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撒哈拉日落、洞穴旅館、麥地那、古斯-古斯 、地中海浴療、《星球大戰》、
迦太基、藍白小鎮、沙漠綠洲。這些關鍵詞,
構成突尼斯的美妙變奏——觀賞、體驗、美食、購物。
年初的一場“革命”,讓隸屬于非洲版圖的突尼斯看起來酷烈又深重。
然而,這大約只是一種來自遙遠之地的“想象”,擇取與生發于CNN鏡頭,
并不能代表真實。真實是什么,騷亂后半年,
再次踏上突尼斯國土,意識到這里與兩年前我來時幾乎一樣,
仍舊是非洲北端的超級旅游國家。
從托澤爾到杜茲
住撒哈拉Zaafrane帳篷酒店,沖沙丘,數星星
★#8197;★#8197;推薦:棕櫚林主題樂園:在滑翔索道上穿行棕櫚林間,
半空中體驗人猿泰山的豪邁;撒哈拉飆車沖沙:住帳篷營地騎駱駝。
托澤爾(Tozeur)是著名的“棕櫚之鄉”、進入撒哈拉的主要門戶、也是世界著名的綠洲之一。從托澤爾機場坐車不到20分鐘,就能看到一座座掩映在棕櫚林中的風格獨特的度假酒店。幽靜,潔凈,絲毫想象不出若干公里之外就是黃沙連綿的撒哈拉沙漠。
托澤爾的中心地帶是面積1000公頃的椰棗樹林,它們靠一套13世紀開發的灌溉系統茂密生長了700年。地下泉水的澆灌維持這片綠洲脆弱的生態平衡。最高一層是椰棗樹,中間是橄欖、柑橘、無花果、香蕉、梨桃,最低一層是各種蔬菜。陽光透過濃密枝葉,金黃色的椰棗墜在枝頭。托澤爾綠洲花園的園藝工三下兩下就爬到椰棗樹上,摘下一嘟嘟的椰棗請我們品嘗。
人類在沙漠邊緣創建綠洲,但曠野黃沙才是這塊地域的主宰。由托澤爾出發,老城中心的清真寺尖頂、店家的彩陶、彩巾、各式招牌等等閃過之后,一叢叢低矮綠植趴伏的戈壁沙地一望無際地展現眼前。
乘四驅車行在撒哈拉,遠方不時有小股沙塵暴旋卷直上,沙霧迷籠,野駱駝在地平線另一端奔跑。探奇撒哈拉最刺激的一項就是在一座座沙丘間玩“瘋狂老鼠”,加速、上坡,左旋右轉,隨后在沙丘頂端突然一腳剎車。眼前是幾乎垂直的沙坡,再一腳油門,讓車子斜沖下去,讓風聲、引擎聲、尖叫聲一齊轟炸耳膜。
撒哈拉是這個星球的死亡禁區,也是每個旅行者的夢想。海市蜃樓、綠洲、溫泉、大漠落日圓,這種種想象與奇跡都會在撒哈拉中變得觸手可及。在大漠中露營尤其值得期待,看頭頂萬千繁星劃過,點起篝火,與野狼共舞。
Zaafrane帳篷露營區是專為游客準備的撒哈拉體驗營地,二十多頂大帆布帳篷,每個帳篷里2-4張床,椰棗葉梗編的小方桌當床頭柜,一盞電燈。沙漠營地有洗漱間、帳篷餐廳,甚至酒吧。營區中央一口轆轆水井在這個沙漠地帶倍顯稀有。營地里很棒的體驗之一,是可以跳進沙漠泳池暢游一番。
在帳篷營地住個一天半日的,騎駱駝和自駕四輪摩托飛馳沙海更是不容錯過的刺激體驗。營地門口就可以租到駱駝。黝黑的柏柏爾人既是駝夫又是導游,他們會牽著你騎的駱駝在沙海間穿梭40多分鐘。有時駱駝走得快了,沙丘間的上坡下坡就像乘坐嘉年華的海盜船,遠看,一列列馱著穿阿拉伯袍、包裹藍色頭巾游客的駝隊,在沙浪間游走,就像一千零一夜中的商隊再現。
自駕四輪摩托在轟鳴中翻越沙丘才真正令腎上腺素加速分泌。手潮的騎手不多久也可以斜著膽子在三四米高端沙丘上自由翻飛,沖坡、俯沖、上升、掉頭、給油……在撒哈拉沙間游戲,其實駕馭的還是自己的勇氣和耐性。
