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職業投資者,獨立財經撰稿人,專欄作家。一九九三年入市,十七年的股市磨練,練就了對股市獨到的眼光與見解,已在全國各地主要證券報刊發表文章數千篇。所寫文章以政策時事熱點評論、股票炒作心得體會為主,在投資者中廣為流傳。
今年10月31日,財政部發布第65號令,決定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提高增值稅、營業稅起征點。其中,銷售貨物的增值稅的起征點幅度調整為月銷售額5000~20000元,而此前為月銷售額2000~5000元;銷售應稅勞務的,增值稅起征點的幅度調整為月銷售額5000~20000元,而此前為月銷售額1500~3000元;按次納稅的,提高為每次(日)銷售額300~500元,此前為每次(日)銷售額150~200元。此外,營業稅起征點也作了相應的調整。修改后的實施細則從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
財政部此次上調“兩稅”起征點,其目的是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小型和微型企業發展的要求。今年10月1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業發展的金融、財稅政策措施。這其中就包括有加大對小型微型企業稅收扶持力度,提高小型微型企業增值稅和營業稅起征點等措施。因此,財政部此次上調“兩稅”起征點,就是貫徹10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的實際行動。
不過,從財政部這次上調增值稅、營業稅的具體實施細則來看,此番“兩稅”起征點的上調只是“毛毛雨”,并不能給小微企業帶來太多的實惠。這與我國政府近年來對小微企業發展問題的高度重視并不相符。其實,由于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我國政府與領導人對中小企業的發展一直都是非常重視的。如早在2009年的“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就曾表示,解決就業問題最重要的是大力扶植中小企業的發展。而今年7月1日至2日,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河北石家莊考察時強調,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切實緩解小企業融資難。今年7月4日,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首次在中小企業劃型中增加“微型企業”一類,以便出臺更有針對性、時效性的優惠政策,加大對小型、微型企業扶持力度。正是因為有了我國政府對小微企業的高度重視,所以這才有了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題研究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問題。但此次財政部對“兩稅”起征點的上調,其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較為有限。
應該說,小微企業是這次“兩稅”起征點上調的受益者。根據“兩稅”實施細則所確定的“兩稅”起征點幅度調整的月銷售額5000~20000元,按此推算,年銷售額為6萬~24萬元。這樣的年銷售額屬于小微企業標準范圍之內。根據今年7月4日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年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下的都屬于小微企業。可見,只有小微企業才能從這次“兩稅”起征點的上調中獲益。
不過,盡管小微企業是“兩稅”起征點的受益者,但小微企業能夠得到的實惠卻很少。比如,按銷售貨物的增值稅起征點幅度調整的下限計算,起征點下限由2000元上調到5000元,即上調了3000元的月銷售額。由于小微企業基本屬于小規模納稅人范疇,其增值稅的征收稅率為3%,因此,上調3000元的月銷售額僅僅只是為個體的小微企業減少了90元的增值稅,全年也只是減少1080元增值稅。“兩稅”起征點上調對小微企業的支持有些雷聲大雨點小。
在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金融政策與財稅政策對小微企業的支持中,財稅政策是最容易惠及到全體小微企業的。雖然小微企業更盼望著得到金融政策的支持,但由于各方面的條件限制,最終能夠得到金融扶持的小微企業往往只是一小部分,而且小微企業能夠得到的金融支持也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對于大多數的小微企業來說,國家扶持小微企業的發展,主要就是體現在財稅政策方面。但此次“兩稅”起征點上調帶給小微企業的好處實在有些令人失望。因此,為了真正體現國家政策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兩稅”起征點有必要大幅提高,比如將下限提高到月銷售額1萬元,也即月銷售額不超過1萬元的小微企業免征“兩稅”,超過1萬元的減半征收,真正扶持小微企業成長,讓更多的小微企業在中華大地上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