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年,北京沙灘附近的保安寺里住進了一位儀表堂堂、風度翩翩,20歲左右的男青年,他就是張榕。
張榕是沈陽人,這次來北京,一是為了避難。因為日俄戰爭爆發后,東北地區成了虎狼扯裂、爭奪的戰場,人民深受其害。為拯救東北,張榕在1904年毅然決然舍棄京師大學譯學館的俄文學業,回到家鄉,和丁開嶂、朱錫麟等革命知識分子創建了“關東獨立自衛軍”,為的是抵御外侮,保衛國家的主權。張榕為了訓練軍隊,自捐款數萬金,收效很大。但一貫仇視革命,害怕人民,又獻媚洋人的清王朝是不能容許的,屢次電令盛京將軍增祺查辦,解散這些愛國救亡的組織,張榕被迫重返北京。二是為了在京城繼續進行革命活動,擴大革命力量。他和同志們一道,設秘密機關,聯絡南北,辦秘密刊物,宣傳革命,為掀起更大的革命風暴積蓄力量。這時的中國政局,正是風云變幻的時代,幾股政治力量已到了短兵相接的階段。資產階級革命派點燃的民主革命之火,越燃越烈,席漫大地南北;立憲派搖旗吶喊,大搞請愿運動;一些有實力的地方督撫,如袁世凱、張之洞等人,想利用立憲保持、擴大自己的權力,紛紛要求清政府“變更政體”;人民群眾也在進行各種反抗斗爭。以西太后為首的清朝統治者深感危機四伏,惶惶不可終日,為了保住皇家的金鑾寶座,抵制革命,拉攏立憲派,蒙蔽群眾,便開始導演“假立憲”的鬧劇。西太后為了表示自己立憲的誠意,作出的第一個姿態就是派載澤、戴鴻慈、徐世昌、端方、紹英五大臣出洋考察各國憲政。這是撒了個彌天大謊,欺騙社會輿論。為了喚醒人民,揭穿清廷的“假立憲”陰謀,發展革命運動,張榕和吳樾密議,暗殺五大臣。
9月24日,北京前門車站,清廷為保護5位大臣的安全,戒備森嚴,防范周密。然而,喬裝改扮的張榕和吳樾還是巧妙地混進了車站。吳樾懷揣炸彈,以仆從的身份混進車廂,待機拉弦,張榕則作為接應,遠處窺視,隨時準備配合。要出洋的五大臣在權貴們、奴仆們的簇擁下,登上了車,送行的人都在盡最大的努力,施展自己的語言才能,用各種祝福的話、奉承的話、囑托的話、聽起來令人心醉的話,一一施禮話別。5位大臣也格外地精神抖擻,得意洋洋,個個的臉上都泛著油光,心里都淌著蜜糖。他們覺得自己就是立憲的功臣,改革的代表,中國的又一段歷史將從自己寫起。想到“老佛爺”的重用,想到嘉賞……心里著實是美,美得似乎駕起了彩云。然而,就在這時,突然“轟”的一聲炸響——晴天霹靂!五雷轟頂!滅頂之災!權貴們的腦袋里迅速地傳遞這些不祥的信號。他們傻了、呆了、懵了……原來這是吳樾懷中的炸彈,由于車廂連接時搖晃撞擊引起了爆炸。當時紹英和載澤受了傷,吳樾當場犧牲。隨著這一聲巨響,張榕的心被提了上來!此時他多想撲過去,救出吳樾,再拉響一顆炸彈,炸掉這些閃著紅頂子的腦袋。可他馬上清醒了,命令自己離開了車站。張榕知道,朝廷是不會善罷甘休的,隨后就得是大搜捕,大殺人。張榕搶先毀掉了吳樾的一些遺物,改名余木強,潛居起來。清廷派出警察、偵探,四處捉拿吳樾的同黨。他們在吳樾住處找到了張榕的照片,到處搜捕張榕,在10月3日黎明包圍了保安寺,破門而入,逮捕張榕。面對如狼似虎的警卒,張榕譏諷地說:“吾大丈夫也,勿以鼠竊狗偷為!”張榕被捕后,親友們千方百計設法搭救。他舊日的朋友,山東候補道臺黃中慧,更是心急如焚。黃中慧曾任駐美國舊金山的總領事,接受了西方的政治影響,贊成民主,反對專制。張榕在北京就學時,兩人常來往談心,關系甚密。他十分器重張榕,賞識他的才能和志向。黃中慧得到張榕被捕的消息后,一面電告直隸總督袁世凱,以全家的性命擔保張榕;一面聯絡張榕的親友,聯名保釋張榕。第二天,他急忙到天津保釋張榕,但均遭拒絕,朝廷抓人是不會輕易放過的。張榕被押到天津,直隸總督袁世凱親自審訊。張榕質問袁世凱:“某以何罪而被逮捕?”袁世凱說:“你宣布關東獨立保衛軍獨立條例,便是造反。”張榕聽后,仰天大笑,用睥睨的眼光看著袁世凱說:“如果把愛國和保衛國家主權說成是造反,還要問罪,那你們的用心就不用問了。”老奸巨猾的袁世凱一向善于見風使舵,他見自己確實沒有什么證據能說明張榕是吳樾的同黨,搜到的只是張榕擬寫的“保衛章程”及“照會布告書”,所以,面對張榕義正詞嚴的質問,也是無言以對。最后,按西太后的指示,以“叛逆罪”判張榕無期徒刑,監禁在天津模范監獄。