當太陽的余輝籠罩沙丘時可以“鳴金收兵”,這時晚飯會準備停當。席間,廚子和服務員,搖身一變,都成了多才多藝的音樂人,各種奇怪的樂器拿起來就彈,一開嗓子就是悠遠的腔調。
當帳篷罩上幽藍色天幕的時候,篝火點燃,火苗很快竄出一米多高,倚在沙毯上抬眼望星空,繁星拉扯出一條閃亮的錦被,披覆著它,兩耳搜索到的,是營地主人、司機們的神侃和篝火的噼啪聲。沙漠曠野里,各種聲音都會一點點被風拽走,讓人體驗一把一千零一夜的場景。
夜深月黑星朗風高,即便裹在御寒的沙漠大袍Jebba里,還是感覺到沙漠深夜的寒氣漸漸襲來。懷著浪漫夢想的人踏入撒哈拉后才會發現,沙漠是個無關風月的地方,一切浮躁騷動都在沙漠的極度無情中轉化成一個單純的信念:活下去。
篝火把空氣點燃,也把柏柏爾人血液里的激情燒熱,琴聲、鼓點比方才更激越地響起,班迪爾琴、達姆達姆鼓,驅動他們的身體同火苗一起跳動。當篝火快要燃盡,一個男子把面團壓攆成一張大餅,埋進沙子,用篝火的余燼覆蓋上。等待大餅烤熟的時候,我們跟著唱歌,歌頌真主賜與食物。大餅烤熟(當地人叫厚比思),每個人分到一塊,熱熱的,放到嘴里,連著細小的沙子,滋味美妙。
星光籠蓋四野,沙漠深處傳來低沉的狼嗥。沒有電視,沒有網絡,撒哈拉的夜卻活色生香。
從馬特馬他到星戰外景地
鉆進洞穴,和“外星人”第六感接觸
★#8197;★#8197;推薦:在柏柏爾人家舉行一場柏柏爾風俗的婚禮,
認個柏柏爾丈母娘;到《星球大戰》外景地觸摸一下還留在原處的發射塔。
馬特馬他是以柏柏爾部落的總稱“馬特馬他”命名的。馬特馬他地區現在仍是柏柏爾人的聚居地。當地人為躲避陽光的直射,開鑿洞穴作為房屋。放眼望去,一片土黃色之中,山坡起伏,坡壁和坡頂密密匝匝洞穴密布,這些洞穴組合在一起,好似噴發過的火山口,或者遭受過炮彈轟擊的戰場。
受撒哈拉沙漠影響,這里終年干旱酷熱。但柏柏爾人的“地下村莊”卻空氣清新,涼爽舒適,一年四季都不怎么受氣候影響。我們探訪了一戶柏柏爾人家。凹陷的大坑里,就是開鑿的“窯洞”。古代的柏柏爾人為了生存,依丘陵地勢先向下挖一個大坑,大坑直徑約10米,深六七米。然后他們再沿坑壁挖一個個類似窯洞的洞穴,坑底的中央便成一個露天庭院。
迎接我們的柏柏爾大媽紅黑的臉膛掛著笑,帶我們參觀各種用途的洞屋,她的女兒給我們端來薄荷茶,面對相機鏡頭靦腆不語。馬特馬他柏柏爾人典型的洞穴式建筑分兩層,底層是臥室、作坊、廚房和儲物間;二層是用來存放糧食的倉庫。一個洞口就代表一間洞屋。洞口處都畫有魚和手的圖案,這是柏柏爾人的“保佑符”,魚代表“吉祥”,手表示“平安”。
如果你帶著女朋友,可以到一戶柏柏爾人家舉行一場柏柏爾風俗的婚禮,而你新認的柏柏爾丈母娘會告訴你,根據他們的習俗,如果要娶這位姑娘,必須牽來兩頭駱駝作聘禮。
特殊的地貌,不僅留存著古老民族的古老習俗,還吸引來多部電影到這里取景拍攝。Kasarhedada酒店洞穴外看到同伴興奮揮舞“星戰”電影中杰迪武士的炫目“光劍”;金色的駱駝山兀立前方,喚起我對《英國病人》場景的記憶。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馬特馬他的獨特地貌吸引一撥撥制片商、大導演到這里拍攝或科幻或戰爭題材的大制作電影,這些外景地又成了一撥撥電影粉絲們的朝圣地。
