委駐國家知識產權局紀檢組組長肖興威主持。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弗朗西斯·高銳、北京市副市長洪峰出席開幕式并致辭。此外,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賀化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外交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環境保護部、鐵道部、農業部、商務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海關總署、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國家林業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共青團中央、中華全國總工會、國家開發銀行等部門的有關領導出席了開幕式。
田力普在本屆專利周開幕式上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當今世界已進入大發展大調整大變革的時期,我國正處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時期。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重要且緊迫的歷史任務之一。實施專利戰略就是要進一步推動專利制度與經濟發展的全面融合,充分發揮專利制度在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中的作用。為此,我們要以運用專利制度和專利資源為核心,大力實施專利戰略,把促進專利與經濟融合作為主攻方向,把專利運用和保護作為重要突破口,推動專利制度與經濟發展的全面融合;努力營造良好的專利法治、市場和文化環境,大幅提高專利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積極服務創新主體,充分發揮專利制度對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支撐作用,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田力普表示,“十一五”時期,特別是自2008年中央決定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以來,社會創新主體的知識產權意識得到了顯著提升,我國專利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全國專利事業發展戰略(2011-2020)》的發布實施,成為了我國專利事業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二是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順利完成第三次修改,專利法律法規、政策體系更趨完善;三是專利申請數量大幅增長,專利審批能力顯著增強,專利執法力度、能力和機制建設進一步加強;四是企事業單位專利工作水平明顯提升,專利信息傳播與服務能力顯著提高;五是專利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相信在國家各部委和全國各省市區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積極參與下,中國專利周必將成為服務創新、服務社會的重要平臺。尤為關鍵的是,今年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的第三年,國際組織、各國政府、社會各界都在深刻反思、探究危機產生的原因,尋求世界經濟和各國經濟的未來發展之路。而以專利為核心的知識產權作為一種戰略性資源,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在國家經濟發展和企業競爭中,共重要地位和作用將更趨突顯。我們相信,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中國專利的影響力也日益擴大,歐美發達國家也越來越重視中國專利,中國正由專利大國向專利強國邁進。
記者從本屆專利周現場了解到,本屆專利周主會場活動由國家知識產權局與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在專利周期間,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發布了《2012年全國專利事業發展戰略推進計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聯合舉辦了第十三屆中國專利獎頒獎典禮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區域研討會,并開展了專利電子申請全國推廣活動。同時,首屆中國專利年會、“校園發明與創新”高峰論壇等活動也將在北京主會場同期舉辦。
隨后,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局長汪洪介紹了本屆專利周北京地區的活動情況。他指出,本屆專利周北京主會場活動得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也得到了國家相關部委、北京市相關委辦局的大力支持,成為凝聚力量,創新思路,推動知識產權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釋放更大能量的一個重要平臺。本屆專利周主會場面積超過8000平方米,規模創歷屆之最。專利周期間,主會場將以開放的形式迎接海內外賓客,全程免費向公眾開放。此外,我們還會緊緊圍繞“實施專利戰略,推動創新發展”的主題策劃和設置活動內容,爭取通過專利周活動使廣大企業和社會公眾認識專利、了解專利,并能夠科學運用和自覺保護專利,讓專利更好地融入經濟和社會生活中。
據了解,自2007年以來,中國專利周一直秉持異地同時、組織方便、資源節約、參與便利、切實有效、服務創新的舉辦原則,不斷改進組織模式,豐富活動內涵,創新活動形式,擴大活動規模,提高群眾參與度,持續提升專利周品牌的社會影響力,努力打造一個集宣傳專利知識、展示專利技術、交易專利產品、運用專利制度、開展專利保護、營造專利文化于一體的政府主導、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中國專利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