張榕失去了自由,遭受牢籠之苦,但是,鐵窗只能鎖住張榕的人,卻鎖不住他的愛國之心,他在獄中照樣進行民主革命的宣傳,使獄卒深受教育,欽佩張榕的志向。牢房能禁錮張榕的身體,卻禁錮不住他的才華。張榕從小就智力超群、聰明絕倫、勤奮好學,寫詩能乘興而就,并精于劍術、騎射,膽識過人,具有古人俠義之風,少年在縉紳中享有盛名。在獄中,他仍能刻苦學習,寫成《陽符經新義》、《行政法精義》等書。到1909年,溥儀即位,按慣例要大赦天下。但清廷不放張榕,并有要殺張榕的傳聞。當時,常與張榕交往,并接受了張榕革命思想的典獄長王少堂,得到這一消息后,就勸張榕出逃,去日本暫避。張榕反對,說:“康梁鼠逸,賣籍偷生,國人羞之,殷鑒在邇,吾尚踐相踩耶?”認為“為人群謀利益而死者,死有余榮”。王少堂再三開導,說這不是康梁賣籍求生,而是為了大業。張榕思忖再三,他想到清廷腐敗,洋人橫行,人民遭涂炭,國家受欺辱,革命受扼殺,憧憬著革命成功給中國帶來光明……感慨萬端。隨即,趁一天黑夜,與王少堂化裝越獄。監獄是出來了,可是去日本的路費不夠,王少堂也無積蓄,兩人一時犯了難。最后還是王少堂想出個辦法,到平時相識的歌女金秀卿處求助。金秀卿得知一切后,非常感動,慷慨解囊,資助二百元,二人乘船去了日本。到日本后,張榕改名黃仁葆,不久見到了黃興、孫中山,加入了同盟會,并考入日本士官學校學習軍事,準備他日報效疆場。
張榕逃走,才免于一死,但是,在虎狼擋道的封建社會,革命總是要冒著殺頭的危險。張榕逃出了虎口,卻沒有躲過魔掌。1910年秋天,國內的革命形勢發展更加迅速,關內各地紛紛起義,更多的人開始覺醒,走向革命,要求民主的呼聲更高,對封建制度形成包圍之勢。根據這種局面,孫中山認為發動起義的時機已經成熟,需要派人加強東北地區革命工作。他見張榕文武雙全,既懂軍事,又善于外交,并熟悉東北情況,素有威望,精明強干,就派他返回大連組織軍隊,準備發動起義。經過一番工作,張榕發動聯絡了遼南一帶的綠林“馬俠”等很多武裝力量,推動了東北地區的革命形勢。1911年,武昌起義的槍聲劃破了幾千年封建社會的黑夜,舉起了辛亥革命的旗幟。為了配合武昌起義,張榕返回沈陽,聯絡同盟會遼東支部的成員陳干、愛國新軍將領藍天蔚等,準備用“和平革命”宣布東三省獨立。他們推舉藍天蔚為關外革命軍討虜大都督,張榕為奉天都督兼總司令,計劃在11月中旬,以維持治安的名義進駐奉天主要衙署及軍械局,驅逐當時的東三省總督趙爾巽入關,宣布奉天獨立。但此計劃被第二混成協的營長李鶴祥告密,未成。趙爾巽撤了藍天蔚的職務,逼走藍天蔚。并于11月11日,成立了由軍閥官僚保守派操縱的“保安會”。張榕為了便于領導分散的革命力量,抵制“保安會”的反動作用,于11月17日成立了奉天聯合急進會。張榕為會長,主要領導者都是同盟會的成員和革命知識分子及軍人,入會者10多萬人。同時,“急進會”還秘密派出楊大實、張根仁、柳大年等,到各地組織起義。為籌集軍餉,張榕又一次典押掉22間住房,向長春道勝銀行借貸25000盧布。正當張榕積極為起義四處奔忙的時候,革命形勢急轉直下。武昌起義后,清政府驚慌失措,感到大難臨頭,在帝國主義堅持下,起用了袁世凱任內閣總理大臣,對革命進行反撲。袁世凱大耍兩面手法,對革命派又拉又打。首先,袁世凱派兵攻陷了漢陽,對武昌起義軍造成威脅;然后,通過帝國主義列強,對革命派施加壓力,提出南北議和。12月初,革命派做出妥協,南北議和開始,這意味著辛亥革命將要流產。