撒哈拉的起伏沙海和寸草難生的礫石曠野,很讓我們領受了洪荒年代的地球風貌。在方圓數百公里壯闊嚴酷的不毛峽谷穿行,仿佛我們才是降落在這片星球的外星族類。某天,如果在荒漠公路行駛中突然發現某地停了四五輛越野,或者突然間人影螞蟻樣游移,九成概率,這個地方就是影迷追逐的電影外景地。現實與科幻、真實與虛構,nonfiction的突尼斯于是部分演化成fiction的電影突尼斯,“星戰系列”、《印第安納·瓊斯》、《英國病人》、《布萊恩的一生》、《拿撒勒的耶穌》……就是突尼斯“電影大餐”的一道道菜肴。
達玫赫扎綠洲(tamerza)是《英國病人》的外景拍攝地。這部由沙漠、飛機、地圖、戰爭、壁畫和匈牙利歌謠所構筑的影片被譽為如油畫般的柔美。S形的峽谷恣意伸展,形貌壯觀;低矮的石墻,破敗的房屋,曾經的酒吧還在,只是不見了擺放其上的威士忌。
遙望遠方太陽一點點變了顏色,從明亮的黃到炭火的紅,峽谷中蜿蜒的銀鏈也跟著變幻出不同顏色。殘陽如血。坐在靜寂的沙丘上,聽微風咝咝吹來,等待日頭沉入撒哈拉盡頭的一瞬。不知道數千年前在這里駐守陣地的羅馬士兵,會不會望著落日,用他們的語言發出“大漠孤煙直”一類的感慨。
從蘇塞到哈馬馬特
地中海舒朗假期,五星酒店海水浴療,從外爽到里
★#8197;★#8197;推薦:乘海盜船出海,PGA錦標賽級球場打場高爾夫;享受世界上最好的海水浴療法。
蘇塞(Sousse)是突尼斯第三大城市,被譽為“地中海的花園港”,曾經是著名的腓尼基人城市。建于中世紀的城垣、宗教建筑、王公府第、地下陵墓和民居錯落有致,鋪陳在海岸的山丘臺地上邊,土黃色的基調映襯著從早到晚變幻的地中海藍,顯得厚重神秘。
蘇塞老城不遠的海岸酒店一座座排開去,一直綿延到數十公里外的艾勒·甘塔烏依港。據說當年阿拉伯人和歐洲人都是從這里上岸進入突尼斯的,直到今天,這里仍是地中海南岸最受歐洲人青睞的城市。
旅行社老板yoyo為表達歡迎之情,特意邀請我們登上一艘中型游艇。一分鐘后,我們就被深邃的地中海藍包圍,海鷗兜著海風振翅翩飛,造型夸張的醬紅色海盜船不時行過船頭,船上的“海盜”游客一個個興奮地向我們揮手致意,大聲呼哨。遠處則是可以停靠300多個私家游艇的碼頭。
出海回來還不過癮,不妨再到看得見海景的地中海餐廳享用一頓海鮮大餐,新鮮的烤魚、突尼斯傳統菜肴、甜點、薄荷茶,一切都那么可口,好滋味中便迎來悠閑的午后時光。
甘塔烏依港還擁有一個36洞的PGA錦標賽級高爾夫球場。占地130公頃的兩個18洞球場占據了整個港口度假區地勢最高的一片地域,一個是海景,一個是全景。開桿打球,目之所及不是蔚藍大海,就是蔥郁橄欖樹、棕櫚樹。
距蘇塞不到2小時車程的哈馬馬特,是突尼斯第一大旅游城市,這個古老的漁港曾是世界上最富庶的地方之一,現已成為海濱療養勝地。哈馬馬特分老城及新城即雅思米娜-哈馬馬特兩部分。老城是10世紀由阿拉伯人建造的,現在仍保持著以前的格局,遭毀壞的部分建筑也都被按原樣修葺。老城大致可以分居住、經商和游覽三個區域;雅思米娜-哈瑪馬特則面臨哈馬馬特灣波光粼粼的大海,高檔酒店一家接一家,住在海濱酒店,既能到麥地那購物,又能在海邊揮桿,享受高球假期。
