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作曲家羅伯特·舒曼誕辰200周年紀念。作為德國浪漫樂派的推進者,舒曼自幼顯露出音樂、詩歌、戲劇等多方面的才華。雖然在大學階段遵照母親的愿望學習法律,但同時仍孜孜不倦地醉心于音樂和文學。可惜,在觀賞了小提琴大師帕格尼尼的炫技演奏后,他大受刺激并在技術上急于求成,最終導致手傷,不得不結束自己作為鋼琴家的生涯,轉而專心于創作和音樂評論。1830年代后,舒曼開始將旺盛的創造力全部傾注于鋼琴領域,寫下大量鋼琴曲,這些作品與他的思想生活息息相關。遺憾的是,進入中年后,他的精神病日趨嚴重,一度發病跳入萊茵河,雖被人救起,但不久就溘然長逝。
舒曼創作的主題,大多集中在人們的內心世界,即著重于矛盾復雜的心理刻畫和性格描寫,并且常常帶有自傳的痕跡。他的音樂往往反映其強烈的內心活動,體現出情感的豐富和美妙。舒曼的創作,很多是標題性的,他喜歡從文學中借鑒作品的形象和主題,把音樂寫得同文學和詩歌異常接近,為此,李斯特稱贊他,能夠用音樂使聽者產生與標題相一致的印象。
藝術歌曲是舒曼創作的重要領域。他有著很高的文學修養,總是譜寫出優秀的詩詞,并努力發掘出詩的意境,目重視鋼琴伴奏的作用,因此,在他的聲樂套曲《詩人之戀》、《婦女的愛情與生活》等作品中,人聲與伴奏總能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
1840年,被后人視為舒曼的“藝術歌曲年”,因為單是這一年,他就寫下了近150首藝術歌曲,其中大部分都流傳至今。這一年,也是舒曼生命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新婚燕爾的他事事如意。這種忽然間獲得自由的感覺,讓他著迷般地投入詩與歌的世界中。他將自己創作的由26首歌曲組成的歌曲集《桃金娘》,作為一份特別的禮物獻給自己的新娘克拉拉。這些作品無一不充滿著浪漫的想象力,其中最受人們喜愛并廣為傳唱的是第一首《奉獻》——這首作品是選用詩人呂克特的詩譜成的,藉由這首愛情詩來表達對妻子的愛。誠如歌詞所寫:“你是平和,你是安詳”,音樂中充滿著誠摯的幸福感。
歌曲集的第24首《你像一朵花》,則被一些評論家譽為“充分顯現出舒曼的才華和天生的浪漫情懷”。同年5月,他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我再一次能夠大量地創作,數量之大就連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議。我要像只夜鶯一樣歌唱到死。”這全新的生活,讓他的創作方式也全然改變,“創作這些歌曲讓我心情變得多么美好。我往往只要站著或走一走,歌曲便信手拈來,甚至不用坐到鋼琴前。這真的是全然不同的一種音樂,更直接且有旋律性。”這些作品充滿著浪漫的想象力,就拿他根據德國浪漫主義詩人艾興多夫的詩創作的《艾興多夫詩歌曲集》來看,歌曲的順序并不是一幕幕相連的故事,但有著一定的情緒脈絡,體現出一種整體性。
這張唱片的主角——德國男中音克里斯蒂安·葛哈爾,被譽為“重新定義德國藝術歌曲演唱標準的歌唱家”。葛哈爾從學生時代便在慕尼黑高等音樂院學習歌劇,同時,他還擁有哲學博士學位和醫學院碩士文憑,但他最終選擇了歌唱事業,并獲得巴黎國際聲樂比賽的首獎。葛哈爾對德國藝術歌曲可謂情有獨鐘,他演唱的舒伯特《冬之旅》與《美麗的磨坊女》兩張專輯,先后為他贏得了日本“唱片藝術”和德國“古典回聲”兩項大獎。他的這份執著,也讓他成為新生代歌唱家中演繹藝術歌曲的翹楚。
在這張新錄音中,葛哈爾將舒曼對于詩與音樂的敏感,精雕細鑿地娓娓唱來。如他演唱的《艾興多夫詩歌曲集》,似乎是要讓聽者勾起奇異、夢幻之感,讓他們伴隨自己一起走進這平靜與興奮交相呼應的音樂與詩的世界。事實證明,他選擇了專攻藝術歌曲是明智的,這讓他的音色始終透出一份精致。憑借這張成功的新錄音,葛哈爾也再次問鼎去年德國“古典回聲”大獎之“年度歌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