這時,趙爾巽也照葫蘆畫瓢,壓制東三省的革命運動。他一面逮捕殺害了柳大年、張根仁等革命黨人,一面找張榕,提出南北議和期間,雙方保持和平。面對眼前錯綜復雜的形勢,張榕心情十分沉重,感到無限的壓抑。1912年1月23日,張榕得到袁金鎧的邀請,讓晚間赴宴,張榕心里更加煩悶。他想起趙爾巽陽奉陰違,處處設障,藍天蔚被逼走,革命黨人被捕殺,東三省有日本的勢力掣肘,起義受到鉗制,現在南北又在議和,中國的命運將如何?想到自己還要應酬袁金鎧、張作霖這些不愿與之為伍的人,何日才能馳騁疆場,大展宏圖?想到此,胸中蕩起無限的激情,鏗鏘悅耳,手持寒光劍,上下翻卷,劍影眩目,抒發自己無限的壯懷。忽然一陣掌聲,把他從遐想中驚醒過來,原來是急進會的同志,大家齊為張榕精湛的劍術喝彩,都說,久聞張榕曾在日本打敗劍術名家,今日見了,果不虛傳,更為張榕的凌云大志所感動,隨即提起“赴宴”之事,不知何意。張榕說,就是鴻門宴,也要去,堂堂七尺男兒,豈能畏懼,讓他們小看我們?決定單身赴宴。
按邀請的時間,張榕來到了沈陽西關平康德義樓。他看宴席上酒肴豐富,很講排場,袁金鎧以主人的身份,滿臉帶笑,招待著客人。袁金鎧笑得是那么嫻熟,像經過專門的訓練,笑得那么謙恭,然而叫人看了心里感到略略地發顫。張作霖也在笑,面目上的肌肉被強拉硬扯地安排在笑容的位置上,叫人看了感到刺眼、扎心。其他的陪客,有的也在笑,那是發自內心的“榮耀感”的流露。人們推杯換盞,相互寒暄。張作霖和張榕不咸不淡地搭著話,張榕心事重重,注視著在座的人們。但是,這些人的腦袋里到底裝些什么,誰也猜不透。袁金鎧在席間應酬一陣,說是有事先走了出去,張榕過了一會也退了席。他走到平康里胡同時,突然,在不遠處“砰!砰!砰!”連響數槍,隨著每一聲響,張榕都感到一個重重的東西打中了自己的身體,他喊出一聲:“呸!鼠輩胡無信至此,我竟以守約死矣!”倒在地下,血浸透了大地的泥土。張榕犧牲了,但他沒有閉上眼睛,只身依偎在生他養他的沈陽大地,露尸一夜。第二天,張榕的姐姐張浩巖前去撫尸痛哭,撕肝裂肺,買棺收斂。滅絕人性的趙爾巽派人抄了張榕的家,掠其財產價值60000多元,并對張榕的親友實行大屠殺,100多人被捕遇難。東北地區的革命遭到很大的挫折。
是誰殺了張榕?為什么要殺他呢?這原因要從他回國后說起。1910年,張榕從日本奉孫中山之命回到大連、沈陽活動,他以自己的智慧、才能、聲望,發動了更多的人參加和支持革命,使東北地區的革命力量逐漸擴大,清王朝感到是一種威脅。特別是東三省總督趙爾巽得知張榕、藍天蔚要驅逐他出東北,宣布沈陽獨立,更是恨之入骨。他一方面調駐扎洮南的前路巡防營統張作霖部入省,監視新軍,又罷免了藍天蔚的職務,逼走藍天蔚,削弱革命力量;一方面拉攏張榕,裝出支持革命的樣子,約定成立“保安會”,保持東三省安寧,贊助共和,反對清廷。但是在“保安會”成立大會上,趙爾巽利用張作霖和袁金鎧,威逼大家選他做了“保安會”會長,給張榕一個參議部副長的虛銜,趙爾巽以反動的“保安會”代替了革命的“保安會”,張榕沒有到任。自此,趙爾巽覺得張榕對他警覺,心中更加懷恨。不久,張榕與“保安會”針鋒相對,成立了“急進會”,同時與趙爾巽談判,讓他交出政權,脫離清廷,趙爾巽拒絕。張榕質問趙爾巽為什么鎮壓革命群眾抗捐、趕走藍天蔚、支援清軍軍餉?趙爾巽蠻不講理,談判破裂,趙爾巽視張榕為眼中釘。袁世凱任內閣總理大臣后,趙爾巽與袁世凱進一步勾結,控制東北,袁世凱派人到東三省活動,企圖收買張榕,遭到張榕的拒絕,袁世凱便與趙爾巽密謀殺害張榕。日本外務部也致電趙爾巽,為他撐腰打氣。袁世凱找趙爾巽與他的心腹袁金鎧商議,由張作霖找好殺手,共同導演了平康里的殺人宴會。在張榕步出德義樓,走到預先埋伏好的地段時,張作霖手下的便衣特務向張榕開了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