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的”)與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力”)兩大空調巨頭的專利之爭近日終于落下了帷幕。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廣東高院”)11月13日對美的、格力專利權糾紛案作出了終審判決:廣東高院認定美的公司侵權行為成立,責令其立刻停止銷售侵權的空調產品。并賠償格力公司經濟損失200萬元。
這場長達三年之久的專利“馬拉松”雖然以格力的勝出而告終,但就在格力拿到勝訴判決沾沾自喜之時,美的又爆出猛料——美的目前主推的是格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變頻空調,而美的涉嫌侵犯格力專利的技術產品目前已下市,由此不排除競爭對手有借機炒作之嫌……這場美的與格力的專利博弈,其背后究竟隱藏著何種玄機?在看似簡單的專利侵權案中,是否還有商業利益的驅使?
專利博弈的始末
據廣東高院的判決書顯示,2007年4月,格力自主研發了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睡眠習慣控制房間溫度變化,從而提高睡眠質量的技術(以下簡稱為“控制空調器按照自定義曲線運行的方法”)。隨后,格力于當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發明專利,并于2008年9月獲得了專利證書。格力又于2007年8月至11月期間,先后向市場推出了應用該技術發明專利的臥室空調“睡夢寶”、“睡美人”等系列產品。
2008年11月,格力在發現珠海市泰鋒電業有限公司、國美電器北京朝外店等商場正在銷售美的公司生產的“夢靜星”系列空調產品后認為,美的生產的此款“夢靜星”系列空調產品侵犯了格力的發明專利——“控制空調器按照自定義曲線運行的方法”。當年12月,格力以美的涉嫌侵犯其發明專利權為由向廣東高院提起訴訟,要求美的立即停止對格力的侵權行為并賠償對格力造成的一切經濟損失。
隨后,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珠海中院”)受理此案并于2011年4月作出了一審判決:珠海中院認定美的在其生產的KFR-26GW/DY-V2(E2)等4款空調器產品中擅自使用涉案發明專利方法,侵犯了格力的發明專利權,并依法判決美的立即停止使用格力享有專利權的“控制空調器按照自定義曲線運行的方法”,停止銷售、許諾銷售侵權的產品,并賠償格力經濟損失200萬元。美的不服珠海中院做出的一審判決,后向廣東高院提起上訴。廣東高院經過審理后于近日對此案作出了終審判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法應予維持;美的公司的上訴理由和上訴請求均不成立,依法應予駁回。
案件背后的炒作
“美的于2008年推出的‘夢靜星’系列空調產品已經退市了……自2008年開始,美的開始主推變頻空調,并且都是依賴自主知識產權。”美的一電器公共關系部負責人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美的與格力的專利訴訟案件已長達三年有余,本來案件的審判情況已對美的非常不利,沒想到競爭對手近期卻借著這個機會作宣傳,在廣東本地大型紙媒上刊登了訴訟案的審判結果。”
記者后經調查發現,原來格力的確于11月14日在廣州某媒體上刊登了近半個版面的《關于美的侵犯格力專利權的律師聲明》(下稱律師聲明)。業內專家認為,美的利用與格力的專利官司為自己著實做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廣告,此舉大有窮追不舍的意味。隨后,格力董秘辦工作人員也表示,格力發明“控制空調器按照自定義曲線運行的方法”的時間明顯早于美的,由此可認定,美的“夢靜星”系列產品顯然是抄襲了格力的“控制空調器按照自定義曲線運行的方法”專利。