我#8202;#8202;們住的Laico Hammamet酒店,是哈馬馬特旅游業發展后最早修建的一批高檔連鎖酒店之一,海水浴療是酒店最受住客青睞的休療方式。水療中心分兩層,上面是進行海水浴療的地方,樓下則是傳統的按摩理療房。七八個海水浴療房中分別放置各種不同治療功效的儀器。調節內分泌平衡的儀器有助于恢復身體各機能的平衡,水動力按摩浴缸則可以通過海水的強力按摩達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元素、無機鹽類、有機物質和溶解氣體等,海水浴療法就是利用海水及不同種類的海泥、海沙與其它海洋萃取物,為身體進行養生或是治療,讓海水中含有各種元素,通過皮膚滲透到體內,作用于各種器官。做海水浴療,首先應該跳下已經過加溫和消毒的海水浴池泡一會,理療師便會讓客人逐一站到相應位置,開啟強力沖水孔,沖擊按摩背部、肩部、腰部、大腿、小腿甚至腳踝處,起到舒張、緩解的功效。
隨后轉到傳統的按摩理療房中,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可以選擇植物精油按摩、消除疲勞按摩、印度式按摩等不同療程。旅行的舟車勞頓,選擇全方位按摩,身體無疑將徹底放松。理療師手法嫻熟、力道適中,她們可以憑經驗摸出客人哪個部位存在問題,便會特意在這些部位給予特別按摩。給身體涂抹上純天然的海藻,然后進入高壓蒸汽艙蒸20分鐘,洗去全身海藻后,皮膚會變得更加細膩光滑。整個過程下來,從毛孔到精神都煥然一新,這時再伸展于躺椅,邊品甜茶邊瞭望窗外海景,那滋味,你懂的。
突尼斯被公認為“世界第二大海水浴療目的地”,海岸線一帶分布著眾多的水療中心,許多酒店都配有專門的海水浴療中心。如果想要定制服務就要去高級海水浴療法,或者 balneotheraph (浴療法)中心,在那里可以得到私人級別的專享服務,包括印度草醫學按摩,石療按摩和指壓按摩。突尼斯的所有水療項目,相比法國價格更低廉,因此每年都吸引成千上萬的旅游者涌入突尼斯來享受海水浴療法,這里邊就包括很多法國人。
從哈馬馬特到突尼斯城
游走麥地那,淘寶購不夠,把突尼斯記憶打包帶回家
★#8197;★#8197;推薦:游走迷宮老城,抽管水煙品咂突尼斯味道;銅盤上刻下名字,選張羊毛織毯,挑個駝皮包,買的是地道。
哈馬馬特老城的麥地那似乎永遠那么熙熙攘攘。 哈馬馬特老城是由15世紀的老城墻環繞而成的,街巷如迷宮,有些小巷不足一米寬,可屋門照樣油漆、裝飾得漂亮,而且里邊沒準別有洞天,是個現代派畫廊也說不定。登上城墻,一片白墻白頂的老城盡收眼底,而另一邊,則是波濤起伏的哈馬馬特海灣。
老城出入口處有家茶館,在鋪著羊毛毯的凳子上歇歇,要杯咖啡,再抽一筒水煙,一下午的好時光可以這樣一直延續下來。
到了突尼斯,請先調整下購物的概念,不是說在突尼斯買不到世界名牌,但如果只覺得那才是shopping,那就out了。到突尼斯購物,買的就是琳瑯滿目色彩豐富手工精巧的物件,要是逛了麥地那不買點東西,都不好意思回國。
阿拉伯語里麥地那(Medina)就是“古老的城墻”之意,后來成了老城集市區的代名詞,建筑格局是以清真寺為核心,再向四周擴散出民宅、商業攤點及各種公共娛樂設施。突尼斯所有麥地那中,屬首都突尼斯城的規模最大人口最多,但哈馬馬特、蘇塞等城市的麥地那也都各有特色。
首都突尼斯城的整個老城,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突尼斯城12世紀開始成為首都,12-16世紀期間是整個伊斯蘭世界最富庶的城市之一。10道城門隔出麥地那舊城。老城狹窄的巷道內隱藏著800多座宮殿、行政機關、伊斯蘭學校、清真寺、陵墓。
