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者︱何秀紅 工銀四季收益債券基金、工銀保本混合基金經理
■采訪者︱鄧 妍 《投資者報》記者
2011年的最后一個月,甫一開始就充滿了戲劇性:股票市場以大跌3.27%結束了11月,但存款準備金率三年首降的消息在11月30日晚公布后,市場在12月1日又大幅反彈。
短期的政策暖風吹拂,是否會就此促成市場的反彈趨勢?結合政策與基本面來看,市場底部可能不遠,下跌空間有限,但短期內大幅反彈條件尚不具備,這從12月2日以來的股指表現即可見一斑。
自10月以來,債券市場走出了一波牛市,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債券市場機會往往先于股票市場。這一輪債券牛市原因何在?能否持續?
“平穩略微軟”的相對放松
由于上市公司利潤率增幅趨緩,市場普遍預期明年一季度會出現企業利潤率環比增速的拐點,結合國內外情況來看,經濟需要政策提振,雖然市場普遍預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可能會以保增長為主基調,但結構轉型的過程中,經濟的反轉力度不似2009年,階段性波動大,市場底部以及空間均有待確認。
我們認為,隨著經濟減速、通脹回落,政策松動;貨幣寬松領先于信貸寬松,未來貨幣市場利率將會迅速下降,權益類投資市場未來可能缺乏大幅上漲的基本面支撐,而債券基金等以絕對收益為目標的投資產品,仍有較好的收益機會。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債券市場機會往往先于股票市場。這是因為,從基本面來看,經濟下行、通脹下行、政策微調、資金面變松都有利于債市。
10月份以來,債市已經開始經歷一輪牛市。我們的判斷是債券的上漲從長期利率產品開始,將逐步轉向高等級信用債,到最后轉移到低等級信用債和可轉債。目前,債券牛市還正處于中間階段。
近期央行新發的一年期央票發行利率為3.4875%,較上期下行8bp,表明貨幣政策已出現明顯的轉折信號,對于股市、債市雙重重大利好。相對于股票市場仍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目前是介入債券投資的好時機。
之所以說是好時機,一方面三年期央票和一年期央票利率已經開始下行,貸款方面也有放松跡象,市場流動性得到緩解;另一方面,通脹拐點已先行出現,未來將繼續下行。基于這些分析,可以判斷債基牛市已經開啟,10月以來的債市反彈不會曇花一現。
未來債基牛市能走多遠?取決于宏觀經濟環境與流動性這兩個關鍵指標。
前三季度“股債雙熊”的主要原因在于通脹比較高、資金特別緊張,這是主要的矛盾。這個主要的矛盾在今年10月份已經出現轉變的跡象。預計明年通脹會繼續下行,經濟增速緩慢下滑的趨勢也不會改變,在“雙降”的大背景下信貸政策既不會繼續收緊,但也不會出現根本性轉變,是一個“平穩略軟”的相對放松狀態。
在配置方面,利率產品未來3個月內仍可持續牛市行情,融資環境好轉,但是總需求還在下降,信用風險尚未得到根本好轉,信用利差仍然維持高位。隨著央票利率的下降,債券市場開始由“牛平”轉向“牛陡”,利率產品尤其是中短端的下降空間將會被迅速打開,中等資質以上的信用債的信用利差也將會有所下降,未來中短期利率與中等信用債券將逐步進入收獲期,預計明年債市的超額收益更可能來源于信用債和可轉債。
最佳介入期:熊市中后期
由于滬深兩地股指連續創下新低,使得偏股型基金今年以來至今的收益率全為負值,收益率居前、為正值的幾乎都是固定收益類基金。不少投資者在我們最近的路演過程中,都明顯的表露出對債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等中低風險投資品種的興趣。
截至2011年9月30日,根據基金披露的三季報情況,我國保本基金的規模已經達到480.68億元,全市場年平均回報率為17.26%。
銀河證券的數據表明,2006年至2010年期間,保本基金期間累計收益率為129.38%,大幅超過同期債券基金和三年定存收益率,尤其是在2006、2007年市場大漲時,保本基金各年平均收益率達到31.55%和64.54%。
這些數據暗含著什么信息?
我們對不同時期成立的保本基金的進一步周期收益對比研發顯示:保本基金的最佳介入時間是股票熊市中后期。
從2003~2004年保本基金誕生、2008~2009年股票市場小反彈、2011年在保本基金擔保人約束放松后大規模發行可以看出,保本基金每一輪“出海”都與股市震蕩密切相關。
從經濟周期到政策周期、再到股市周期,保本基金的運作理念就是利用周期、穿越周期。
我們對2003年至2008年成立的、完成了第一個保本周期的保本基金進行對比,這些基金都在保本周期取得了正收益,但2006年和2007年大牛市過程中成立的保本基金沒有跑贏大盤。
從保本基金的過往表現可以看出,建倉期的投資環境對于保本期投資回報起到重要作用,建倉期安全資產的收益率決定了保本墊的厚薄,而保本墊大小制約風險資產配置比例;超額收益來源于風險資產,建倉期股票市場所處位置對保本期收益起到重要影響。目前,多種信號都表明整個市場處于接近底部的區域,此時建倉保本基金,未來的收益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