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的問世,給人們增添了許多樂趣并使出行更方便。但是,飛機失事時有發生,使一幕幕慘劇重演,也令人不寒而栗。這些事故除少數系人為破壞或氣候惡劣造成之外,還有不少是飛機材料本身有問題而引起的。
1954年1月,一架由意大利飛往英國倫敦的客機,在起飛20分鐘后突然失事,機上35名乘客全部遇難。事故的起因竟然是一扇窗框因金屬疲勞引起斷裂導致的。更慘的一起事故是1978年5月,美國一架大型客機因發動機內的一個小小螺釘斷裂造成機毀人亡,致使27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喪生。
在許多事故中,因飛機機翼斷裂導致機毀人亡的悲劇,更是屢有發生。飛機能飛,主要靠發動機和機翼。發動機不轉,等于人的心臟停止跳動·機翼斷裂,就酷似飛鳥折斷了翅膀。飛機是無生命的物體,即使它帶病飛行,駕駛員也很難發現。
如果飛機不管在什么地方剛一發生毛病,就能報警,或一出現裂痕,就能自動“打上繃帶”自我搶救,那該多好啊!那么許多慘劇就可以避免發生了。在一二十年前,這樣的想法還只是一種幻想,但現在就不同了,科學家們正在研究一種新型材料,將把人類的這一幻想變成現實。他們通過各種方法,試圖使飛機上的關鍵結構具有自己的“神經系統…肌肉”和“大腦”,使它們能夠感覺到即將出現的故障,并能及時向駕駛員和機組人員發出警報。
科學家們想出的辦法是:在高性能的復合材料中嵌入細小的光纖,使它們能像“神經”那樣感覺到機翼上受到的不同壓力,通過測量光纖傳輸光時的各種變化,可以測出飛機機翼承受的不同壓力。在極端嚴重的情況下,光纖會斷裂,光傳輸就會中斷。于是就能向飛行員發出即將出現事故的警告。
在美國,有一位名叫穆凱席甘迪的航空教授,正研究一種能自動加固的直升機水平旋翼葉片。當葉片在飛行中遇到疾風而猛烈振動可能斷裂時,分布在葉片中的微小液滴就會變成固體而自動加固葉片。還有的科學家正在研究一種能減弱某些振動的飛機座艙壁材料,使飛機能平穩飛行。其原理是:利用裝在墻壁內的壓電材料,使墻壁振動的方向正好和原來的振動方向相反,這樣就等于消除了座艙壁和窗框產生疲勞斷裂的條件。
新型的航空材料使飛機在飛行時更加安全可靠,減少了飛行事故發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