相比格力“律師聲明”的高調宣傳,美的對于起訴格力專利侵權的相關訴訟似乎保持著一貫的低調。原來就在格力控告美的專利侵權期間,美的曾請求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格力“控制空調器按照自定義曲線運行的方法”發明專利無效。在專利復審委員會維持該專利有效的情況下,美的隨后又先后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請訴訟,要求法院判決專利復審委員會對格力發明專利的認定無效,但最終均以敗訴而告終。
對此,行業專家分析指出,市場經濟的成熟不僅表現在對法律規則的尊重,也同樣表現在對競爭對手的尊重。“美的格力專利侵權案”判決生效后,也就意味著美的最近兩年高調推出的系列睡眠空調產品將被勒令退出市場,而格力在此場專利之爭中,不僅成功打敗了競爭對手,還借官司之機為自己做了個免費宣傳……此舉的確難逃商業炒作之嫌。
“第一”,之爭由來已久
記者通過對美的、格力兩家產品的調查后發現,兩大空調巨頭在此次專利之爭中所涉及的節能、靜音產品的拉鋸戰可追溯到2007年。
2007年8月,美的率先發布了行業首款為睡眠打造的臥室空調“超靜星”,掛機的最低噪音為24分貝。同年,美的推出了噪音值同樣達到22分貝的“夢靜星”空調新品。2007年底,格力電器空調高端新品直流變頻“睡美人”也在全球同步上市。同時,格力電器還表示,這款由格力電器自主研發的正弦波直流變頻技術空調被廣東省科技廳評定為“國際先進”水平。
2008年初,為了滿足消費者對舒適度的要求,各大空調品牌都推出了強調靜音功能的睡眠空調。亦有報道指出,當年大中電器里的空調新品,大約有60%都是注重這一特色功能的,如美的推出的第二代睡眠空調“夢靜星”、格力的“睡夢寶”等等。
2008年以來,美的、格力主推產品突然轉向變頻空調市場,兩家相繼推出新的變頻空調控制技術,爭奪從10Hz到4Hz的“低頻第一”的頭銜。2008年底,美的拋出價值數十億的直流變頻零部件巨額采購大單,進而在業內率先發生變頻空調價格戰。2009年2月18日,格力又與日本大金公司在珠海簽訂了壘球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斥資9.1億元成立生產變頻壓縮機、精密模具的工廠。
此前,針對美的在變頻空調領域沒有核心技術的“軟肋”,格力總裁董明珠曾經公開表示,某些同行動輒吹噓變頻第一,實際上只是簡單地拿國外變頻零部件來貼牌生產,甚至有些根本就是假變頻。而針對美的2010年的“戰略宣言”,董明珠則認為,格力的第一從來不靠空談,所謂的兩強之爭更不合實際。
對于美的與格力這起訴訟案。有投資者戲謔道:“200~\"元的賠償,早在侵權產品上賺回來了,所以抄襲還是劃算的。”
從“價格戰”到“技術站”
據了解,格力、美的并稱為中國空調業的兩大巨頭,原先格力在空調業遙遙領先,近年來美的通過擴大上游壓縮機產能、發力變頻領域等舉措,大有趕超格力之勢。據格力2011年上半年年報顯示,今年1-6月,格力空調的銷售收入為372億元,漆包線、壓縮機、電容的收入為2.7億元;而美的空調及零部件收入約為425億元。顯然,美的空調產業鏈的收入已超過格力,但是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曾透露,單純就空調整機的銷量而言,格力仍排行業第一位。此外,格力、美的、海爾三個品牌已占據了六成以上的國內空調零售額。今年第三季,空調業庫存高企。但格力和美的都沒有再走價格戰的老路。據格力某經銷商透露,格力、美的庫存的空調均沒有降價的消息。
由此,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美的和格力這起官司也說明了中國空調業競爭已實現了由以往的價格戰轉向技術戰的升級。為了順應全球節能環保潮流,變頻空調已成為空調業的發展方向。這可從美的近年來在變頻領域著力突破的成績中得到證實,據悉,美的已連續三年獲得國家信息中心頒發的“變頻空調銷量冠軍”稱號,但美的銷售量的輝煌成績也給同作為空調業巨頭之一的格力帶來了壓力。也有專家指出,“美的剽竊格力專利技術”事件再次給中國企業敲響了警鐘,在當前《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描繪的大背景下,企業不能不擇手段地“借用”他人的技術成果來實現自己的銷售神話,相反,企業在鼓勵保護自主創新的基礎上,更要時刻關注自己的創新碩果不被競爭對手竊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