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網絡會加速終結以炫耀特權和財富為榮的一些人的價值觀。在當下的某些時空,財富往往可以置換特權,特權又可以制造財富,炫耀財富和炫耀特權往往交織在一起,形影不離。一個個熱銷的國際奢侈品牌商品的背后,有多少利益交易。成熟文明的社會都以炫耀財富和特權為恥。
少數人理解喜愛追捧發燒迷戀國際奢侈品牌,非常正常,無可厚非,全世界皆如此,市場經濟供給需求,蘿卜白菜個人喜愛,但大面積地盲目追捧崇尚,膜拜羨慕憧憬消費奢侈品牌,是社會的悲哀。那不是消費,是被消費。很多奢侈品牌在發達國家市場一直萎縮,如沒有中國新富追捧,可能早已破產。歐美富人們,包括我們曾經專訪過的被國人稱為億萬富豪的歐美商業領袖,極少有人戴名表開名車喝名酒。
最近專訪的微軟CEO個人資產近千億人民幣的鮑爾默,從不戴表,開的是福特車。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的主席也說:我們不喝拉菲。用各種奢侈品牌堆砌起來的豪華生活,是很多中國新富們想象中的歐美富人的生活狀態,是被一些依賴奢侈品牌廣告市場投放費用的,所謂的時尚媒體忽悠出來的需求。因為沒見過,所以被忽悠。隨著他們真正接觸曾經向往的世界富人圈子,會發現和他們想象的很不一樣。
剛被炒成所謂臺灣首富的王雪紅、陳文琦夫婦,凈資產88億美元。10年來在達沃斯常見到他們,沒有名車名表名包,雪地里夫妻攙扶步行幾里地開會。在臺北常打出租車,自己開的是十幾年的老豐田,問她為什么不換,她說:車沒壞啊。陳文琦的T恤大衣也都舊得磨破了領口袖口。兩人每年都投入巨資幫助弱勢人群。有人問我為什么王雪紅和陳文琦能做到這樣,我想除了有宗教信仰之外,和他們的圈子有關。他們并不是兩岸三地富人俱樂部里的常客,他們行走于世界,在硅谷,在歐洲,和各地的喬布斯們蓋茨們學者們員工們互動分享做人做事。他們的IT品牌HTC,也終成華人的世界品牌。
幸福和純凈才是真正讓人羨慕感動的奢侈品。任何人有了錢隨時沖進大商場就可以買一打的,不過是價格昂貴的商品而已。非常反感媒體追捧所謂的富豪榜,誰都有權利去發個榜,但到處傳播,對上榜的人和受眾來說,都沒好處,唯一的獲益者是制榜的人或媒體。富豪這個說法本身就不對,可以說富人榜,但“豪”字是帶價值判斷的,因為有錢就“豪”嗎?“豪”什么呢?這又是一個港臺俗文化影響內地主流文化的例子。
北京CHANEL一個店一年銷售6億,LV也是6億,香港中環的LV全球銷量第一,年銷售60億,大部分客戶來自內地。如此高額利潤中拿出個零頭就足以拿下任何所謂的時尚媒體,聘請最牛的公關廣告公司,投放最多的廣告宣傳,雇傭最龐大的網絡水軍發微博等等等等。據我陋悉,LV董事長曾說,我愛中國,我希望所有中國人都能喜歡和擁有LV。LV在中國商店最便宜的產品售價是2000元左右。我理解,他的定位就是,在保持頂級范兒的同時,盡可能多地賣包包!不論誰,都是他的客戶,絕無歧視,只認錢。
(本文根據芮成鋼的新浪微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