麥地那完全是當地人生活的“寫真場”。婦女們各色包頭,在街角小商店里采購利比亞咖啡或綠茶。棕紅藏青的柏柏爾小地毯隨意堆放在小店,陶瓷碗碟、皮駱駝擺設、彩色披肩、阿拉伯拖鞋、羊絨斗篷、沙漠玫瑰、首飾、香水、甚至嫩綠的草料和廉價的家用器皿……滿坑滿谷,花哨得分不出層次。幾步開外就是快餐店,伙計緊趕著往長條面包里塞進辣椒、橄欖、羊肉、西紅柿、酸黃瓜,順手就遞了過來——他以為我是等在店前的顧客了,旁邊最終拿到這份“突尼斯三明治”的小伙子沖我一笑:“好吃!來一個吧。”
中世紀時,賣炭的、打鐵的都被集中在城鎮的外圍區域,而賣鮮花、香水、金銀飾品等滿足上等人生活需要的店鋪則大多在清真寺旁邊擠得水泄不通。現在麥地那的商鋪早已打破傳統界限,集中了各門各類的商品,從突尼斯特產的地毯、鳥籠、呢帽,到全世界哪里都有賣的冰箱貼、馬克杯、明信片,基本一個不少。花1.25個第納爾買個小銅盤,店家會按照你的要求當場在盤子上刻上名字或祝福的話,有的游客一刻就是好幾十個,回家送給朋友,特別而又富于風情。
麥地那也是接觸當地民俗民情的最好地方。比如說,你就可以鉆進某家售賣掛毯、地毯的店鋪,這里各種花樣紋路的羊毛毯通常都是鋪天蓋地,里屋還堆滿一卷卷、一捆捆的毛毯,讓人眼花繚亂,這種前店后廠的店鋪里,總會看到不停在織機旁麻利地手工織毯的女子,坐下來讓她手把手教兩手,再跟會說英語的店家聊聊天,你一定會懂得很多羊毛織毯的知識和行情,知道怎么辨別羊毛毯的真假,甚至他家族的故事都說不定能聊出來。決定出手購買時應該了解,軟羊毛的價格會貴些,約3000第納爾,硬羊毛或者尺寸略小的則需要1400第納爾,還可以選擇加郵費運回中國的服務。
從沙漠地帶到藍白小鎮
一千零一夜宮殿里品嘗最創意地中海風味的阿拉伯fusion大餐
★#8197;★#8197;推薦:尋訪電影場景,吃駱駝肉體會大漠風情;漫步藝術家扎堆兒的海港小鎮,品嘗國菜。
在托澤爾以北60公里處的達馬扎村,有家“最浪漫的沙漠宮殿”的Tamerza Palace SPA酒店,它背對大戈壁,與Tamerza老城遺址相望,這座被稱為“Sleeping Village”的老城,實際上是上世紀60年代一場洪水沖擊留下的殘垣斷壁,所有房間的屋頂全被卷走,只有土坯矮墻殘存。
毗鄰的酒店和這殘墻形成鮮明對照。建筑融合了沙漠原住民柏柏爾人的巖上屋和阿拉伯庭院的造型,配套設施豪華,又是天方夜譚式的凡間奇跡。不遠處是由成片椰棗樹組成的綠洲,更遠處就是沙漠。這處度假型酒店入住最多的是自駕車游玩突尼斯的外國游客,但沒到午飯時分,探訪電影外景地的其他很多游客會選擇來這里用餐。
美食,是旅游突尼斯的一大主題。因為特有的地理位置和文明交融的歷史,突尼斯美食融合了沙漠原住民和地中海美食的特點。突尼斯人偏愛烤、炸、煎、炒、燒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哈里薩(Harissa)辣椒醬幾乎是每餐必上的開胃菜,拌上橄欖油用面包蘸著吃,極其香辣。開餐的沙拉,是西紅柿、洋蔥、青椒、紅椒、黃瓜、蘋果等混合而成的,清新可口,再點綴些金槍魚碎,更是鮮美。另一種特色的突尼斯菜Brick俗稱“大煎餃”,形狀類似餃子,體積卻大上不只5倍,也有些被做成三角形、扇形、草帽形的,里邊包上生蛋,混著洋蔥、蝦和碎肉,然后煎炸成金黃色,吃的時候,突尼斯人會告訴你,如果女士不小心把雞蛋的糖心兒流出來,這年就難以嫁人了。這噱頭,權當地道突尼斯風味的一款調味品吧。
