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楊陽正式宣布退役。她曾在某次采訪中說過,每個運動員都有兩個人生,第一個是純粹的“體育人生”;回歸到社會以后,就不得不面對另外一段“社會人生”。
結束了“第—人生”后的楊陽,盡管曾經非常不適應,曾經處處遇到挑戰,卻只用了短短一年的時間,漂亮地完成了從世界冠軍到媒體人的轉型。現在,楊陽是出色的主持人、記者,是勤奮努力的媒體人,更是一個不斷成長的媽媽。也許,從成為母親的那一刻開始,人生就又向她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
C=Cookle world Y=楊陽
C:從世界冠軍轉型為媒體人,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什么?是否會覺得不適應?
Y:媒體人已經做了幾年了'基本上已經克服了開始的不適應。當運動員的時候必定接觸人比較少,交際圈子也小。工作后接觸的人范圍更廣'需要面對各式各樣的層面。
剛開始轉型的時候各方面都是挑戰,甚至可能基本的工作技能、電腦軟件知識什么都不具備。那時候每天都帶著一點緊張的小情緒去上班。而現在已經把自己之前的一些人際關系用到了工作中,并且由于對體育項目、運動員的熟悉,所以進入狀態比較快。不過我和陌生人打交道還稍微欠缺點經驗,不像其他主持人那樣能比較放得開。
C:轉型后的工作中,讓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
Y:2008年奧運會的時候,第一次以旁觀者的角度去參與奧運會,而不是一個運動員。我做節目主持人,還是直播節目,要在直播間里第一時間采訪這些新出爐的奧運冠軍,一同分享他們的喜悅。工作很緊張,印象十分深刻。
C:曾經做運動員的經歷對現在工作最大的幫助是?
Y:我覺得幫助還是挺大的。第一我曾是運動員的身份,所以會給采訪對象一種親近感,對體育項目和這個圈子里的人比較熟悉。第二我在從事一些主持人工作的時候,我會從運動員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可以和他們交流的更方便,這可能是我的一個優勢吧。
C:有孩子之后,工作重心和興趣是否有所轉移?
Y:轉變還是挺大的,現在生活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孩子。我會不自覺地去收集孩子的生活啊、教育啊等等方面的信息,這已經變成了一種本能。還有我也會總結和回想自己的成長過程,看看哪些是值得借鑒的經驗。
C:心態上有什么變化?
Y:變得更平和了,以前脾氣比較急。現在變得很有耐心,特別是在和孩子的交流方面。我會讓自己多一些控制,換到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盡量不讓自己太急躁。
C:孩子出生以來印象最深或是最有感觸的事是什么?
Y:具體的印象到沒有什么,但感觸最深的是他讓我更加有責任感了。而且孩子的出生,讓我作為一個女人感到很完整。我就是他的依靠,他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被認可和存在的價值。比如你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會有成就感,這也變相的滿足了大人的欲望,滿足了自己釋放母愛的欲望。
C:會特別注重培養孩子體育方面的能力么?
Y:會讓孩子去多嘗試,因為首先現在他還小(15個月)。我是由媽媽帶上體育這條路的,不過我不想刻意地培養他什么,我愿意為他創造一定的條件,但決定權和選擇權還是在他自己的手里。
C:工作忙時,是否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
Y:我除了上班、工作之外,全部的時間都盡量去陪伴他。記得我第一次離開他出差,有半個月,一是工作需要,二也是為了斷奶,那時候他才一歲。等我回來的時候,他真是嚎啕大哭,也不愿意讓我抱,其實這就是他的委屈和抱怨。
C:您有什么育兒妙招么?
Y:也沒有什么所謂的妙招。我們是男孩,就是不要太嬌慣他。不要怕磕了、碰了或者過分的呵護他,只要不是真的有什么危險。他現在剛學會走路沒多久,但都是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來,也不會非要媽媽抱或者什么的,我覺得這就挺好。
C:照顧孩子的過程會有壓力比較大的時候么?
Y:肯定有。比如現在很多人家里都是只有一個孩子,就都是小王子,小公主。我兒子現在就是家里的小王子,我們這一代還好,主要是家里老人隔輩兒親,教育觀念上有些分歧。大部分時間又都是老人在陪伴孩子,所以我會擔心孩子被寵壞。
TIPS:
楊陽:中國短道速滑四朵金花之一。曾參加過1994年、1998年和2002年三屆冬奧會,收獲4枚銀牌和1枚銅牌。雖然運動生涯無緣奧運金牌,但在世界杯和世界錦標賽上,楊陽共21次登上世界冠軍的領獎臺,三次刷新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