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會對中國的各種房地產研究機構或經濟學家對中國樓市形勢的分析判斷持懷疑態度,這是正常的。因為他們的背后常常會有他們自己的利益鏈,他們常常會是某個利益集團的代言人,而此種利益的影響,會扭曲他們對中國樓市形勢的研判的公正和客觀。
那好,我們來聽聽國外評級機構標對中國樓市未來形勢的分析判斷。
讓我們來看看聲名顯赫的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標準普爾”,是怎樣判斷中國樓市旁階未來一年的走向的。
2011年“標準普爾”風頭出盡,大紅大紫。它的每一句話都能有著“一句頂一萬句”的雷霆萬鈞的震聾發饋之力。
那是因為2011年4月18日,標準普爾把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前景展望,由“穩定”下調為“負面”,維持主權信用評級不變。這一下調全球震動,導致又一場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全球股市應聲暴跌。從而暴發了一場美債危機,并傳導至歐債危機。
為此,美國舉國震怒,美國總統奧巴馬怒斥“標準普爾”危言聳聽。并對“標準普爾”進入司法調查,但百年“標準普爾”不為所動,堅持下調,骨頭夠硬的。
不僅如此,2011年8月6日,“標準普爾”公司當地時間5日晚對外宣布,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導致美債危機、歐債危機風暴更加猛烈。一直堅挺的不斷創出新高的美國股市,終于掉頭向下,形成短期頭部。而受打擊最重的卻是中國股市。
由此“標準普爾”成為全球新的金融風暴的臺風眼。
在巨大的政治壓力下,“標準普爾”公司的母公司麥格勞一希爾公司2011年8月23日宣布,標普總裁夏爾馬將從9月12日起離職,花旗銀行首席運營官道格拉斯?彼得森將接替他的工作。
盡管“標準普爾”換帥,但威猛依舊。這就是“標準普爾”。
讓我們來看看“標準普爾”是怎樣評價中國房地產市場前景的。
2011年9月末,標準普爾公布了最新的—份針對中國地產開發商的壓力測試報告,將綠城中國、合生創展、上海證大等6家房地產企業,列入“扛不住”銷售下降影響的名單,并預測房價在一年內將下調10%。
“標準普爾”的報告指出,未來6至12個月,中國房價會有10%的下調。但其認為,在信貸和政策緊縮的大環境下,降價并不一定會起到促銷作用。
這句話說的更悲觀,它實際上是在說,中國房地產的嚴冬,不會短到才6至12個月。