Tamerza Palace SPA酒店的招牌菜是醬汁駱駝肉,雖然鉛灰色的濃稠湯汁實在跟色香味里的色搭不上,不能馬上激起食欲,但切出一小塊放到嘴里咀嚼,還比較勁道,味道也不錯。如果佐以辣椒,再配上一杯白葡萄酒,吃下一份駝肉應該不成問題。
突尼斯人嗜食辣椒,甚至已到無辣不成宴的地步。當地人認為,辣椒代表激情,當突尼斯男人發現自己老婆做飯的口味已經淡出鳥來的時候,他就明白這段婚姻可能已經到頭了。
突尼斯的國菜,叫古斯古斯(Couscous)。這道貌似簡單的菜肴是在蒸鍋中上層放上燕麥粉,下層放洗凈的生鮮(包括蔬菜,雞羊魚肉等),然后慢火蒸烤,直到生鮮冒出的香氣把燕麥蒸煮。裝盤時把燕麥放在盤底,鋪上蔬菜和肉。在藍白小鎮吃到的古斯古斯是這次行程中吃到的最棒的。
藍白小鎮這個名稱是中國人給起的,因為這座真名叫西迪布撒的依山丘而建的小鎮,只用藍白兩種顏色的客棧、酒吧、畫廊、店鋪,就勾勒出她所有的風情。小鎮的“賣相”也的確獨特:白色的民居、白色的別墅、白色的商店、白色的清真寺,在石板路兩邊次第錯落,耀眼的白把棕櫚樹的綠色、椰棗樹的茂盛、橄欖樹的招搖全不放在眼里,跟白色配的只有藍,藍色的窗、藍色的門、藍色的屋檐、藍色的廊柱、藍色的椅子、藍色的扶梯。一藍一白在地中海的陽光下“過曝”得不大真實。有人說在這里賣油漆的永遠不會失業,因為每年藍白小鎮的各家各戶都會對所有標志物重新油漆一番。
藍白小鎮距離突尼斯城不過20公里,受過羅馬人、西班牙人、土耳其人的“洗禮”,15世紀,在西班牙受到迫害的伊斯蘭教徒遷移過來,給建筑融合了安達魯西亞風格,因此拱門上少不了圓釘拼出的星星、月亮、弓箭,門框邊的裝飾和墻上的彩繪瓷磚,最常見的是花葉植物或幾何圖案,鐵窗窗欞是阿拉伯式的蔓藤渦卷。不長的主街,現在是個“自由市場”,商店、咖啡座、小販、追著外國人賣茉莉花的老頭,實在有點避之不及。三角梅掩映的門、Nattes咖啡館、清真寺旁的眾生……突尼斯的、敘利亞的、摩洛哥的、意大利、法國的畫家,有一搭沒一搭地練攤賣畫,打發時光,換點零花。
小鎮不大,體驗她的一個好辦法還在于中午時分找一家門口貼著刀叉招牌的望海餐廳,點一餐地道的突尼斯美食。我們進餐的美味古斯古斯就是在這里被隆重地盛在藍白兩色的加蓋瓷碗里端上來的。米粒金黃,雞肉酥香,搭配有煮制的胡蘿卜、土豆、西葫蘆、肉腸等,果然不負國菜之名。
在藍白小鎮值得品嘗的當然還有海鮮。突尼斯曾是法國的殖民地,突尼斯菜也帶有法國飲食文化的烙印。法式地中海狼魚就是最典型的菜肴。地中海狼魚被法國人譽為是“地中海最好的魚”,肉質細嫩,口感順滑,用橄欖油煎過之后,表皮泛著微微的金黃,搭配有青椒和小香菜的番茄汁,不僅賣相很好,味道也更加誘人。
主題旅行 —— 尋訪電影外景地
突尼斯南部的特色景觀受到電影藝術家的青睞,著名電影《星球大戰》和《英國病人》都是在這里取景拍攝的。當地特有的浪漫氣息也吸引了許多國際大牌導演的喜愛。 突尼斯之所以成為廣受國際大導演青睞的外景地,主要是因為這里有豐富多變的風光景色,既可以找到充滿歐洲韻味的城市,也能發現一望無際的大漠,既有伊斯蘭的宗教背景和獨特的建筑藝術,也有長久以來融合東西文化的獨特人文風情。
01
星球大戰
突尼斯南部的馬特馬他地區地勢起伏不平,幾乎都是寸草不生的地況,宛如月球表面。馬特馬他以南130公里處的塔圖因小城;塔圖因的Kasarhedada村;托澤爾(Tozeur)附近的星戰旅館 Sidi Driss;托澤爾西南60公里的昂屋姆迦麥(Onghe Mal)
02
印第安納瓊斯
杰爾巴島位于突尼斯東南部,面積500多平方公里。島的最大寬度和長度均為28公里,環島沙灘128公里,最高處不超過56米,清真寺、猶太教堂和白色的房屋分散坐落于棕櫚樹林間。杰爾巴島與陸地距離約為2公里,游輪每半小時一班往返于大陸與小島之間。這里的居民主要以種植橄欖、椰棗、織造地毯和打漁為生。部分場景與“星戰系列”外景相同。其他現實場景需要FIT客去實地發現。
03
英國病人
改編自僑居加拿大多倫多的著名作家邁克爾·翁達杰的獲獎同名小說。這是一個以戰爭和沙漠為背景的跨越時空的愛情悲劇,耗資2700萬美元。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意大利、法國、德國、突尼斯以及聯合國的200人參加了影片的攝制工作。影片在突尼斯境內的撒哈拉沙漠實景達玫赫扎綠洲拍攝,畫面壯觀、絢麗。 內夫塔(Nafta)附近的埃爾杰里德鹽湖;加貝斯(Gabes)老城麥地那是影片中戰時的開羅;靠近阿爾及利亞邊境線的米德斯(Mides)的Oases山峽谷;托澤爾以北60公里的達馬扎山泉(Tamerza)。
Tips #8201;突尼斯旅行錦囊
#10102;#8202;季節
北部屬熱帶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暖和濕潤。南部屬熱帶沙漠氣候,5-10月為最佳旅游季節。撒哈拉沙漠最佳旅游季節是3、4月和10、11月。一月太冷,沒法在沙漠里過夜。
#10105;#8202;航班
從中國到突尼斯沒有直達航班。土耳其航空、阿聯酋航空、法國航空和卡塔爾航空都有航線抵達,只是需分別在各國首都中轉。推薦法航,轉機所用時間最短。
#10103;#8202;貨幣
第納爾(Dinar),1第納爾約合5元人民幣。機場、酒店、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外幣兌換點。嚴禁攜帶第納爾出境。要保留當初外幣兌換成第納爾的賬單,花不完的第納爾可換回外幣。突尼斯機場免稅店只接受外幣。信用卡在突尼斯可以通用。
#10106;#8202;網絡
一般酒店的大堂都提供無線上網服務。費用一般為1小時5~10第納爾,部分酒店提供免費上網服務。另外還可以到標注有Publinet的網吧上網。一小時約2第納爾。
#10104;#8202;通訊
中國境內的GSM手機與突尼斯兼容,出國前需開通國際漫游業務。也可以在標有Taxiphone的電話亭撥打國際長途,使用1元,5元第納爾的硬幣即可撥通。
#10107;#8202;參考網站
突尼斯國家旅游局網站www.tunisiatourism.com,可得到突尼斯各景點的介紹和酒店預訂等信息。夏季是突尼斯旅游旺季,酒店一定要提前預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